APP下载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分析

2018-04-03□张

山西农经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村民代表产权制度界定

□张 勤

(徐州市柳泉镇农经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0)

1 改革准备阶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探索的问题多,村级决定开展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开会审议产权制度改革方案,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向乡镇一级部门报请批复。收到上级批复后,向全体村民发布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公告。

2 全面清产核资阶段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清产核资,是改革的基础。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集体有哪些资产。将集体资产按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分类登记,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全面清查核实。

清产核资过程中最少要召开3次村民代表会议。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是在全面清产核资前,会议讨论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确定清产核资范围及方法。清产核资工作小组人员,要根据本集体财力情况,决定是否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本集体经济组织请产核资。第二次清产核资工作开展过程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随时召开代表会议,通报清产核资初步结果,比如核增减固定资产,核增减各种债权、债务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等。清产核资第三次会议是通报最后核资结果,召开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并在村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 开展成员界定

成员界定是改革的难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复杂、敏感,要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等原则,切实做好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界定工作。

在成员界定过程中,最少召开3次会议。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是成员界定工作开展前,会议讨论制定成员界定工作方案,方案包括成员界定方法、范围、时间节点,确定成员界定工作小组人员,并向村民发出公告,通知大家进行成员界定。成员界定第二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商讨界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部分特殊村民是否给予界定,需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对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召开会议讨论。成员界定第三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是通报成员界定的最后结果,形成村集体经济成员花名册,并对全体村民公示,以接受监督,同时录入电脑,建立成员名录库,并形成纸质材料。

4 股权量化

股权量化是要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是开展改革的核心。

工作实践中,要召开最少二次村民代表会议。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是股权量化工作开展前,会议讨论制定股权量化工作方案,方案包括经营性资产量化涉及股权设置、股权管理,股权设置是以成员股为主,股权管理提倡实行“折股到人、固化到户、户内共享、社内流转”,一般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确需调整的由会议民主讨论决定。第二次会议是讨论通过最终股权量化结果,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的股权确定后,要向经济组织成员出具股权证书,作为成员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

5 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立经济组织是改革的成果,工作实践中要召开两次会议。第一次是经济组织成立筹备会议,会议讨论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草案,讨论制定选举法草案,讨论通过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候选名单,确定经济立会召开时间,向镇一级部门报章程草案、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请示。收到批复后向全体集体组织成员发布成立会议召开日期公告。第二次会议是村成员大会暨经济组织设立大会,大会通过经济合作社章程草案、选举法草案,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及理事长、监事长,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实施机构。

6 强化管理

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召开新的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民主制定股权管理、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和财务监督等相关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各项成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立足自身资产、资源、区位和其他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和经营方式,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

猜你喜欢

村民代表产权制度界定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前置七条红线 选优村民代表瑞安市全面建立村民代表退出机制
高血压界定范围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让村民代表助推换届选举工作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确保村民代表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