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理性视角谈微语言语用“离格”的形成与规避

2018-04-03周芬芬张瑶娟

关键词:网民理性交际

○周芬芬,张瑶娟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普及和推广,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中国网民进入了以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为载体的微现象所充斥的“微语言”时代(也称“微时代”),这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特别是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微语言”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独具特色的话语形态及社会语用属性,逐渐得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地位的网民们的追捧,此外随着近年来第四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变体的普及而铺就的社会语用文化土壤,“微语言”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语言文化景观,它的发展和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一、语用离格

离格即变异,与常规是相辅相成、互为比较的两个概念,二者是相对而言的。语用离格正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交际方式的差异,以至交际者在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的言外之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而说话不合时宜、不得体或是不地道、带有明显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文化模式来操用目的语,致使语言变异。微语言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交际者本身及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语用“离格”的现象。

二、微语言语用离格的表象

微语言的出现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生动、活泼的微语言像是一道调剂品,给人们带去了无数的欢乐,另一方面,微语言“不按套路出牌”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给现代汉语造成了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对微语言的使用已经从线上转移到了线下,网民根据个人经验、利益倾向、喜好爱恨及其他个性化需求对网络文字进行取舍和整理,形成信息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的微语言,其离格主要表现在:

(一)语音“离格”

语音离格表现在与标准音读音不同的语音形式,其声母、韵母、声调及相邻音节都发生变异,有的使用谐声手法的语音变化表达含义,有的运用阿拉伯数字、字母摹拟词语表达情意,有的运用叠音结构表达亲昵、俏皮之意,为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提供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蓝瘦香菇、狗带、wuli等。

(二)词汇“离格”

词汇离格表现在词形变化和词义变化上,主要是通过构词方式的改变来加强词义的形象性和模糊性,常见的汉语词汇离格包括谐音、汉语与数字组合、字母简缩等。例如:童鞋、小公举等。

(三)语法“离格”

语法离格表现在微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语法现象或对传统语法规则的偏离,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词类转换、状语副词、动词简用或超常规句式,年轻网民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打破传统的语法结构,使语言充满活力,调节气氛,达到幽默、轻松、诙谐、动态、立体的效果。例如:然并卵、萌萌哒等。

(四)语义“离格”

语义离格表现在微语言的会话过程中,网民通过旧词别解、旧词新意、表意数字及语形解构使得词语相比原形式语义发生他转性、反转性变异,有时借用修辞,有时利用谐音,有时利用合音合义,有时可以通过借代,从而在语义的整体或局部发生变异或离格,增加语义的感情色彩,形成具有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丰富微语言的表现形式。例如:吓死宝宝了、辣眼睛等。

(五)篇章“离格”

篇章离格表现在对名段名篇的模仿,通常是把著名的段落或文章的结构、内容、构思立意、写作技巧等都变成复制的语篇的基因,通过直接挪用、语码混用、重新创作将要表达的内容重置于相似的结构之中。例如:

1.洛阳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来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玩手机。(来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玩手机。(来自李煜《虞美人》)

(六)语域“离格”

语域离格表现在微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社会语境运用的正式度而发生变异的语言表达形式,违反语言使用常规,脱离原本使用的语域。具体体现在微语言与其他领域语言的界限逐渐模糊,进入媒体语言、行政语言、日常语言等诸多领域,并有慢慢渗透到传统纸质媒体的趋势,甚至粗俗、不雅的表达也趁机冲出禁锢,导致网络上语言暴力肆虐,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地自我复制、仿拟,进入到其他领域不合时宜地被使用。例如:且行且珍惜、也是醉了。

(七)标符“离格”

标符的“离格”表现在句末点号使用零形式、叠用、连用来表达网民难以言说的情绪,微语言中还存在大量的符号、图片以及QQ、MSN提供的表情符号,可以满足人们交流的各种需求。通常会有省略号、问号、感叹号、浪纹线等,这些符号的使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带有一言难尽、意犹未尽之意。例如:^_^表示高兴、T_T表示哭得很伤心等。

三、微语言语用离格的原因

键盘书写与表达效率诉求间互相矛盾,这一输入特点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语用离格,“壮观”种种的造句活动带来的是互联网上的一个个“集结”,一次次的话语狂欢行使权力,普通民众也有了“发声”的舞台和机会,表达个人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取向,他们喜欢挖空心思标新立异,获得大部分网民的关注,从而享受到创造的快乐和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禁忌的快感,这是他们抒发个性和引领潮流的手段,是一种群体认同的标志。因此,语言交流的语境规约空前削弱,语码组合自由度空前扩大,交际者身份被虚幻化和抽象化、交际双方的地位也获得平等,但却使得言语交际者的行为和责任分离,这样就大大弱化了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与此同时,文化人的降格与传媒的不良倾向加速了语言的异化,使得强势语言夹裹着强势文化对其他语言产生冲击。

(一)价值观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呈现出的价值观是互帮互助和无私奉献,而在微时代中,年轻网民根据自己的境遇和心态创造出的微语言具有形象生动、幽默诙谐、表意直观等特点,迎合并满足了网民随性表达的心理需要,在集体狂欢和网络戏谑的情境下,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性和境遇重新剪接组合语言、突破现有的语法规则,以单纯的意象排列组合语言提升语言的表现力。这些“非规范化”“断裂”和“陌生化”的语言构造,形成了微语言的形象、诙谐、粗俗和经济等特征,使得语言偏离了标准的规则。

(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

微语言依托于网络诞生与发展,接触网络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龄较小的小学生、中学生,这些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多流行的微语言在他们看来并非异类,反之,那些听不懂、看不懂微语言的老师和家长反倒成了他们眼中的“老古董”。学生们在不经意间便会将微语言带入生活中,甚至是试卷中。这样的现象是十分危险的,与正常的语用相比,微语言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是网民们消遣、娱乐的产物,如果微语言成了现代汉语的主流发展趋势,那么传承几千年、具有优美意境的汉语言将不复存在。

(三)文化底蕴大相径庭

离格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现在的网络文化如同快餐文化,简单经济快捷,失去了浓厚文化底蕴。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迄今为止,汉语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体系,然而,微语言的诞生使年轻一代逐步脱离了纯正的语言环境,这将会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经典的成语、歇后语,这些厚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以纯正的汉语为载体,而微语言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力度。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如果“90后”“00后”长期生活在只会说“7456(气死我啦)”“什么东东(什么东西)”等语言环境中,那么现代汉语的传承与发展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现代汉语终究会被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

(四)风俗习惯天壤之别

微语言的编创过程中风俗习惯会对编者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有的网民在创造微语言时,会有意地根据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定表现形式,突破常规的语法规则,编撰一些能博人眼球、新颖的微语言,而因为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有的时候,一句没有经过规则衡量、甚至粗俗的微语言几秒钟之内就传遍大江南北,从而造成语言的离格。

四、微语言语用的文化因素

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是影响微语言语用的两个主要因素。交际文化因素是指阻碍话语信息不能顺利传达,甚至在传达过程中误导对方对话语意思的理解,最后直接影响人们之间交际行为的因素;知识文化因素是指两个不同文化内涵的人交流时能够准确地传递话语信息和语言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知识等,是一种不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造成阻碍的一种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形势而具有多变性,知识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两者之间共同产生的作用会直接阻碍网民语用,也会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

(一)交际文化

两个不同文化内涵的人进行交流被称为交际文化,这两种人在交流时会影响正确话语信息的传达。社会学家高夫曼在他的语言交流研究中提出了“回答反应”这一理论,就是说讲话者讲出稳定的语言时,回答者将使用什么样的话语进行回答,以及如何回答才能满足讲话者的心理期盼,根据这些现象,先讲话的人早有预想,这也是交际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一定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认知形成的社会共识并不是历史的传统沉淀,而是会话者社会经验的结合体,会话者对讲话内容和讲话风格及对于那些带有民俗色彩的文化传递会产生一种稳定的预想。而且会话者会认为这种信息正是理解和回应社会的一种表现,并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交际活动,以及为了某种预期目的而特意对信息进行传递,最后通过视听者的反应来衡量下面的会话内容的实施。

(二)知识文化

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元素塑造出来的人,在会话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具体事件或某些话语的使用不影响文化背景知识的元素叫作知识文化因素,每一句交流话语中的单个词汇都含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对会话的个体来说,一个人的年龄、社会身份、获得教育的多少等都会影响他对知识文化的掌控,但是大多数时候,日常会话的交流者们都能很好地掌控交流话语的内容。

知识文化的获取多数以书本和媒体传播获得,它的获取方式相对稳定。但交际文化的形成是善变的,两种文化并不是绝对化分开来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和比较性的,不同知识的拥有人对自己接触到的社会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这种认知也是让其理解会话交流中一些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的先决条件,可是即使拥有同一文化,如果要使用其他语言来交流,开始的交流可能表现的是知识文化,到结束的时候可能会变化为交际文化。

五、文化理性:微语言语用离格规避的归宿

文化理性,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化的理性,包括文化自识、自觉、自知和自律,是要用理性的态度来思考文化、用理性的方式来对待文化,把理性当作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一种可以对人类认识和活动产生影响的思想,让理性内化成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部分。作为语境信息的最高形式,它可以对具体情景中的言语交际和行为互动进行指导、把控和解释。而微语言在语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离格现象背后往往折射出文化的因素,故文化理性能确保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良性互动及人类语言文明程度的提升,网民应该理智地分析和运用微语言,认识到什么才是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符合语用规则并具有传承价值的微语言。

(一)培育文化理性的语用主体

语用主体是微语言使用的核心力量,关系到微语言的创造、使用、传播,其文化理性的培育是微语言健康制定、语用的关键,要形成具有主人翁意识、广阔视野、文化素养的语用主体。微语言的使用者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他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反感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为了反映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当他们所面临的学习、工作、生活、交际等压力过大,就极易产生郁闷、烦躁、愤怒等情绪,这时微语言的自由使用可帮助其宣泄内心的情感,同时,幽默诙谐的微语言更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产生共鸣,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不少欢乐和乐趣,因而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因此,要培育微语言语用主体,使其既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示价值诉求,又能成为大众社会的主流语言的领跑者,并以强大的文化理性渗透与影响着普通民众的语用选择。

(二)完善文化自律的语用制度

微语言的流行对汉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给母语造成一定的危机,冲击了传统的文化,有的微语言损害民族尊严,有的微语言怪词别字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妨碍文明道德教育,有的微语言语义混乱违背语言规范,因此,要加强对微语言的监管,制定相应的语用制度,甚至可以通过立法的手段来规范、限制某些微语言的使用,建设和完善现有的语用制度,保障微语言有序、健康、合理地发展。

(三)建构文化自识的语用渠道

微语言的广泛使用和传播主要是通过第四媒介,渠道主要有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传播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微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改变了人们对媒介信息及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同时也是对人们文化理性的一次挑战。传播渠道的文化理性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应该放任这些平台去追求娱乐、戏谑等微语言的传播,还是应该去规范地建构合理规范的微语言。因此,构建文化理性的语用渠道成为微语言理性传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四)界定文化自知的语用领域

微语言的出现和使用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论的声音,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提出对其内容不满的,有提出形式上太不合规矩的,总结起来,反对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微语言是一种语言污染、语言垃圾,给语言生活、语言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微语言作为一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语言,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技能、经常使用网络交际的网民使用才是比较合适的。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避免使用,最好有明确的规定,要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和文字。

六、结束语

《孙子兵法》道:“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又道:“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由此可见,离格与规范是互相依存,又是互相转化的。微语言的离格无论离得多远,最终也不能离开语言规范中的基本准则。微语言作为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递的新载体和新现象,其出现和发展都是思想传染和文化进化的一面折射镜,对其进行文化理性的相关探讨是网络语言亦是广义的语言进化的必经阶段。

猜你喜欢

网民理性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