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受水区调水水资源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滁州 安徽239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和居民用水量也越来越大。为满足庞大的用水需求,以及实现水资源优化合理分配,兴建引水工程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1]。引水工程的修建不仅能够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还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并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2]。然而,就在引水工程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国内外引水工程概况

早在20世纪末,世界上先后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跨流域引水工程[3]。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目前已建成跨流域引水工程10余项,如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工程等[4]。澳大利亚从1949年便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该工程覆盖面积约3200立方千米,输水管道长达80千米[5]。

在我国的早期,邗沟工程沟通了长江与黄河;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等。改革开放后,我国又相继修建了20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山西引黄入晋、甘肃引大入秦等。目前,我国正抓紧开展一些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江济巢、引江济淮、牛栏江引水入滇等[6]。

二、引水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国外已经开展了许多关于引水工程生态影响的研究工作,其主要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预测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7]。Carles等[8]以西班牙引水工程为例,认为引水工程及大坝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造成了其鱼类生境的片段化及生境形态的改变。Michael[9]明确了引水工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但同时也指出了引水工程给生态带来的潜在影响,包括水文情势的改变、外来物种的侵入等。

我国大多是从引水工程自身出发,继而改良和削减生态影响[7]。例如,刘进琪[10]认为干旱缺水地区自身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若在此建立引水工程,必会对其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其影响包括泥沙情势、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等。祈继英等[11]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大坝的建设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大坝在调蓄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生态环境影响。

(一)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1.对受水区水生生态的影响

大量水资源的输入增加了受水区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引水工程的实施扩大了受水区部分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从而有利于其生长繁殖[12]。如为拯救塔里木河下游濒临毁灭的生态系统,新疆利用博斯腾湖高水位向下游进行生态输水,前后输水量共达22.94亿立方米[13]。生态输水使得塔里木河地下水位上升,继而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增多[14]。

2.对调水区水生生态的影响

大量水资源的调出在一定程度上使调水区物种发生了变化。陈吉余等[15]认为南水北调工程造成了长江河口生物物种发生变化。相较于1983年,到1998年浮游生物减少了69%;相较于1992年,到1998年底栖生物减少了54%。

(二)对陆生生态的影响

1.对受水区陆生生态的影响

刘金珍[16]认为引水工程对受水区陆生生态的影响均为有利影响。引水工程带来的大量水资源,改变了受水区水盐平衡状况,使其功能结构趋于稳定等[17]。此外,受水区植被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良。

2.对调水区陆生生态的影响

库区小气候的改善使得其周边植被多样性增多是引水工程对调水区陆生生态的主要有利影响[16]。尚宇明[18]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所需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小范围气候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湿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引水工程为调水区陆生生态所带来的弊却大于利。吴春华[19]认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出大量水资源,减弱了汉江水分功能,部分湿生植被逐渐演变为中生或旱生。此外,引水工程施工占地会减少附近动植物的栖息地。还有施工所需材料可能会给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从而干扰了调水区陆生动植物等[16]。

三、引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水环境的影响

引水工程改善了受水区水质环境。受水区水量增加,径污比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引水过程会加速水体的流动,从而增加了水中溶解氧含量,继而水体污染物降解的能力增强,水质环境得以改善[12]。如在2007年引江济太调水工程中,太湖水位的上升及梅梁湖泵站的引流加速了周围水体的流动,使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多,从而有效抑制了贡湖及周围湖泊蓝藻的生长[20]。但引水工程对受水区水质有益影响需建立在用水合理的基础上。马辉涛[21]认为受水区如果不合理利用来水,还会使得水污染排放量增大。

引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调水区水质环境。肖婵[22]等利用一定的方法对调水前后的水质类别变化进行分析,认为调水引起了调水区水量减少、水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2.对土壤的影响

引水工程的实施使得受水区局部土壤盐渍化。1960年前后,黄淮海平原中北部一带曾因大蓄大引,使得地下水位上升至临界深度,而造成土壤盐渍化的迅速蔓延[23]。土壤盐渍化往往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息息相关。马辉涛[21]认为如果引水工程排水方法不合理,再加上水环境的变化,便使得地下水位高于一定范围,灌溉渠水生态的平衡就会受到影响,受水区土地土壤盐渍化。

3.对大气的影响

引水工程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是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其中降雨量、气温反映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区域降雨量主要与空气湿度有关,受水区蓄水面积增加,部分水一旦经过阳光照射后,便较快的转化为水蒸气,从而增加了受水区的空气湿度,继而降雨量增加。相比之下,调水区空气湿度在实施引水工程后会有所降低,继而降雨量也会相应有所减少。相对于气温而言,引水工程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库区周围。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冬季,当在一些大型水库修建之后,会使周围平均气温上升2~4℃;而在夏季,库区周围平均气温反而会低一些,最高可以降低4℃[24]。

(二)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对调水区人文环境的影响

(1)对当地人口的影响

引水工程的实施将使调水区人口逐渐上升,有利于调水区及全国人口分布均匀。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前,受水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调水区,秦蓓蕾[25]等认为西线工程修建后,调水区的生存条件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再加上西部的大开发,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员的迁入。

(2)对经济的影响

引水工程的实施为调水区的经济提供了发展平台。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调水区中的少数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发展缓慢。但引水工程实施后,调水区得到的投资费用近千亿元。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农副产品、建材等,加快了当地运输业、餐饮业等的发展[25]。但就在引水工程为调水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如大量水资源的调出,使得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区仅发电损失年值达246亿元[26]。

2.对受水区人文环境的影响

(1)疾病及污染传入

输入管线传播疾病是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最不利的影响[21]。部分病毒病菌随水流运输传播,各种传染病得以蔓延,从而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例如:大量疟蚊在非洲的一些调水工程中得以传播[27]。受水区接收到大量水资源后排水量会随之增加,若此时排水操作不当,部分水资源便会受到威胁。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的大部分患病原因及部分死亡原因都与生活用水不洁密不可分[27]。

(2)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引水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受水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对旅游业及渔业的影响较为明显。水域面积的扩大以及调水设施和道路的新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澳大利亚雪山工程所修建的大小不一的水库为国家公园增添了新景观,加上外来植物的引进,促进了该地区及周围城镇旅游业的发展[28]。受水区水量的增加利于其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再加上营养物质的增多,更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塔里木河下游由于引水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增加,引水也使得营养盐进入水体,从而鱼类增多,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发展[14]。

四、结语与展望

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的利益,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在实施相关工程的同时,应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根据引水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研究展望:

(一)及时实施生态修复。在引水的过程中,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加上适当的人为措施,如引入已消失的本土动植物、建设人工湿地等,使得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尽快恢复其平衡状态。

(二)实施动态环境监测。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工作,应借助如“3S”、物联网等监测系统,实施对水质、水量、环境变换等的长期有效的监测。

(三)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引水沿线及调水区的水质会直接影响到受水区。针对引水沿线及受水区众多的污染源,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以确保流入受水区的水质。

(四)实施生态环境补救措施。引水过后,调水区及受水区局部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应及时实施一些措施加以补救。如受水区局部地区在引水过后会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和防治渠道渗漏等都可以降低其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受水区调水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cussion-sympto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cussion care seeking in a national survey of parents of middle-school children in the US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浅析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宁夏固原城乡饮水水源工程受水区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