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晶两优华占在永安市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4-03林春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永安市抗逆性稻飞虱

林春生

(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福建永安366029)

永安市地处福建省中部偏西丘陵地带,东经116°56′~ 117°47′,北纬 25°33′~ 26°1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4℃,年平均降雨量1 563.9 mm,无霜期301 h,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市总面积2 942 km2,耕地面积14 667 hm2,种植模式以烟—稻—菜、烟—稻、稻—玉米为主,山垅田以一季中稻为主,双季早稻面积逐年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水稻品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米饭适味和口感好。晶两优华占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晶4155S×华占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优质籼稻品种,2016—2017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中稻、华南稻区晚稻和长江中下游中稻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稻2016022、国审稻2016602、国审稻20176071)。永安市罗坊乡于2016—2017年引进推广晶两优华占作烟后稻栽培,表现出分蘖力强、生育期适中、矮秆抗倒、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

1 产量表现

2016年永安市罗坊乡开始引种晶两优华占作烟后稻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尤其是抗稻瘟病能力强、耐肥性较好、抗倒伏。2016年,罗坊乡桥头村作烟后稻种植11.2 hm2,经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永安市罗坊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测产,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610.3 kg;2017年在罗坊乡桥头村、罗坊村烟后稻种植28.7 hm2,经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永安市罗坊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测产,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为617.9 kg、621.8 kg,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晶两优华占在永安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矮秆抗倒,抗稻瘟病,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全生育期125 d,株高113.6 cm,每667m2有效穗数18.2万,穗长24.3 cm,每穗总粒数172.5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3.6 g。

2.2 生育期

晶两优华占在永安市罗坊乡作烟后稻种植,一般6月10—15日播种,7月5—10日插秧,9月12—16日齐穗,10月12—15日成熟,全生育期125 d。

2.3 米质表现

晶两优华占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2%,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6.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3%,垩白度3.0%,胶稠度81 mm,直链淀粉含量14.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1]。

2.4 抗逆性

晶两优华占在永安市罗坊乡种植,表现茎秆粗壮,长势良好,剑叶直立,耐肥抗倒,抗逆性强。田间大面积种植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零星发现纹枯病,易感稻曲病,生产上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晶两优华占在永安市罗坊乡作烟后稻种植,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前茬烤烟的收获期确定,一般在6月10—15日播种,秧龄掌握在25~30 d。

主要技术要求:一是留足秧田,稀播匀播。注意要留足秧田,每667m2秧田播种量8~10 kg,大田用种0.75 kg,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二是种子消毒处理,用40%强氯精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2 h,杀灭病菌,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然后进行催芽;三是秧田要施足基肥,每667m2全层施用有机肥300 kg,45%复合肥40 kg,施后翻耕耙平,采用湿润育秧;四是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大发生,播种后用2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为害传毒,以及采取“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防治策略,通过防治稻飞虱达到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发生的目的。

3.2 合理密植

当水稻秧龄达到25 d时要及时插秧。一般插植规格20 cm×25 cm,丛插2粒谷,每667m2丛数1.4万左右,基本苗6.5万~7万。

3.3 加强水肥管理

根据晶两优华占需肥水平中上的特点,每667m2施纯N 12~13 kg,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5∶0.8,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肥。基肥每667m2施45%水稻专用肥50 kg,插后5~7 d施水稻专用肥15 kg,穗肥酌情施用,忌后期偏氮,否则易引起稻曲病等各类病虫害大发生。

水稻大田整个生长期水分管理按照“前期浅水促蘖,中期够苗烤田,后期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原则。分蘖期浅水勤灌,促进稻苗分蘖;够苗后及时烤田,减少无效分蘖;孕穗期至齐穗期需水量大,要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后干干湿湿,以气养根,忌过早断水。

3.4 科学防治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是推广使用太阳能灭虫灯,能够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粘虫的成虫,降低虫口基数,减少虫害,效果显著,同时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一般每1.33~2 hm2安装一盏太阳能灭虫灯;二是推广稻田养鸭;三是化学防治,根据水稻病虫发生发展情况和病虫预测预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喷药防治。防治稻瘟病每667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 g对水50 kg细喷雾,防治纹枯病每667m2用30%爱苗乳油30 mL或20%噻呋酰胺悬浮剂30 mL对水50~60 kg粗喷雾,防治稻飞虱每667m2用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 g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 g对水50~60 kg粗喷雾,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每667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 mL或48%毒死蜱乳油100 mL对水50 kg细喷雾。

猜你喜欢

永安市抗逆性稻飞虱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富和福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永安 永安市建成全省首家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永安市马山——下洋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