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2018-04-03钱方圆韦向阳

关键词:结构性马克思供给

钱方圆,韦向阳,吴 薇

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钱方圆,韦向阳,吴 薇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 阜阳 236041)

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供求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供给与需求、供求平衡和供求失衡的含义出发,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外环境与现实依据,从而得出马克思供求理论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马克思供求理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言

供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以有效需求为目的,以供给改善为手段,在动态中实现供求均衡。不论经济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探索激情有增无减,尤其是近年来,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有了新的判断,中国经济由中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经济高速度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被发掘,比如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供需结构失衡,并由此引发了产业转型、体制转型等难题。面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形势,学者们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试图从马克思供求理论中找到解决我国供给侧改革难题的理论依据。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怎么改,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新古典模型为基础,主张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或从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化配置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二是以凯恩斯总需求管理为框架,建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张进一步优化投资,尤其是增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2];三是以结构为立足点,强调对人口、产业、消费、区域、要素投入、增长动力、收入分配等多元结构全面调整[3]。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在供求理论中指出生产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认为生产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对生产过剩的危机起决定作用。

(一)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内涵

关于供给,马克思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站在自然属性的角度,能够供应给市场的产品就是供给;而站在社会属性的角度,某一商品卖方或者是生产方的总和就代表供给[4]。关于需求,马克思的观点是在拥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社会需要才能转化为需求,这种需求由来自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决定。首先,马克思认为供给和需求具有社会性。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因此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需要明确供给和需求的基础,即社会各个阶层中社会总收入的分配情况;其次,马克思认为供给和需求具有有效性[5],对于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需要有三个重要的条件:1.使用价值是产品具有有效性的前提;2.社会必要劳动是有效供给商品劳动量的前提;3.质量是有效供给商品的保证[6]。

(二)供求平衡的含义及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所谓供求平衡是供给和需求存在着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能使生产方的商品总量依照其市场价值进行交换或售卖,价格在市场价值附近波动,且波动幅度不大,那么供求就是一致的[7]。市场竞争是供给和需求实现平衡的条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卖方和买方是实现供给和需求平衡的主体。从卖方来说,供给和需求平衡根据卖者之间的竞争来完成,这便要求卖者之间要相互施压,即通过价格的调整或商品量的增减,以使市场上有社会所需要的商品;若产量低时,商品售卖的价格会远大于价值;若产量足够大,导致产量过剩,商品会以远小于它们市场价值的价格售卖。从买方来说,供给和需求平衡根据买者之间的竞争来达到目的,在市场上,如果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在给定的价值下接受所有商品,那么购买者就会通过竞价来购买。通过买卖双方的相互竞争,使商品价格或商品量发生改变(商品价格或提高或降低;商品量或增加或减少),从而使供给和需求实现平衡。

(三)供求失衡的社会控制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供给和需求从来就不可能完全一致,换言之,其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才是绝对的。马克思指出,当供给发生变化,需求不变时,又或者供给不变,需求变化时,供求失衡就会造成生产不足或者过多的情况。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发生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就会爆发金融风暴,使经济萎靡;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需求略小于供给是常见的,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7]。当供给不仅超过需求的规模,而且在结构上与需求不匹配时,市场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以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依据,有计划地分配劳动力,科学调整供需结构,使市场供求重新恢复平衡。此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状况

供求失衡首先表现为产能过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产能的严重过剩。目前,产能过剩集中表现为14个工业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以粗钢、水泥、平板玻璃最为严重[8]。2010年以来,虽然总量失衡问题仍然存在,但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失衡,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条件。

(一)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主要表现

1.实体经济结构性的失衡

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以下特征:供需结构错配;供给结构的调整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多,中高端供给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更高,在医疗、教育等公共领域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端化,然而现实中,医疗、教育等实体经济的供给跟不上人民需求的脚步,从而造成供给不足,供求结构错配,供需失衡。这一现象也说明经济发展偏离了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要求[9]。需求结构的改变促使供给结构升级调整,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供给结构的调整远远落后于需求结构,实体经济产业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供需结构矛盾,受限于传统制度的束缚,供给侧的调整又表现出鲜明的粘性和滞后性,生产要素难以从无效需求领域向有效需求领域转移,因而矛盾主要在供给侧。

2.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

现实社会中实体经济收益不断下滑,致使金融资源大量流入虚拟经济领域,或是在金融领域通过加杠杆套取收益。商业银行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截止2016年的第三季度,其不良贷款率上升为1.76%;关注类贷款占比为4.10%,达到近三年的最高点[10]。杠杆率和债务成本的上升,加大了金融风险。这也促使政策必须更加注重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预防金融风险,使金融转移到服务实体经济上来。

3.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

过去一个时期,金融资源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据资料显示,2016年前11个月,居民按揭贷款比率达到42%,远超历史同期水平。这一现象说明金融资源在房地产领域投资过度,缩小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抑制了创业创新的活力,加剧了房地产资产泡沫[10]。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外环境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经济增速下跌、工业品的价格降低、实体企业利润滑落、财政收入减少、发生经融风险的可能性加大。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供给结构搭配不合理造成的,只刺激内需并不能解决这些矛盾,因此对我国来说,只有把调整供给结构作为工作重心,才能真正实现供需平衡水平的转变[11]。放眼国际,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欧美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贷款消费的形式正逐步弱化,而东亚地区廉价劳动力和商品不断提高,俄罗斯、中东、拉美等形成环球最大的供应体,国际市场有效需求不断削弱,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上升,劳动人口增长率不断下滑,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压力增加,对传统工业的挑战在所难免,新出现的工业动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10]。

(三)我国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达到均衡就是由供需平衡来体现的。一方面,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值量表现在价值生产上;另一方面,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会在二者各自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一致时达到平衡状态[12],当供求双方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不能达成一致时,就会出现供求失衡,爆发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走进了新的时代,约束经济增加的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变,经济失衡表现在总量性和结构性上,现阶段我国经济失衡以结构性失衡为主,即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对此有学者认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面临着“三难”选择的困境:困难一,继续采用总需求刺激政策的效果不明显;困难二,如果不进行总需求刺激,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的僵尸企业,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困难三,如果突出强调“看不见的手”,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与社会公平问题会日益突出[12]。其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有效和长期无效,凯恩斯主义并认为宏观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扭曲造成体制性、制度性产能过剩。但是,从近二十年我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来看,简单地把当前的产能过剩归因于制度性过剩,缺乏切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的事实。毕竟,1995-2015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速不低于7%。实际上,盲目的投资是造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不可忽视的原因,供需失衡包括两方面:供大于需和供小于需,这都是由商品产量决定的,生产商品过多,会发生供大于需的情况,商品产量少的时候,就会造成供小于需;产品生产的多少又由投资的多少所决定,某一产品投资过多,其生产的商品就会相对较多,反之较少。因此投资的多少影响着供给的多少,也就是说投资失衡会导致供求的失衡,最终造成供给侧结构性的失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的实践背景,要求我国改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扩大内需,应从供给侧着力,改变供给的结构来满足需求。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阐明了造成供求失衡的原因,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重大结构性失衡具有指导意义。供需结构再平衡,要着重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创建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一)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改革第一步

政府强制干涉解决不了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应该从供给端入手,循序渐进,进行多方面改革。对于改善实体经济失衡来说,需要充分发现市场的潜在新需求,如果新的需求难以发掘,而一味提升效率和技术水平,产能过剩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对于解决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问题,只有房地产市场是基于正常消费下的稳定增长时,房地产价格、金融贷款等相关关系才能恢复正常的发展。应下决心化解产能过剩、消灭“僵尸企业”。正是因为有很多无法独立生存,必须依附于政府或者银行的“僵尸企业”,才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被降低,造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和资源错配[11]。因此要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将局部性风险暴露于阳光之下,以防止酿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二)既应强调供给又要关注需求

依据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仅从供给或需求单一方面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都是片面的,把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才科学。因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供给和需求同时抓。

供给和需求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在动态上均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供需不均衡、不匹配就会导致资源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的向好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与需求方面相互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会在短期内形成一定的收缩效应,但仍需要需求侧发挥其作用,使得因经济加快导致短时间内激化的种种矛盾和风险得以避免[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需求也起到积极作用。近期,我国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三去一降一补”,最终目的在于促成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平衡;为了吸引、创造全球需求,必须加大各方面创新,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三)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即供需失衡、供需错配,从化解当前主要问题着手。我国部分行业产品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使企业产品价格下降,库存商品积压,企业利润下滑,企业面临亏损。因而,要通过“去库存”,减少无效产品占用库存,保持产品有效供给,从而使供需结构匹配,满足市场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要着眼长远,着力于防范和化解风险。我国当前还面临着企业债务水平过高,尤其是重化工业和房地产领域,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上升。因此,我国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不良债务进行处理,加快资产重组,提高资产质量,避免由企业债务引发的潜在风险。

总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环境和中国新时代的实际,以改革为利刃,加速进行结构调整,为有效供给营建良好环境。

[1]吴敬琏.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中国浙江省委党校,2016(1):5.

[2]林毅夫,供给侧改革研究之一:供给侧改革与当前经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6(1):1.

[3]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动力机 机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管理世界,2015(5):7.

[4]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8,216.

[5]温孝卿.马克思供求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02(3):2.

[6]陈端计.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研究[J].天中学刊,2004(6):8.

[7]朱正清.马克思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7(3):45.

[8]工业和信息部办公厅做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https://www.sogou.com/sie?hdq= AQxRG-4437&query=工业和信息部办公厅做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相关工作的通知.

[9]王一鸣.中国经济新一轮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J].管理世界,2017(2):6,7,8.

[10]习近平: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 05-28/ 7886697.

[11]于金凤,杨永民.从马克思的供求理论看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成因[J].生产力研究,2010(3):21.

[12]周密,刘秉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16 (2):67.

[13]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理论实践与研究,2015(12):18.

Analyzing China’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with Marx’s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QIAN Fang-yuan, WEI Xiang-yang, WU Wei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Migrant Workers,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rx’s supply and deman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 reality basis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times.

new normal econom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Marx’s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2017-11-0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民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农民工精神建设研究”(SK2014A068);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智库项目“城乡统筹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17NMGZK003)。

钱方圆(1991- ),女,安徽宿州人,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韦向阳(1969- ),女,安徽阜阳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民工就业与发展问题;吴微(1995- ),女,浙江临安人,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19

F014.32

A

1004-4310(2018)01-0095-04

猜你喜欢

结构性马克思供给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