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03满都花张强

智慧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扩散系数表观磁共振

满都花,张强

(包头市肿瘤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0 引言

在临床中,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在我国每年都有大约17万人因为患胃癌而死亡,在我国所有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数中,约占25%[1-2]。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在对胃癌的诊断治疗中,尽早的发现、诊断,检查病灶部位、累及的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对胃癌的分期、治疗方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4]。本文中对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对胃癌筛查以及诊断中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就诊的疑似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 31例,年龄 40~86岁,平均(67.24±11.68)岁,就诊原因:吞咽困难15例、胃部不适27例、恶心呕吐10例、消瘦9例、乏力纳差11例、贫血8例。正常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82岁,平均(64.34±10.82)岁。排除有其他肿瘤疾病、不能进行磁共振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疑似胃癌患者先进行磁共振成像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的检查,同时在一周之后进行胃镜活组织检查,具体方式如下,使用1.5T飞利浦Intera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轴位为T2抑脂、T2WI、DWI、T1WI以及冠状位T2WI序列,对部分患者加扫斜矢状位T2WI图像;扫描完成后通过扫描软件生成出表观扩散系数图,由两名影像科医生对MRI、DWI图像进行分析,同时与胃镜活组织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使用功能分析软件与T2W1、EPI序列上选择胃癌病灶最大的层面,在病灶区域以及正常胃壁绘制相应的区域,复制在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图像上并对肿瘤上的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行测量[5-6]。

1.3 观察指标

将胃癌组中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将胃癌组与正常组检测出的表观扩散系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疑似胃癌患者经过两组诊断,其中经过磁共振成像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的检查结果中诊断出64例胃癌患者,误诊3例,漏诊1例,经过胃镜活组织检查的结果中诊断出63例胃癌患者,误诊4例,漏诊1例,两种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胃癌组中病灶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对比[n(%)]

表2 胃癌组与正常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s)

表2 胃癌组与正常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s)

组别 n  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10-3mm2/s)胃癌组正常组t P 80 30 1.0±0.64 1.5±0.34 2.924 0.004

3 讨论

在临床上胃癌占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因为外界的各种因素,绝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且大部分已发生了转移[7]。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在对胃癌分期、诊断中仍有一定的问题,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活组织检查以及CT等诊断方式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其中上消化道造影、CT会有一定的电离辐射,胃镜活组织检查受到操作的限制。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在目前磁共振扫描中具有明显诊断优势的扫描序列,在扩散加权成像中,能够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的测量而获得数值化信息,能够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前对其恶性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表观扩散系数在诊断恶性肿瘤病变以及良性肿瘤之间有非常高的特异性,与良性肿瘤比较,恶性肿瘤细胞的水分子扩散受限时其表观扩散系数会下降,同时根据表观扩散系数图像能够观测出不同组织间的扩散系数的变化,能够检测出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形式,当水分子移动越快时,呈现的信号就越低,在磁共振图像中,细胞密度越低,表观扩散系数值就越高。因相对于恶性肿瘤细胞,正常细胞的密度一般较低,在磁共振图像中会出现较高的扩散系数值,当出现恶性肿瘤细胞时,在磁共振图像中会出现较低的扩散系数值。本次研究中胃癌组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诊断方式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对胃癌筛选、诊断中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方式有较高的正确性,在实际应用与表观扩算系数值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病灶细胞的良恶性及其范围,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1] 黄永波,张妍,王峻.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胃癌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2):1756-1758.

[2] 李华兵,赵瑞峰,晋记龙,等.3.0T与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比较[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3):176-179.

[3] 赵国胜,王小琦,马恩潭.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医药,2016,35(7):518-520.

[4] 陆志华,姚鸿欢,周晓伟,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与胃癌Ki-67表达及分化程度的关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2):204-208.

[5] 佟景明.DWI技术在胃癌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80-81.

[6] 陆志华,姚鸿欢,周晓伟,等.胃癌的ADC值与组织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6,31(3):240-244.

[7] 赵国胜,马恩潭.3.0T磁共振DWI在胃癌诊断中弥散敏感系数选择的初步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51-53.

猜你喜欢

扩散系数表观磁共振
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肝细胞癌分级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性与肿瘤大小关系的分析
时变因素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计算方法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定位于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镍基高温合金互扩散系数矩阵的高通量测定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MR表观扩散系数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温胆汤干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