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思考

2018-04-02胡淑红刘海利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会计核算

胡淑红 刘海利 闫 红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来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认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而在财务会计专业领域,2016年3月德勤财务机器人H5面世,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会计行业,随后还有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等几家“智能机器人”进入。人工智能会计(机器智能会计)的出现,将利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会计人员的意识、思维及操作手法,用以完成会计人员承担的会计工作。这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基层会计人员,既是一种威胁,更是一场挑战。

1 人工智能对会计岗位的冲击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辅助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分析决策,更不是传统会计电算化的升级。财务机器人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的设定,对财务的基础财务工作进行智能化处理。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给会计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1.1 大量程序性工作将由智能会计取代

目前,无论是何种机构大量的业务都是由人工完成的,计算机的使用只是一种代替了账簿和计算的“记录仪”。会计核算类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如会计核算、数据比对、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数据统计、往来账项核对、报表、会计档案检索等等。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的设定,对财务一些基础岗位工作采用智能化处理,比如核算、统计、往来结算、财产物资管理等业务工作,将由“智能会计”取代,必然引起会计相关岗位的变化。

1.2 财务人员的部分业务转向控制以及沟通等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录入、整理、对账、明细账和总账编制等财务工作由会计人员完成。而人工智能并非会计电算化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普及,财务人员必然向高端财务管理型人才转变。转变的方向,将是高层管理的决策咨询、管控机构运行方向、生产经营绩效评价的高层管理事务。

1.3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财务人员自身素质需不断进行改善和更新,逐步使“财务会计”成为“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化背景下,财务人员除了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外,还需要财务人员具有高尚的情商,具有良好综合管理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人工智能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会计核算职能的弱化,必将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也发生一定的转变。因此,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职业判断能力。人工智能虽在一些领域有不俗的表现,但在跨领域推理、逻辑分析、预算决策、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目前还无法取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特性,积极探索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完成有低层核算人员向中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转变。

增强专业知识储备。人工智能的应用掀起社会经济变革浪潮,会计人员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对会计人才需要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会计教育应夯实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课程涵盖财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等手段,扩宽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分析等知识的学习。

实现专业知识与信息化融合。会计人员不能停留在原始凭证获取、记账凭证编制审核、对结账、报表编制平衡上,而应掌握不断更新的新的会计准则,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能掌握大数据、云平台、ERP系统等信息平台,在人机互动下完成会计职业转型。

3 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思考

3.1 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以会计核算为核心能力培养体系。首先,会计人员需要面临职业转型,由会计变成财务管理人才。近年来,财务从事基础核算工作的人员一直过剩,但财务管理类人才紧缺,财务机器人智能化应用代替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数据处理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基础会计人员岗位将不断减少。但财务机器人不管如何发展,也不能代替人类进行分析、沟通、控制和决策。因此,未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定位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强调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必将全面应用普及,会计人才需要清楚分析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从本质上不断提升自己,不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一定数据逻辑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深化学习能力,具备多样化、多层次人才需要的综合素质。

3.2 变革“人”“机”互动的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其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生活体验。未来的会计行业将是会计人与机器人的和平共处、协同互动。因此,就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上,应体现“人”“机”互动理念。会计专业培养上“机”体现为计算机、财务专业软件的结合。高职院校应依托现有信息技术,通过软件、云平台等软环境的完善,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及企业实践,加强人机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素质、创新四位一体的能力培养体系。在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弱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核算课程的份额,强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注重企业运营、企业管理、企业财务分析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现会计职业的转型。同时增加实训实验课程比例,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拓展,在完成会计核算信息化处理的基础新增云审计、大数据分析、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平台、ERP系统等实践课程,建立起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实训体系。通过人机互动培养,让会计人才具备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分析能力,更好的适应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行业的新发展。

3.3 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摒弃“一言堂”,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财务专业平台多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再现、任务引领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虚拟全仿真环境提供的业务流程、业务数据等信息,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和决策能力,增强学生的随机应变、沟通互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基本素质。

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职教育则应与时代结合,不断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变革课程体系,改造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经济环境发展需求的行业所需的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