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绘画疗法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8-04-02高伟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曼陀罗体验式应用型

高伟娟

(石家庄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0 引言

目前,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体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心,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15年、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的大学,石家庄学院也在积极推动和实践着这一转变,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积极实施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教学改革.因此,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绘画疗法”课程中尝试以体验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 问题与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类型可分为三类: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1].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毕业生的优势在哪里?与学术型大学毕业生相比,他们需要有更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则应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拓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立足之地.如何在有限的课程学时里帮助学生获得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2].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的关键为体验、实践、环境和经历[3],师生间为平等互动的“你—我”关系,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两个主要策略[4].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有效地投入智力、情绪及行为,从而促进经验的生成与技能的掌握.

对于绘画疗法课程来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无法帮助学生理解绘画的过程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当事人又是如何借助绘画获得觉察与启示的,学生需要自己来体验不同方式的绘画,并在绘画后通过自我探索、小组分享、模拟咨询、教师指导等方式来去理解和领悟在绘画的过程中会经历什么,疗愈是如何发生的.因此,体验式教学对于绘画治疗这样的应用实践型课程是比较适用的.

2 做法与经过

2.1 提升任课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本次实践中,承担绘画疗法课程的任课教师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拥有10年的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工作经验,在开课之前任课教师又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其专业技能,包括:参加了超过50课时的绘画疗法应用培训,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绘画治疗书籍和案例,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超过500幅曼陀罗绘画体验、一年的投射图卡体验,累计60 h以上的曼陀罗绘画小组带组实践.这些经历和实践的积累促进了教师对绘画疗法技能的掌握,以胜任对绘画疗法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

2.2 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绘画疗法课程中,超过70%的课堂时间由大量的绘画疗法实践组成,其模式为:

1)活动体验: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不同形式的绘画疗法体验.

2)分享与交流:体验过程结束后,学生分享、交流和讨论他们在绘画活动中的感觉或观察结果.

3)整合与拓展:通过小组整理、提问、师生总结、答疑、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来的结果,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拓展.

4)应用与反馈:将活动体验应用到之后的课下练习和实践操作中去,并在应用后反馈回课堂,进行进一步的研讨.

以“曼陀罗绘画疗法”一章为例,教师设计了6~8种不同类别的曼陀罗体验,其教学流程为:课下练习答疑—本次练习介绍—曼陀罗活动体验—曼陀罗作品探索—小组讨论(或模拟咨询)、教师转组指导—班级分享—教师答疑及拓展—课下练习.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得以生成属于自己的经验与心理历程,如:

“虽然我脑子里是这样想的,但是画着画着就变了,最后画出来的和我当初想的一点也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画,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发现每次画完都有眼明心亮的感觉,几次之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轻松.”

“今天,我终于进入状态了,读懂了自己的画,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当我把手放在曼陀罗中时,心里突然涌上强烈的感觉,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如此真实地接触到了自己的内心!”

可以看到,对于绘画疗法的学习,学生个人的体验珍贵而必要,通过体验学生得以较好地了解、掌握课程内容.

2.3 着重学生的自我反思与研讨

心理工作强调助人自助,相信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潜力解决和应对自己的问题.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很少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绘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一个学生困扰于最近无法摆脱的情绪低落,在曼陀罗中画了一些虫子,仿佛自己的心在被虫子咬噬一样,又涂了一些黑色的团块,也仿佛是压抑的心情;在后来的分享中,他忽然意识到,那些团块其实是蛹,自己目前的状况就像青虫化蝶需蛹变一样,必须经历“蛹化”,方能成“蝶”,虽然如青虫咬噬,但因为有了未来蝶变的希望,当下的苦恼变得有了意义和方向,他觉得有了信心,也比较有勇气去面对这“黎明前的黑暗”.

因此,在练习中学生可以了解绘画治疗的工作过程,也了解何为“助人自助”,以及如何“助人自助”,有助于学生提升其专业信心与专业素养.

2.4 强化技能体验的同时,将理论融入在技能的训练之中

心理学的应用虽然有其技术性,但更多的时候像是一门艺术,需要使用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应用,这就需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直接体验到绘画疗法的过程,也有利于技能的学习,但是,仅有体验和技能则容易流于形式,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本课程重体验、少理论,却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理论.

因此,在每次练习体验之前、体验后分享部分,教师会留出提问时间.在回答时,教师不光会解答学生的问题,还会根据学生的问题将理论的内容结合进去.比如在介绍“曼陀罗绘画治疗”时,教师会让学生练习通过曼陀罗绘画化解困扰、促进自我成长,而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每个人内在“自性”的工作.“自性”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概念,是集体无意识中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可以协调人格的各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5].教师会介绍这个概念,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查阅相关理论,帮助学生理解,无论绘画的形式如何变化,只要原理清楚,就可以灵活应用.

此外,作为体验式教学的辅助,教师也侧重补充案例的展示和研讨,这些案例有的来自于教师自己的体验,有的来自于教师带组的发现,有的则来自于网络和书籍,它们对学生的自我体验有很好的示范、引领、推动和拓展作用.体验与案例相结合,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对绘画治疗的理解和掌握.

2.5 课堂训练与课下练习结合

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一项技能的学习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和体验,所以,教授“曼陀罗绘画治疗”部分时,教师会安排学生每周要完成3~7幅曼陀罗绘画练习,并提交报告;讲到“投射图卡疗法”部分,则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投射图卡进行自我觉察练习并提交报告.

这样的练习,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绘画治疗的体验,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心理工作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需要心理工作者有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人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自己创伤的疗愈和内心的整合,以及有良好的觉察能力等,这些,都可以在这样的训练与练习中得以促进.

3 成效与反响

在完成了绘画疗法课程的第一轮教学后,教师收到了来自于学生的肯定,很多学生反馈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更容易投入,在轻松、自然的绘画中完成了学习,对自己更了解了,实现了一定的自我成长等.每次下课,都会有若干学生向教师问问题,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收到的学生作业中,也可以看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真正利用所学技能帮到自己.透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反馈对心理学的工作方式更有信心了.在后期的师生研讨会上,有多个班的学生反馈期望开设本门课程,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可.同时,教师也收获了良好的教学体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幸福感.

4 思考与启示

作为初次尝试,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带给师生许多的惊喜,这份惊喜来自于师生良好流畅的课堂氛围,来自学生体验收获、教师获得反馈的良性循环,来自课堂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直接应用的信心,也许还来自把师生从繁重的知识教学中解放出来的愉悦.

当然,由于是初次应用,该方法仍然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研讨小组的设置对于分享的效果很重要,随机的分组会比学生自由结组更适合,也避免一些主动性差的学生不参与.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会进一步完善课堂流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王北生.教育的应用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4]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9-11.

[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曼陀罗体验式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金色曼陀罗不同播种期的生理指标测试试验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