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罗拉快跑》复调叙事的镜头分析

2018-04-02邓颖

视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罗拉故事情节命运

□邓颖

一、影片简介

《罗拉快跑》由汤姆·提克威导演执导,于1998年在德国上映,讲述了罗拉为了拯救男友,奔跑着在20分钟内筹集10万马克的故事。该电影是德国新一代青年导演的一次探索,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以“奔跑”作为驱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女主角三次奔跑的不同结果的复调叙事手法展开故事。复调叙事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对时间进行重构,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复叙事,传达了德国新一代青年导演对爱情、人生、宿命等方面的深层思考。

二、《罗拉快跑》复调叙事的镜头分析

正如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所说,复调型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展开故事情节、性格命运,而在于展现那些拥有各自世界、有着同等价值、具有平等地位的不同的独立意识,复调小说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这种“复调思维”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复调叙事电影也是如此,它不着重于展现故事情节本身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不同视点、不同层面来讲述故事,形成立体、多维角度、对比、多义性的叙事张力,传达出深刻的主题内涵。

(一)矛盾性

传统的故事片的线性叙事结构往往由导演精心设置的强烈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来调动观众情绪,形成视听看点。复调叙事电影虽然没有故事片中的矛盾冲突的情节,但通过多个视点、多个层面叙事,也能展现现实世界或人物内心的多面性和矛盾性,推动着观众不断保持对电影故事情节的关注。

1.双画面镜头展现主要人物对命运的对抗

《罗拉快跑》中出现了三次双画面镜头,两次双画面镜头的运用都体现了女主角罗拉对命运的对抗。双画面、三画面镜头一方面将罗拉奋力奔跑的动态画面与曼尼焦急等待的静态画面不同时空同时展现在同一画面中,通过压缩时空表现出时间的紧迫性,加强了影片的节奏,另一方面也展现出罗拉对命运的对抗,拼尽全力地奔跑以阻止曼尼去超市抢劫。两次出现的双画面和三画面镜头都展现出罗拉对命运的对抗,也为后面罗拉和曼尼死亡的悲剧命运打下基础,传达出人对于世界和命运的不可抗争性这一主题内涵。

2.长焦镜头展现人的生命活力与现实世界的冰冷建筑冲撞

在《罗拉快跑》中,“奔跑”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元素,在拍摄罗拉奔跑时,导演除了使用大量的运动镜头之外,还大量使用了短景深长焦镜头。影片中很多镜头都将水泥柱、路灯、栅栏等建筑物作为前景,而罗拉不停地奔跑作为景深,这极大地压缩了罗拉与周围建筑物的空间距离,提升了罗拉运动的速度以及影片的节奏感。同时,通过一些摇晃的镜头从罗拉的角度展现其奔跑的视角和感受,用建筑物前景与罗拉奔跑的景深形成对比,展现出罗拉奔跑的生命活力与周围冰冷的建筑物强烈的冲撞感,瘦小的罗拉在高耸的建筑物下显得极其渺小,体现她为了救男友不顾一切。

3.升格镜头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现实环境的矛盾

《罗拉快跑》中运动镜头、快节奏的音乐、动画、照片快切等视听元素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整部电影的节奏感、运动感以及游戏感。影片一共79分钟,有71分钟都是运动镜头。为了丰富运动镜头的表现力,影片还大量使用了升降格镜头,升格镜头通过延长时间能更清晰地表现人物情绪。例如,影片的63分16秒至55秒,罗拉由于撞到叔叔的车错过了和父亲见面,她手足无措地奔跑着。在这里导演以现实环境和主观心理的视角,不停切换全景、近景、特写镜头,配合舒缓悠扬的音乐,以及“快,帮帮我,就这一次,我会一直跑下去,我等着”的画外音,运用升格镜头,通过延长时间生动立体地刻画出罗拉奔跑时的复杂心理,也展现出她不停奔跑的现实环境与内心的无助、彷徨、无奈。

(二)开放性

经典好莱坞电影故事往往是三段式,在线性叙事经过开场、发展、高潮、结尾这四个过程,其中有两个情节点制造故事情节冲突,形成故事高潮部分,最终通过一个封闭的结尾交代故事结局。而复调叙事电影并不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结尾,通过对故事多个侧面、多个角度的展现,让观众以更多维、更立体的角度去解读影片的内涵。

1.降格镜头传达出导演关于“人”的哲思

《罗拉快跑》中没有常规电影的三段式线性故事情节,也没有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高潮,而是通过三次重复叙事,以动感的画面配上快节奏音乐始终调动着观众的视觉和情绪,展现了极大的戏剧张力。影片中大量的升降格镜头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开头那组人头攒动的降格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影片1分30秒开始,整个画面以暗黄色为基调,用高速摄影表现出人群在十字路口快速游走,人群或是面无表情,或是低头沉默,或是淡然冷漠,随后镜头短暂停留在剧中次要人物(推车妇女、女职员、偷车男青年)身上。配上急促、紧张的快节奏音乐,配上画外音“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生是什么”,营造出一种现实世界的错乱感和荒诞感。这里的降格镜头一方面通过压缩时间增加了影片的节奏,另一方面通过加速展现人如“行尸走肉”般茫无目的地走着,仿佛人世间的过客一般,表达出导演“人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哲学思考,让观众在观看中思考。同时,剧中次要人物的相继出现,也制造出一定的悬念,让观众猜测他们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的身份、命运走向等。

2.摇晃镜头隐喻人物感情状态的不稳定

在电影创作中,为了更好表现画面质感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导演一般会避免使用摇晃镜头。在《罗拉快跑》中,导演在罗拉奔跑中大量使用了摇晃镜头,从罗拉的主观视角体现了运动的真实状态。在表现罗拉父亲和情妇办公室对话时,导演使用DV摄像机拍摄,通过摇晃不定的镜头隐喻罗拉父亲与情妇感情的未知和不确定。罗拉三次奔跑时情妇与父亲的感情状态都不同,导演并未给出封闭的结局,这意味着还有可能进行第四次、第五次奔跑,情妇与罗拉父亲的情感走向都是未知,DV拍摄本身就具有纪实性,但晃动的镜头与纪实性形成冲突,展现他们的感情状态未知,留给观众自己去设想。

(三)未完成性

《罗拉快跑》表现出鲜明的复调叙事的未完成性,通过对罗拉奔跑着去解救曼尼三种不同故事结局的讲述引发观众对影片主题的深思,每部分故事的讲述在主题上相互渗透,这种发散的、不确定的叙事手法实现了导演与受众的“超文本”互动,让受众自己从三种故事的讲述中以更全面、更立体的视角解读影片的内涵。

1.定格快切镜头表现人物命运的多样性

影片中,三次奔跑中由于时间差的原因,罗拉每次在路上偶遇到的推小孩的妇女、偷自行车的青年、银行的女职员这三位人物都命运都不相同。次要人物的命运都随着罗拉的时间轨迹发生变化,通过照片定格快切镜头将人物未来时空的命运快速闪现,现实时空和未来时空自由切换,观众在为罗拉和曼尼的故事紧张的同时,也能看到其他次要人物的命运。影片最后并没有封闭的结尾,因此观众可以设想在罗拉第四次、第五次奔跑时,她偶然遇到的推小孩的妇女、偷自行车的青年、银行女职员各自的命运是变好还是变坏。

2.特写镜头留下开放式结尾

影片中,罗拉三次奔跑有两次的结尾采用了升格镜头,这两次结局通过升格镜头延长了时间,渲染人物难以抵抗命运的悲剧气氛。罗拉的三次奔跑结果都不一样,最后通过一个特写镜头留下开放式结尾,让观众离开电影故事讲述的时间,跳离故事,以更超脱的视野与导演对话,观众自己自由想象曼尼和罗拉之后的故事,是否又会发生变故,钱是否会再次被弄丢,在路上又会遇到哪些人,第四次奔跑、第五次奔跑时曼尼和罗拉的结局会是怎样,等等。

三、结语

作为一部既具有独特形式,又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电影,《罗拉快跑》不仅能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听享受,也能引发受众关于人生、命运、时空等深层次的思考,值得反复观赏。此外,这部电影不仅在叙事上值得研究,在色彩运用、声音运用、“钟表”的意象表达、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值得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罗拉故事情节命运
命运的更迭
有只象鼻爱聊天
罗拉的礼物
命运秀
罗拉的自行车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电影时空叙事的后现代化——以《罗拉快跑》为例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