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2018-04-02介休市第一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读法重复性娃娃

■文/介休市第一幼儿园 曹 丽

设计意图:

近期晨间活动时,班上的幼儿特别喜欢插花片、给积木排队、串串珠等活动。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者形状等有规律地排列。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零碎的经验加以整合梳理,使幼儿对按规律排序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2. 感受按规律排序的重复性和延续性。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若干,三条排序序列条,红色分隔条,三个层次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进行导入,观察序列,发现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的水果娃娃,他们排着有趣的队伍要去参加舞会。看看谁来了?

(一)出示序列1

1.读一读,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们和水果娃娃们打个招呼吧。

幼:苹果娃娃你好!梨娃娃你好!

2.初步感受规律,并引导幼儿按照规律继续往后排序

师:有几个水果娃娃太调皮了,他们在参加舞会的路上由于贪玩掉队了,请你帮帮他们吧。(请两名幼儿到黑板上选择水果,继续往后排列。)

幼:我会继续往后排,苹果、梨、苹果、梨……

小结:运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读序列1,在读的过程中找一找规律。幼儿对简单的序列已有模糊的理解,但只有零碎经验。在初步感知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往后排序,感受排序的延续性。

(二)出示序列2

1.分析规律,感受序列的重复性

(1)运用多种读法和分隔条,给序列分组

师:苹果娃娃和梨娃娃站好队等着开舞会。除了他们,还有谁也排着队来了?

幼:葡萄和西瓜。

师:我们和这些水果娃娃打个招呼吧,这次我们要用一种有趣的、特别的方式来和他们打招呼。(在读的过程中用分隔条来帮助幼儿自然分组,请幼儿进行观察、比较,感受序列的重复性。)

趣味读法1:葡萄(重读并拍手)西瓜(轻读并拍腿)。

趣味读法2:读得慢一些,读的过程中用分隔条自然分割开来。

趣味读法3:边读,边贴组号1、2、3。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并感受重复性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水果娃娃的队伍,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1:我看见每个组都一样。

幼2:它们每个组都是一个葡萄,两个西瓜。

幼3:它们都是葡萄在前面,西瓜在后面。

……

(3)根据规律,尝试排序

师:你觉得后面的4、5组等,会是怎样排列的?

幼1:我觉得会和前面的一样。

幼2:看着前面的,我会排列4、5组了。

幼3:我会继续往后排列。

小结:用一种有趣的读法来和水果娃娃打招呼,既增加了幼儿活动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幼儿在读的过程中用序列条自然分组,感受序列的重复性。

2.将第一组与后面的各组进行对比,再次感受序列的重复性

师:这些水果娃娃排列的造型好漂亮,我们给第一组拍张照片吧。我们刚才发现后面的各组都和第一组一样,那我们就用这一组的照片来检查一下后面的水果宝宝站对队形了没有。

幼1:老师,后面的和第一组的照片都一样。

幼2:后面的组也可以看着照片排列。

小结:给第一组“拍照”,用“照片”去和后面各组水果娃娃对比,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后面的各组都和照片一样,直观的感受序列的重复性。像这样把一组事物不断的重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的序列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幼儿自主排序

师:水果娃娃们都到齐了,我们帮他们设计一些漂亮的首饰项链吧。

1.介绍任务单及注意事项,重点介绍需要幼儿自觉设计规律的部分

幼儿自主选择任务单进行操作。

(1)教师给予较简单的规律,让幼儿继续往后排。

(2)给予三种物体且出示数量不同的规律,让幼儿继续往后排。

(3)给予两、三种物体,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并进行排序。

小结:不同层次的作业单可以帮助不同能力幼儿的经验都有所提升。

三、作品分享

让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提升经验,并再次激发幼儿按规律排序的兴趣。

活动延伸:

师:在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事物是按规律排序的。幼1:我们教室里的吊饰是有规律排序的。

幼2:我妈妈的项链是有规律排列的。

个人反思:

回顾这次活动,我认为本次活动最关键的是让幼儿较为清晰地理解按规律排序的真谛,形象直观地感受按规律排序的重复性和延续性。活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幼儿梳理、整合零碎的经验,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序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次活动的选择源于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插花片等,活动中运用的材料和素材是幼儿最熟悉、最有兴趣的事物,例如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故事为素材,教学也是使用幼儿最熟悉的各种水果图片。

在第一次尝试活动中,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以“野兽王子去救美女”的情节来展开。但由于使用了较繁复漂亮的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注意力,因此也影响了幼儿对序列的专注力。

第二次的尝试,我改为幼儿最熟悉的水果和蔬菜的实物卡片,用开舞会的情节来贯穿始终,运用分隔条将序列分组,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序列的重复性,用“对比照片”让幼儿再次感受重复性,并且可以用“照片”来帮助幼儿判断序列的正确性。在这一次尝试中,我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情节,直观形象的分组,让幼儿真正梳理了关于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同伴研讨:

这个排序活动,教师创设的舞会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学习方式,适时地提供适当的材料让幼儿动起手来,在探索、操作、发现、感知中获得有关数学现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学会了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注重创设情境,营造自由感兴趣的氛围

在教学中提供贴近幼儿生活且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在观察中寻找、探索,在动手操作中装饰序列,感受按规律排序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和发现数学的乐趣。

2.能注重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尤其里面的“拍照”、趣味读法等方法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了按规律排序的重复性和延续性。在这一认知中,新知识是让幼儿主动探索,问题让幼儿思考,疑点让幼儿讨论,结论让幼儿发现,规律让幼儿总结,方法让幼儿掌握。

3.将数学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使得幼儿对数学更有兴趣。

猜你喜欢

读法重复性娃娃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0”的读法和要领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教学设计
海上时移地震中多道匹配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研究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概念性知识对维、汉语小数读法的影响
RESOLUTION ADOPTEDBY THE GENERAL ASSEMBLY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