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部共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水平黑龙江影响力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TheStudyofbuildingsophisticated,omnibus,research-orienteduniversities——taking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aasanexample

HuangJianfei

(GovernmentManagementCollege,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

Abstract:sophisticated,omnibus,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had better form their characters.In order to achieve it,they can be constructed in five aspects,including subjects,talents,teaching,social services,domestic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Keywords:sophisticated;omnibus;research-oriented;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高水平大学”通常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省部共建大学”、“2011计划”等国家层面的工程建设,中国重点大学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总体实力增强,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高水平大学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不难看出,高水平大学是比较意义上的概念,最初的高水平大学的涵义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对应的,换句话讲,所谓高水平是将国际一流大学作为对象进行对比的,“高水平”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正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卓越,才成就了大学的特色,并由此打造了大学的品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共性很多,但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所有高水平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

黑龙江大学自1941年办学以来,已经形成了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官员将领、专门人才,为抗日战争胜利、中苏友好关系、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享有“中苏外交官的摇篮”之美誉。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有7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30位,其中俄语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外国语言文学全国第6,哲学全国第10,由此可见黑大的人文社较见长。除此之外,黑龙江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相较于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该校外国语言文学从A-类晋升为A类;前30%学科从3个增加至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为新入选学科,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纵观黑龙江大学历年来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该校不仅拥有俄语、外国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其余学科也呈上升发展趋势。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以从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国内影响力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在学科建设方面,优先发展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

优势学科是高校师资力量较强、相关教学建备相对完善的学科,应该以优势学科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带动弱势学科的建设发展。除了内部的优势学科,高校还应该有特色学科的发展建设、一般来说,特色学科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其他高校特别是相同层次的高校进行比较,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策略。特色学科建设首先应该符合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要求,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和变化趋势,应与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匹配。特色学科建设的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并由此确立明确的建设方案。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专业已经形成了特色,位列全国第一。黑龙江大学的优势学科如外国语言文学、哲学、化学等已经提高了知名度,正在带动其余弱势学科发展。

二、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做到“引培留”

人才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前提。人才引进,应有优厚的待遇,并在能提供的待遇有限的情况下,向特色学科靠拢,还可以从社会的生产、服务一线聘任少数兼职教师,不求一定所有,只要为我所用;人才培育,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实习、相关讲座等学习条件,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科素养进行培育,让更多的高校教师成为形式上拥有相关资格证书、实质上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并且能够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培育复合型人才后,应该留住他们,让他们成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能为高校的发展建设服务。早在2015年2月,黑龙江大学就聘任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专家何宏昌博士为电子工程学院精准农业和环境保护特聘教授[3],也为同年12月该校工程学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正在创造性的开展人才工作,主要体现为四个“第一”:一是学校把人才强校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确定为学校的第一办学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二是学校第一次专门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题召开了全校人才会议,专题分析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存在问题,专项部署全校人才工作;三是印发学校第一份从党管人才角度出台的涵盖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管理、服务等内容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人才工作总纲——《人才决定》;四是学校党委抓好《人才决定》的贯彻落实,作为全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第一工程,作为学校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力点,举全校之力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覆盖面广,需要兼顾好引进的人才、现有的人才、培育的人才等各方面情况,不能顾此失彼,必须解决好4个平衡对接问题:即引进人才待遇与省内外其他高校平衡对接的问题,引进人才与现有高层次人才平衡对接的问题,现有高层次人才与其他教学科研人员平衡对接的问题,以及教学科研人员与管理服务人员平衡对接的问题。对各类型、各层次人员的权益都要有所考虑,形成协调互补的人才工作体系。”黑龙江大学校长付宏刚强调说。

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正是落实党管人才的重要体现。黑龙江大学要通过制定政策起到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形成一个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氛围,并从行政体制出发,创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起到激励效果。学校将出台四级薪酬制度,在保基本的基础上,通过激励绩效促进发展,支撑转型,并使得整体政策的制定更加人性化、理想化,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重点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才,鼓励大家为学校多做贡献。

三、在教学管理建设方面,应该加强重视,建立有效机制

除了人才的“引培留”,高校还必须加强对教学管理建设的重视。高校各级领导都必须认识到教学管理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都很重要。在此基础上,相关领导应切实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选用、培训、待遇、晋升等工作,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办法,把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人吸引、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逐步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从而建立起一支既有活力、又有经验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来使高校建立有效机制,从而吸引优秀教学管理人才投身教学管理工作:一是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编制,明确责任,通过检查、监督来约束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方式,优化教学管理队伍,使教学管理人员保持开拓进取精神,提供优质的管理,并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活力;三是采用利益机制。将教学管理人员的业绩考评与个人的收益挂钩,建立公平、合理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制度,逐渐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四是合理运用激励机制。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以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拥有一支敬业奉献、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将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大学不仅注重教学管理建设,还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学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匿名问卷的方式调查教师的整体师德师风状况,并设立了晚自习制度,以制度规范学生学习时间,督促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学习,强制这种学生学习;对全体同学采取了“无手机课堂”的措施,目的是提高课堂抬头率,保证学生能更好的听课。

四、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高校一方面应该培养相应人才,使其为社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应该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等去参加志愿服务,如地铁站、敬老院、孤儿院志愿服务

高校培养人才,需要同社会接轨,考虑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再因势利导,以便实现目标。高校学生数量较多,是投身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高校一般都以学院为单位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也是高校学生中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成员。

黑龙江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中央政界精英;有以刘晓江、吴国华等为代表的多位中央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黄惠康、潘占林等为代表的逾百位共和国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刘敬圻、力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

五、在国际国内影响力建设方面,应该在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国际国内教育影响力、国际国内文化影响力等多个方面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大学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就是大学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对国际国内发展的贡献度。依笔者之见,大学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不仅是大学学科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还是大学办学国际化、信息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主要包括大学的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国际国内教育影响力、国际国内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具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是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也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因此,对于提高大学的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这个方面,大学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基础性学科历来是大学发展其他应用性学科的学科储备和前提条件,也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基础,更是评价一所大学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先从建设基础性、前沿性、特色性的基础学科入手。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科发展的交叉性、应用性,对于一些应用技术性学科,更应该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研究方向,培养出优秀的相关人才,为走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发展之路指引方向。黑龙江大学的俄语语言文学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也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俄语人才,为我国的俄语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

国际国内教育影响力体现出大学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若想在国际上提高教育影响力,必须要提高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众所周知,大学国际化是指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方面进行相互交流、支持与合作,进行广泛的资源共享,把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具有较高文化品味、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就是衡量这所大学教育体制开放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这所大学国际教育影响力的核心指标。由此可见,大学的国际化也应被予以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对大学国际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聚集国际性的人才师资队伍;二是制定灵活的国际留学生招生政策以及较好的助学金待遇,以便吸引到优秀的留学生,扩大留学生的规模,为创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学奠定基础;三是集中力量着重培养拔尖创新综合型德才兼备的学生,使其向拔尖创新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使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因其卓越的创新能力而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借此传播大学的国际国内教育影响力。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由教育部、国防科工局与黑龙江省共建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截至2017年6月,已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5门[4],拥有一定的国际国内教育影响力。

众所周知,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是国家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提升中国大学文化影响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为了加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国内文化影响力,需要有强烈的向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文化和办学精神看齐的意识,要努力解决以往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能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物质轻人文、重行政轻学术的问题。依笔者之见,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必须在考虑自身现状和可预见的一定时期内未来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大力倡导追求科学真理、崇尚学术自由、坚持特色发展、致力开拓创新的办学文化和精神,创造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精神文化环境,提高国际国内文化影响力。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涵盖文、史、哲、经、法、教、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8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全日制本科生招生[5]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博学慎思 参天尽物”为校训,形成了乐学善思、格物致知的精神文化,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正在向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看齐,并以此作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定位;还形成了区域规模上的特色精神文化,正在向具有一定的国际国内文化影响力方向努力。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仍然可以在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国内影响力建设五个方面加以提高,从而为该校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高水平黑龙江影响力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Write a caption
天才影响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黑龙江弃风博弈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