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产学研用背景下“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4-02陈娟芬崔琳琳陈东生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程学人因产学研

杨 璨,陈娟芬,崔琳琳,陈 慧,陈东生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装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服装-环境”系统的内在关系,解读如何实现人、服装、环境三者在生产、生活中最优化,体现人本理念和科学设计观的新兴学科,是服装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革。本文尝试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产学研用,以达到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 产学研用教学理念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学研用的本义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即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2]。对教育而言,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3]。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机制是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4]。本文将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机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即将学习、科研精神以及实践应用与知识产出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

二、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关服装人因工程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正式开展人因工程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目前国内200多所服装相关院校中只有极少数开设“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受到教学课时、教材教参、教学经验和研究资料不足等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专业针对性

服装人因工程学是人体工学的分支,包含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人体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原理,涉及人体构造、运动特征及与服装相关的服装设计、结构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制作、服装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强,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容易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要求模糊,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学习兴趣减弱[5]。

2. 教学方法陈旧,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内容偏重原理、数据等理论知识[5],教学方法也多采用传统的PPT讲授法,缺乏实例教学和实操教学,知识的应用被忽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 考核方式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教学过程不重视实操,导致课程考试多为单一的闭卷理论考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因此,“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如何与服装专业深入结合,实现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产学研用融合,尤其是课程对服装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成为课程教学的难点。

三、 产学研用在“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进行“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改革之前,需要确定课程的开设时间。在该课程的开设时间上,目前各高校有所不同,有开设在第一、第三和第五学期的情况。从学生情况分析,最佳的开设时间应是第五学期。此阶段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初步的服装专业知识基础和体系,正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深化,将教师所教升华为自己所用,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精神的最佳时期。

1. 明确教学目标——综合应用型目标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需要学生掌握运用人体构造、体型、生理、心理等知识,即人因理念和宏观的服装科学设计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储存等综合设计能力。因而根据产学研用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文献查阅、信息搜集与整理、汇报材料与PPT制作、表达与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二是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梳理、重构知识框架,即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精神;三是开拓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研究和知识产出能力。这三个教学目标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目标一体现的是学和用,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目标二重在研,即研究精神、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目标三则深化为产,即知识的产出意识和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专题式结构

基于产学研用,将综合、分散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优化为服装与人体工学的关系研究、人体与服装的关系分析、人-服装-环境的关系分析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将课程内容形成“橄榄型”输出并层层深入,将教学内容与产学研用紧密关联。专题一侧重于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构成橄榄的一头;专题二主要集中于研和用,涉及人体与服装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如人体构造、体型、规格制定、服装结构、服装材料、服装心理、服装消费行为等综合内容,构成了橄榄的中间;专题三则体现的是产,结合当下具体环境下服装的设计和改进,即应用专题一、二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有价值、无形的知识产品和产权。在课程内容上,专题一、二、三均结合前沿知识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时事,紧紧抓住人的深层次需求来开展服装的设计与应用。

3. 改进教学方法——项目式翻转课堂

(1)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一、二、三均引入专业前沿知识的介绍和相关的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技术等,将理论部分在课堂上拓宽,侧重于新的知识、新的话题,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并辅之以动画、视频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专题二的综合内容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将知识点真正内化,选择知识点设置项目任务[6],通过任务驱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在课前以明确的任务、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以及优秀作业案例分析,综合性的实践和指导,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由学生通过分享拓宽、自评他评、课后再总结提高的过程,体现教学上的研和用。(3)最后的产是关键。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任务即作业成果进行实际产出,即形成学生课题、论文、专利、参赛作品等,使学生和教师都具有成就感,激发两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4. 完善考评方式——过程考评+结果考评

在考评方式上,结合产学研用,以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为主,以试题库为辅。(1)试题库考核体现了学的要求,即专题一、二中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按课程进度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推动课程的连贯性。(2)过程考评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即综合性实践过程中,从分组分工到选题选材、组织实施、整理汇总、汇报展示这一完整过程,以自评、他评等考核方式得出成绩,是学生研和用的体现。(3)结果考评则是以课题、论文、专利等的科研要求来考核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和产出,通过申请科研项目并获得成果完成最终的成绩考评。

四、 产学研用在“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在专题二和专题三中,选择重要知识点分别设置项目任务,采用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即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颠倒[6],进行课程的产学研用。下面以专题二中的知识点“衣袖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为例进行介绍。

1. 课前

(1)发布项目任务。任务内容为衣袖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创意袖型设计。任务目的:①掌握服装袖结构优化设计,造型、松量与结构功能的设计在服装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②锻炼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③培养独立的研究精神。任务完成步骤:①分组选择或自行设计两款袖子,完成1∶1结构制图及CAD制图;②制作样衣,进行真人或人台展示;③制作完成过程PPT,进行演讲、分析。

(2)明确项目任务评分标准。从任务内容、创意设计、结构复杂程度、制作效果、分工合作与展示效果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给出三次成绩。任务内容即是否完整包含袖型效果图、袖型结构分析、1∶1样版、CAD样版、小组制作过程照片、人台样衣照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流行性;结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难度;制作是否完善、是否达到造型效果;是否分工明确、有团队协作;演讲、展示是否清晰、流畅。

(3)项目任务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学习任务;看微视频、PPT课件材料,查阅网页、微信公众号、图书等资料;查看优秀作业示范,理解项目任务的知识点,讨论如何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过程中提出问题,用微信或QQ等工具辅导学生。

2. 课堂上

在课堂上,学生分享项目完成过程,展示项目任务完成成果,介绍项目完成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收获,对同学及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同学、教师评价打分。教师结合项目任务知识点提出问题,指导改进并评价总结。

3. 课后

课后学生根据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和知识巩固。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强调的是课前学生的学习过程。正如在创意袖型设计授课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了学习、科学研究与探索、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表现出空前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并积极要求进行知识转化与产出,进行参赛、毕业设计、申请专利等。

五、 结语

本文从综合应用层面明确了“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式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式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同时针对性地采用综合性考评方法,尝试进行课程的产学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与企业接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项目与“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的联系,将产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社会,是该课程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工程学人因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圆满举行
智珠
《照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一例涡桨飞机飞行事故中的人因分析与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36卷总目次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