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 “挂绿文化”融入品德课堂的策略探究

2018-04-02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熊金妹郭桂芬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荔枝品德探究

文/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熊金妹 郭桂芬

“挂绿”是增城的一张名片,是最能代表本土特色的一个文化符号。我校的创建也源于挂绿荔枝的一段故事,是当地唯一一所以 “挂绿”命名的学校,是挂绿文化的特殊符号。如何把 “挂绿文化”这一校本特色融入到品德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 “挂绿文化”呢?我们从教学环节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拓展延伸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做好教学准备,力求有的放矢

要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一课,要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不仅能说出自己家乡的“故事”,而且能说得清楚,说得精彩,就必须在课前布置这个预习。但是,仅仅布置预习是不够的,还要在上课前做好检查工作。为了更好地在本课中让学生深入了解 “挂绿小学”的由来,作为教师,也必须对这个相关 “知识”了解透彻,对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二、注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体验

一切教学行为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来实现。”所以,我们务必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实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更好地达成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

1.唱

在品德课堂中,加入歌唱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更可以通过歌唱强化学生们的道德情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学校,校长郭桂芬精心创作了挂绿小学校歌 《小树在这里成长》,并请音乐专业人士谱上了活泼优美的曲子。在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不失时宜地加入歌唱校歌的活动,并从中不断加深对校歌内涵的理解。学生们在歌唱中理解 “认真、热情、坚强、卓越”的挂绿精神。

2.演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中,教师和学生把“挂绿荔枝拍卖传奇”故事搬进教室,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增城挂绿文化的了解。又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 《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时,因为我们这里农产品中的挂绿荔枝,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如果能在课堂上通过几位学生的角色表演 “卖荔枝”,把挂绿荔枝的特点、来历及挂绿荔枝的名贵,通过简要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展演一番,不但活跃了课堂,也使学生们的合作水平和语言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更是让学生们在表演和观看的活动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对挂绿荔枝及其内涵的理解。

3.画

对孩子来说,绘画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可以在画的过程感受绘画带来的快乐,能帮助孩子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事物,扩大知识面。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 《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中的 《移动的画板——一起画学校》,就是通过 “画”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要 “画”得好,就必须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学生探究基础上,教师根据本课的情感目标,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们注意“挂绿碑林” “挂绿文化长廊”“挂绿荔枝树” “挂绿楼”等含有挂绿文化元素的景物并讲述相关知识。学生们在 “画”的教学活动中,既锻炼和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又更好地了解了学校,了解了挂绿文化。

4.诵

在挂绿小学的 “挂绿文化长廊” “挂绿碑林”及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都展现有历代文人墨客歌颂、赞美挂绿荔枝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学校文化氛围的彰显,更是学生们了解挂绿文化的切入点。在品德课堂教学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可不失时宜地指导学生们诵读这些经典名句。

三、倡导课堂延伸,深化挂绿精神

要让挂绿品质和精神、悠久的挂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课堂向课外延伸非常必要。教师直接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或通过发送信息与家长联系,努力倡导小手拉大手,亲子合作等形式,沿着课堂上学习内容的方向,在社区,在家乡,在旅游胜地等,寻找 “挂绿”的足迹,发掘更多有关挂绿的故事,发扬挂绿精神,让挂绿文化不断传承、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荔枝品德探究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荔枝熟了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