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归隐:自我呈现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之研究

2018-04-02江梦蝶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好友社会化社交

□ 江梦蝶

一、引言

微信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其用户数量可以说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截止到2018年3月,微信用户数已突破10亿大关。而朋友圈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晒”文化异军突起,对于社交的时空跨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调查显示,很多人每天都要打开朋友圈不下十次。

但是2017年3月,微信推出了可选择“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的功能。这一功能一经推出即引发热议,从刚开始的认为“只展示三天”不如拉黑,到如今一年后,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

自我呈现是呈现主体在某种环境下,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给客体留下某种印象的过程。欧文·戈夫曼是该理论的提出者。他指出自我呈现就是个体通过“表演”去让别人留下对自己理想中的印象。人生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要扮演很多的角色,为了达到别人对自己有好印象的目的,在前台努力演出,在后台才可卸下面具,回归自我。无论是线下交流还是线上交流,人们都在着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建构自己理想中的形象。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国内的学者给予自我呈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仅三天可见”用户特征分析

笔者对本人的微信好友共426人进行归类分析,本人的个人基本信息为90后的研究生,性别女。本人微信好友男女比例为7∶8,年龄分布:20岁以下占10.98%,20—30岁占53.22%,30—40岁占25.33%,40岁以上的占比则为10.47%。微信成员的年龄与社会身份区分较为明显,符合调查所需。

通过对426名微信好友按是否开通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来划分,共有75位好友选择了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占比为17.6%,其中女生41人,男生34人,20岁以下3人,20—30岁60人,3岁—40岁8人,40岁以上4人。

(一)90后是主力军

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发现,90后的年轻人是将朋友圈设置“仅三天可见”的主力用户。调查显示,大学生和高中生更习惯使用QQ,所以他们虽然也基本已开通微信,但是更多的是喜欢在QQ空间发表个人动态。而40岁以上的人大多属于使用朋友圈的“新人”,他们对发表动态充满着好奇与欣喜,而且对于“仅三天可见”的功能不太了解,所以使用的较少。

(二)政府机关、军人等占比高

30岁以上年龄构成中政府机关单位和老师的设置三天可见的较多,他们不想因为发表了一些不适当的言论引起他人的不适,三天可见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笔者的高中同学M1(MAN即男性,编号1)是一名武警官兵,他说:“我们不让发和部队有关的,我怕检查的时候看出来,所以就设置三天可见了。”

三、朋友圈的弊端分析

(一)媒介依赖过重,自我呈现过度景观化

“景观”由居伊·德波提出,被定义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即用户在主观愿望的控制下对呈现内容进行修饰美化的过程。

自我形象建构即自我呈现是实现自我与他人交流的第一步,尤其在自媒体社交时代,人们对于自己发出的朋友圈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配图要反复精修,表情包要时尚新潮,分享的歌曲要有格调,凸显个人气质,分享到朋友圈的文章也要有深度有内涵,凸显自身的涵养水平。发完之后还要随时关注有哪些人给自己点赞或评论了,如果有一些误会的评论还要解释,失去了自我,几乎将自己交给了朋友圈。

W2(WOMAN即女性,编号2)是笔者的好友,以前特别喜欢发朋友圈,但最近采访她时却说“:发个朋友圈太累了,几个修图软件齐上阵,修好的照片放里面,还有些直男要说你P图过度,有时候想半天配的文案,过两天再看又觉得矫情。”

(二)社交文化异化,疲于应对“点赞之交”

现在微信似乎成了人的名片,两个陌生人见面后第一件事就是交换微信,仿佛有了微信俩人瞬间就成了朋友。微信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真正的朋友没有几个,加上微商和卖货的越来越多,让人目不暇接。

W3是笔者的室友,她说:“朋友圈里的人大部分都不能称为朋友,看到一些动态出于礼节性的点一下赞,有时候不适合点赞,但是也不是那么熟悉,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评论,太纠结,所以我就走马观花地‘潜水’。”

(三)强关系变弱关系,私密性缺失

与微博做比较,微信以往被称为私密性较高的个人圈子,更具有社交性,但是随着微信中的“朋友”越来越多,私密性缺失,信息安全也无法保证。微信由一个强关系社交平台转为一个弱关系交往的场所。

W4是一名工作三年的新媒体编辑,经常加班,“有时候很想发朋友圈吐槽一下老板,但是又不敢发,虽然可以屏蔽老板,屏蔽同事,但是万一微信里还有其他人也认识老板的,间接告诉老板,那就糟了。”

四、“仅三天可见”的优势所在

(一)去社会化:自我呈现环境宽松

去社会化即现实社会规范的弱化,社会化也就是交往中人们的社会角色的弱化和社会角色规范的弱化,线上空间现实社会环境的弱化使得去社会化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超脱于现实生活情境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环境更为宽松,角色更为自由,去社会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W5是在校研究生,目前在一家公司实习,她说:“设为三天可见,就不用顾虑太多啦,反正三天之后别人也看不到了,自己也不用对点赞和评论太过于关心了,让自己更为放松,发朋友圈就是为了表达当时那个瞬间的心境感受,放松之后这个原本的目的也变得更为纯粹了。”

(二)间歇归隐,保持神秘感

“仅三天可见”功能在提升了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神秘感,新添加的“朋友”无法在半小时内看完你的“前半生”,仿佛自己在“裸奔”。

“仅三天可见”这个功能刚刚发布时,M6持排斥的态度,但是三个月前他也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他说:“本来觉得设置三天可见还不如彻底关闭朋友圈,但是有时候确实是想发朋友圈,证明自己还活着吧,哈哈,间歇性归隐的感觉很好。”

(三)告别过去:不是历史,只是节点

M7说:“不要用我过去发表的朋友圈的细枝末节去判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只是当时的一种状态,每个人都有兴奋、激动、失落的时候,有些老板面试时要看应聘者的朋友圈,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朋友圈并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人。”

M8表示:“看自己以前的朋友圈觉得自己特别幼稚,所以我以前习惯定期删除朋友圈,不然新加的人翻我朋友圈的话,一定会产生什么误解。现在设置三天可见的话,不需要删除了,发朋友圈也变得更坦然了。”

(四)实现“本我”与“客我”的和谐统一

“本我”与“客我”理论完美地诠释了人的生存本质,“本我”即真实的自我,是真实情感的存在;“客我”是社会化的自我,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部分。“本我”与“客我”的相互统一形成真正的自我。

然而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中,尤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网络社交过度景观化,使得“本我”与“客我”差异越来越大,人们为了在前台塑造出完美的形象,沉迷其中,过度美化自己。开通“仅三天可见”功能之后,人们对于别人看法的在意程度会有所降低,以往沉迷于在前台塑造自我的现象有所缓解,可以达到“本我”与“客我”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本身并无对错。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去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不能把自己变成朋友圈的“奴隶”。“仅三天可见”这一功能的推出是微信团队经过精心的市场调研后的举措,使得用户的隐私更有保障,自我呈现的环境更为宽松,间歇性的归隐最终实现“本我”与“客我”的完美统一。

1.刘旦旦.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猜你喜欢

好友社会化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交距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属羊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删除好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