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

2018-04-02张立平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用户

□ 张立平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迅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积累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入舆论事件的高发期。这些舆情的负面效应极易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使普通问题政治化,使一般问题社会化,给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提升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力,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舆论引导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带来了传播技术的革新

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舆论载体。传统媒体中,受众是客体,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在新媒体中,用户是主体,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平等地参与其中。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媒体上的海量信息,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动向,发出多元化声音,给社会实现公平公正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手段。

(二)新媒体带来了民主意识的增强

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民主意见的新平台。由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跨时空、隐匿性等特点,新媒体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治参与渠道,用户平等享有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权利,能够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在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就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党委和政府也会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同用户积极沟通,密切党群关系,并通过用户意见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使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充分保障了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新媒体的平等参与促进了用户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思想的解放,用户积极参与其中,但是也容易造成误导,形成网络舆情。

(三)新媒体意见领袖作用更突出

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带有“利益无关性”的特质,由于网络的隐匿性,新媒体的意见领袖与普通用户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更容易受到用户的信任与依赖,所发表的意见更具有说服力。新媒体平台上,意见领袖的影响逐渐深入人心,对用户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认识到了新媒体这种传播工具的独特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意见领袖也会利用新媒体成为网络空间成功的意见领袖,引导社会主流舆论,提高公信力。

二、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使负面信息广泛传播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增多,极易诱发社会矛盾。诸如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丧失、贫富差距、环境治理、诚信缺失等社会问题和不良现象此起彼伏,用户会与他们自身的生活关联起来,最终有可能通过新媒体使民众形成强大的负面情绪,从而转化为社会舆论,严重影响政府、媒体、社会的公信力。

(二)新媒体容易造成西方敌对势力的舆论渗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从未停止过,新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渗透,对社会的敏感话题进行炒作,鼓吹西方政治制度、价值观的合理性,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妄图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目的。这些都给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极大难度。

(三)新媒体容易滋生谣言,引起社会恐慌

由于新媒体具有隐匿性,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可以不公开,并且新媒体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就使得新媒体变成一些用户发泄情绪的渠道。他们由于自己的片面认识或者情绪的波动,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编造一些谣言,歪曲事实,诋毁政府和他人。在新媒体中,这些谣言可能被不明就里的用户大规模快速传播和扩散,极易造成社会恐慌。

(四)新媒体容易异化主体的道德行为,形成网络暴力

由于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和规范,新媒体的无中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必然会对用户的道德意识产生影响。一部分用户将新媒体作为宣泄情感的渠道,而新媒体作为虚拟空间,缺少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约束,往往容易产生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更有甚者,由于缺少实体监督,在新媒体上发表言论往往会无视规范和法律,有时也会进行所谓的道德审判,形成网络暴力,这无疑给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提升新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策略

(一)树立新媒体舆论引导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都要未雨绸缪,强化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舆论引导意识,高度重视新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一要坚持信息公开,公正透明,尊重客观事实,给用户提出意见的权利和机会。二要真诚沟通,科学引导,不堵塞言论,积极疏导,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树立责任意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二)建立健全新媒体舆情管理机制

目前,舆情监测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新媒体舆情管理机制,是应对新媒体突发舆情的重要保证。一要建立专门的舆情管理常设机构,进行舆情监测、信息汇总、分析预判、舆情指导等工作。二要制定舆情工作制度,包括各部门的舆情应对指挥制度、舆情互通制度、舆情反馈制度等。三要规范舆情应对流程,包括从舆情发现、分类、预警到处置、总结等环节,确保有效解决问题。四要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因为一旦发生新媒体舆情事件,可能涉及的就不是单一的处理部门,各部门只有充分沟通协作,联合引导,统一口径,才能提高效率,使新媒体舆情得到控制,转向健康发展。

(三)加强新媒体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新媒体舆论引导力,单靠用户的个人自觉是不可能完成的,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力量,来保障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一要利用现有法律法规,规范虚拟网络空间,比如对新媒体上传播谣言、诽谤他人、侵犯公民隐私等行为要及时制止,依法处罚。二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新媒体法治体系建设,使得新媒体舆情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要提高用户法律意识,使他们懂法、守法。既要自觉规范自己在新媒体上的言行,也要对他人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四要增强政府机关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认真监测,严格执法。

(四)培育高素质的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做好新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提升新媒体舆论引导力,人才是关键。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合格、作风优良的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才能敏锐捕捉到新媒体上的舆论动向,分析研判,引导舆论健康发展。一要优化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结构。要培养新媒体“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网络信息、宣传、执法队伍的建设,使他们各司其职,真正解决问题。二要组建民间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积极挑选活跃于新媒体上的、政治素质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人员组成队伍,针对新媒体上的不实言论、错误思想等进行正确引导,对官方引导队伍形成有力补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格局。三要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做到善用人才、留住人才。

四、结语

虽然新媒体在信息时代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但是仅靠新媒体自身并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舆情环境。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提高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就要加强新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合作,新旧媒体协同应对,线上治理与线下解决有机结合,多渠道、多手段地应对,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化解各种舆情危机,促进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1.李弼程,邬江兴,戴锋,巨乃岐,刘靖旭,朱志强.网络舆情分析——理论、技术与应对策略[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2.王富玉.高度重视新媒体影响 大力提升舆论引导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6(04):9-11.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用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关注用户
舆情
关注用户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关注用户
舆情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