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018-04-02罗慧钧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纪录片情感

□ 罗慧钧

在众多的纪录片类型中,除了自然类纪录片外,几乎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物的讲述。人物是纪录片中的艺术主角,是故事的讲述者和承载者,是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是带领观众进入情感体验的关键载体。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到一部纪录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生命力,对纪录片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故事建构:故事化叙述塑造人物形象

真实是纪录片区别于影视、戏剧等艺术作品的显著特点,也是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导演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真实、记录真实、传达真实的过程,但这并不代表纪录片不可以有故事和戏剧冲突。相反,人物故事的讲述和矛盾冲突的展现,正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纪录片真实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绝不能为了讲述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就事先假设自己了解了人物性格及其思想情感。故事的寻找和人物的构建必须在深入的了解和真实的记录基础之上产生。

(一)深入人物生活,构建人物形象

展现人物的真实状态,最大限度地剔除“表演”成分,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的最佳途径,却是困扰许多创作者的问题之一。导演贾樟柯曾分享过这样的一个创作故事:他曾想拍摄一部关于三峡移民的纪录片,但是“在拍纪录片的过程中,有一个老者,在镜头前他是那么的自如,但我突然捕捉到了他的一个笑容,是那么的狡黠,表现出了对高贵的、远离他生活的电影镜头是那么的不信任。这或许是纪录片的局限性,在镜头面前人患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①如何让被拍摄的人物在摄影机面前不再拘束,展现尽量真实的状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一环。创作者深入到人物的生活环境中去,无限贴近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现实往往比预想的更加精彩,在对人物长时间的密切观察和深入交流中,我们会找到清晰的故事脉络,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中,山东的一个普通农村里,农民、村支书和大学生这三个主要人物之间充满了喜怒哀乐与戏剧冲突,人物刻画真实细腻、有血有肉,让观众在村民们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中看到了一个个真实饱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背后,离不开创作团队勤恳、务实的创作方法——为期一年多的驻村拍摄。导演焦波带领摄制团队住进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了373天,踏踏实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年主人公们发生的大事小情,拍摄了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呈现出了98分钟的精彩作品。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却成为了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

(二)善于捕捉细节,挖掘人物特点

在表现人物性格或心情变化时,一个具有冲击力的细节或许就能完美替代解说。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特点的刻画、对观众情感的冲击都离不开细节,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表现人物特点和心理变化的重要细节。

细节的运用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片中多次出现的手部特写、人物眼睛观察文物的特写,表现出了修复大师们技艺的精湛和对文物修复的细致,同时,这些瞬间画面的捕捉,使置身事外的观众不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使修复大师们一丝不苟的形象变得鲜明生动。同样,在纪录电影《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中,创作者对主人公——九十多岁的爷爷和奶奶的性格刻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完成的。其中有一个场景中,奶奶正在小溪边洗菜,爷爷站在堤岸上朝水中投掷小石头,水花溅到奶奶身上,奶奶随即拿起洗菜的盆子装满水向爷爷“报复”,两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就此开展了一场泼水大战。通过这个生活细节,观众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两位老人的乐观开朗、童心未泯,人物形象真实立体。

二、画面拍摄:镜头语言表达人物情感

镜头语言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在纪录片创作中,镜头语言是叙事的基础,所有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刻画、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都需要通过合适的真实镜头语言来传达。

(一)巧妙构图表达人物情感

画面影像本身具有多义性,创作者可以根据画面构图的不同,来表达人物的状态和情感,同时,可以通过构图、景别、光影和镜头运动等元素来共同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构图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通过景别的变化和角度的选择,创作者有意识地带领观众参与到人物的形象构建中,并运用镜头语言调动观众的参与性,最终达到引起观众共鸣或某种思想冲击的目的。

长镜头的运用在纪录片中比较常见,连续的镜头不仅可以展现完整的时空和事件过程,而且可以通过这种代入式的镜头感觉把观众的关注点锁定在情节之中。因而,通过运用长镜头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的真实记录,能够表现人物情绪,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参与感。在《最后的马帮》一片中,马锅头“老头”在带领马帮往独龙江地区运送物资的路程中,他每天早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到远处吃草过夜的马找回来,在险恶的深山峡谷中,马随时可能会遭遇袭击或者跑到深林里,而这些正是“老头”最担心的状况。片中有许多长达数十秒的长镜头,记录了“老头”喊马、找马的真实状况,而观众也随着延续不断的镜头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头”急切而担忧的心情。

(二)时空变换深化人物内涵

纪录片的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是“慢工出细活”的艺术作品,但也正是创作过程中时间、空间跨越比较大,才铸就了纪录片真实可感、细致动人的特点。

纪录片中人物的构建与拍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创作者长时间、多空间的观察与拍摄,而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人物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通过对人物进行长时间跟踪拍摄和感情累积,创作者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变化。

在时空的延续上最极致的莫过于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从1964年开始拍摄片中的14位时年7岁的儿童,每隔7年拍摄记录一次,一直到2012年主人公们56岁截止。长达49年的时空延续让我们直观、真实地看到了人物的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片中没有过多的铺陈渲染,却让我们在岁月流逝的展现中体会到了百态人生。

三、外部控制:后期制作深化人物形象

后期制作对于纪录片中人物形象塑造来说,是一个去粗取精、丰富层次以及表达主题的必要手段。

(一)剪辑节奏展现人物的状态

美国著名的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对剪辑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预期达到的效果这样阐述:“人们最终记住的不是剪辑,不是摄影,也不是表演,甚至不是故事,而是情感,是他们的感受。”②成功的纪录片剪辑不仅要推动故事的行进和展现人物心理的变化,更要让受众透过各个镜头的关系,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和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图。在纪录片剪辑中,人物的年龄、职业、环境、故事线索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创作者的剪辑产生影响,因此,剪辑本身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不一而足,但剪辑节奏的变化对纪录片中人物状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中,明快与缓慢的剪辑节奏清晰地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状态。影片前段节奏清晰明快,把儿孙辈们为老人祝寿的过程和老人们开心的状态进行了明快的剪辑,反映出这一场景下两位老人幸福、快乐的心情。而在影片中后段,爷爷去世后,奶奶在火炉里燃烧爷爷生前的衣物,景别以中、远景为主,每个镜头都长达8—10秒,节奏沉重而缓慢,奶奶的思念之情让观者动容。

(二)多种声音元素表达人物心理

纪录片的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乐与音响等元素,同期声是真实场景下信息的传递,具有不可动摇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解说可以弥补同期声的不足,还能够直观、清晰地陈述人物心之所想;而音乐和音响等元素在渲染气氛、辅助表达人物心理方面具有优势。

在《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中,爷爷深夜连续的咳嗽声,不仅有直观、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而且通过几组咳嗽的剪接,让观众体会到了生命所剩无几的紧迫感,和奶奶不舍、无助、无奈的心境。由于人物和叙事结构的不同,在纪录片创作中,通常会有几种声音元素的综合运用,它们有客观的声音再现,也有创作者主观意识的表达。

四、结语

纪录片中的人物多种多样,人物也是最复杂、最难以表现的对象之一。因此,纪录片创作者需要综合调动各种因素,在深入观察的过程中,对人物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认知,并通过故事构建和影像手段传达出来,进而感染观众,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注释:

①杨城.贾樟柯:跳好这七天的舞蹈[N].中国电影报,2006-12-07(11).

②[美]沃尔特·默奇.眨眼之间——电影剪辑的奥秘[M].夏彤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纪录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情感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纪录片之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