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森林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8-04-02王东武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科学技术林业

王东武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隆畅河自然保护站,甘肃 张掖 73440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飞快进步,我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破坏,也就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且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处于进一步的恶化当中[1]。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了对这一严重的问题进行解决,我们需要积极进行森林生态修复,以改善生态环境,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

1 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也逐渐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制约[2]。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自身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开发的程度能够保持在适当的范围,林业就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过度的开发,导致森林资源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森林资源的现状令人担忧,环境问题也成为目前我们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2 我国林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并且监督和管制不足

在环境效益方面,森林能够起到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等作用,还能够对气候进行一定的调节。在社会效益方面,森林能够为人类创设出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支撑[3]。目前为了能够促使我国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并对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制。

2.2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低

在进行森林保护的过程中,一般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力度不够等情况,对我国的林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与此同时,我国森林中以低效防护林为主,森林质量较低,且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森林的人均占有量较低,加上目前林业管理制度不够合理,所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低。

2.3 林业生态修复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较低

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不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且根据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工作人员具有对专业知识掌握较高的程度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而多数人只具备基础的操作技能,与发达国家目前的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构成具有明显的差距,并且在进行森林修复的过程中,对先进设备的应用率较低,同样属于不重视对科学技术进行应用的表现。

2.4 我国林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林业管理的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管理平台并不完善[4]。其中主要包括:第一,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未完成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第二,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平台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第三,当前所采用的林业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林业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第四,林区地理位置相对复杂且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信息系统难以得到全方位的覆盖。

3 加快森林生态修复才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当前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林业资源的经济优势进行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就是实现林业自然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两个方面都必须以科技作为重要支撑,以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除以上之外,还应该将科学技术贯彻落实到林业发展中,积极推出和实施科技兴林、科技护林等政策,并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逐渐地转变,以减少对林业资源的浪费,避免对自然产生过多的破坏[5]。同时,还应该积极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应用,以改善林业开发方式,强化森林生态的修复,促使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3.2 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使林业产业得到优化升级,是森林生态修复的关键,有利于实现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林业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以保障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尽可能地提升[6]。例如在第一产业,需要对市场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开发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之后,主要对经济林和次生林进行开发,以缩短原材料的生长周期;在第二产业则应该增加科研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使林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应该主要对绿色旅游产业和生态产业的经营发展,将林区旅游和花卉栽培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改善林业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对科学技术进行积极应用,林业产业能够得到良性的循环发展,从而为林业的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对森林的生态进行修复,就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有利于避免出现的洪涝、水土流失等情况,从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对森林生态进行积极的修复,促使其得到发展,还能够推动社会效益的发展。所以对森林生态进行修复,对自然环境进行改善,属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4 尽可能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对其潜在的优势进行充分的挖掘,以保障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也应该对森林生态修复的力度进行加强,保障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 结束语

进行森林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有两点:第一是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则是为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尊重,对自然资源进行积极的保护,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为了促使经济利益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破坏,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森森林生态修复力度,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科学技术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