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皂荚产业发展综述

2018-04-01卫志勇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山西运城044000

防护林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灌木林皂荚山西省

卫志勇(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

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罕灌木,深根性树种,生长较慢,寿命长达600~700 a,树高达15 m左右,最高可达25 m, 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稍湿润的土壤,在石灰质、轻盐碱性土、黏土、砂质砾石土上均能正常生长,性喜光,稍耐庇荫。适生于无霜期≥180 d,年平均气温≥9 ℃,极端最低气温≥-20 ℃。花期4月,果熟期10月。皂荚在我国北部、南部和西南各省均有分布,山西省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和吕梁山南部石灰岩地区是野生皂荚分布较集中的区域。皂荚具有耐旱、耐干热风、耐寒、固氮、改土、节水及抗病虫害等方面的优良性状,可用于城乡景观林、生态防护林、特用经济林,该树种能有效防止牧畜危害,是林牧结合的优良树种。

1 皂荚产业发展概况

皂荚在山西省局部地区试验推广成效已初显现,2008年以来,山西省林业科学院课题组对皂荚良种选育、嫁接、种子育苗、野生皂荚低效灌木林嫁接改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选育出第一个果刺两用型皂荚良种“帅丁”,2010年4月开始,在运城市盐湖区和临汾市襄汾县进行了实验性推广,共嫁接改良野生皂荚283.3 hm2。在盐湖、万荣、芮城、平陆等县(区)栽植皂荚良种50 hm2,育苗7 hm2。在盐湖区西姚村,嫁接5 a后的皂荚平均树高达到4 m,平均胸径达5 cm。在襄汾县,嫁接3 a后的皂荚平均树高达到2.5 m,平均胸径达3 cm。以嫁接的良种“帅丁”为例,嫁接后第5年进入盛果期,每666.7 m2产皂荚果100 kg,按目前荚果价格8元kg-1计算,每666.7 m2可收入800元;每666.7 m2产皂荚刺30 kg,按目前皂荚刺价格110元kg-1计算,皂荚刺每666.7 m2可收入3 300元,果刺合计每666.7 m2可收入4 100元。山西省现有野生皂荚低质低效灌木林20万hm2,皂荚“灌改乔”潜力巨大。

2 皂荚产业发展的作用

2.1皂荚是山西省石灰岩山地典型的抗旱造林树种

在自然资源分布上,山西省是皂荚生长最适生区之一,该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 000 m以下,可在平原、山谷、丘陵地带进行大范围栽培。皂荚在山西省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太原、阳泉、晋中、吕梁、忻州和大同等11个市及这一区域内的省直国有林局均有分布。

2.2皂荚是山西省“十三五”期间发展生态林业、增加森林覆盖率的主要树种

山西省太岳山、中条山、太行山中南部和吕梁山南部石灰岩地区大面积分布着野生皂荚,是一种不同于皂荚乔木的小乔木或灌木,基本上属于低质低效残次灌木林分,这部分野生皂荚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和民生方面的作用很有限。因此,有必要把造林和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野皂荚灌木林嫁接改造,逐步将野生皂荚灌木林改造成皂荚乔木经济林,加强森林抚育管理,不断提升林分质量,这是山西省在皂荚分布区内开展皂荚嫁接改造潜力最大的市场,将为发展皂荚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2.3皂荚是山西省促进民生林业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林树种

皂荚作为一个生态经济型树种,其经济价值尤为显著,皂荚木材坚硬、耐腐耐磨,是优良的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也是制作工艺品的首选材料。皂荚果、种子、枝刺均可入药,根、茎、叶等都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皂荚果含多种皂苷,种实作为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富含的皂甙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良好药理作用。种子中分离出的内胚乳片制成的植物胶(瓜儿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半乳甘露聚糖,是开发天然绿色食品的优质原料。此外,皂荚还具有杀虫作用,可作为天然的植物杀虫剂。皂荚刺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是中医治疗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常用的配药之一,被列为抗癌中草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3 皂荚产业发展的经验

3.1 有一个好的领路人

西姚村北依古盐池(中国死海),南邻中条山,东为运城市凤凰谷森林公园,西与常平关帝家庙相望,是晋南地区典型的农业村,常住人口5 000余人。多年来,该村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大力绿化宜林荒山,但受当地土石质山区立地条件限制,造林困难,树苗成活率低,成林成材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直呈现乔木林少灌木林多,生态环境脆弱,受盐湖水湿性气候的影响,常年风沙肆虐,“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杂树满山坡,土少石头多,沙化皆碱化,广种却薄收”,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运城市电业局退休职工闫义定,历时8年,对野生皂荚进行嫁接、改良和繁育等一系列研究,不断摸索,承包荒山,注册公司,查阅资料,寻问百姓,走访专家,趟出了一条以科技为核心,公司+基地,经济+生态的创业新路。集中体现出一种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发展理念,“我研究皂荚,就是为了山区的生态,富裕当地周边的群众”,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一个退休老职工的行事作风、淳朴的生态情感和为民理念。一个领路人,培育了皂荚良种,发展了皂荚园区,展示了产业活力。

3.2 有一个好的支撑体系

3.2.1 政府主导 运城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干果经济林建设,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为皂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2 部门服务 运城市、县(区)两级林业主管部门精心指导皂荚发展,积极扶持皂荚产业,帮助解决问题,为推动皂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3 科技支撑 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皂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2005年绛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就开始了皂荚产业发展尝试,引进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选育的以结荚为主的G202、G302、G303、G304四个皂荚良种,栽植皂荚333.3 hm2。2007年开始,闫义定同志的绿园春生态林业公司进行“野生皂荚嫁接灌木改乔木”试验,在山西省林业科学院专家郝向春教授主持的乡土树种振兴科研团队的协同指导下,对野皂荚灌木嫁接与良种选育进行了科研攻关,在野皂荚嫁接优质乔木皂荚的技术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野皂荚灌木林改乔木林成为可能,同时成功选育出果刺两用型“帅丁”新品种。2011年,与北京林业大学蒋建新教授合作,进行皂荚深加工项目,并于2012年成功生产出皂素产品。

3.2.4 苗木培育 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引进培育优质苗木,根据苗木品系、立地条件,建立永久性标准地,记载经营管理、林木生长因子,逐步实现苗木培育现代化。

3.2.5 林业工程 2017年,实施《盐湖区皂荚科技示范园栽植工程》,栽植面积106.7 hm2,栽植品种皂荚88 000株。

3.2.6 皂荚加工 2015年,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皂荚深加工车间等基础设施已开始筹建,进行前期皂荚深加工提取皂粉工艺,可生产5种产品,皂荚刺可切片销售,皂荚籽中能够提取皂粉,提取造粉后的皂荚皮和瓤可加工成建筑材料刨花板,皂角籽皮中的植物胶可作为优质的生物化工原料,皂角籽瓤富含高蛋白质可作饲料等。

3.3 有一个好的发展模式

皂荚产业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技术模式做后盾。针对盐湖区以南的中条山土石质山区野生皂荚分布较多,主要在前山沿中低山地区,生态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闫义定同志和科研人员一道,重点在野皂荚嫁接上下功夫,已初步走出一条灌木变乔木、生态变经济、林分结构更趋合理化的发展方向,找到了发展皂荚的切入点和切合点,形成了发展皂荚的强劲动力。

[1] 王裔飞,张雁,赵胜奇.关于皂荚产业的调研报告[R].山西省林业厅(2015.5.25)

猜你喜欢

灌木林皂荚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内蒙古自治区灌木林资源现状与保护发展对策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兰州南北两山雨养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稳定性调查研究
难忘皂荚
往事
Lovers Lane
皂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