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话含义理论与出镜记者对话分析

2018-04-01袁翼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天救助站被采访者

袁翼(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引言

会话含义理论是有牛津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在他1975年题为“逻辑与会话”的论文中,格赖斯表示“有时候,词语的常规意义不仅决定一个人所明说的意思,而且决定他所暗含意思”,这种“暗含”的含义,格赖斯成为“常规含义”,而格赖斯所着重谈论的缺是一种非常规含义,他叫做“会话含义”。这种含义不是由词语的常规意义决定的,而是由会话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决定的。于是格赖斯提出了一个原则,“参与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都会遵守,那就是:使你的话语在其发生阶段,符合你参与的谈话所公认的目标或方向”,这个原则就是“合作原则”。他效仿德国哲学家康德,把这些准则分成四个范畴:第一,量准则:所说的话应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第二,质准则:不要说你相信是虚假的话: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第三,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即说话要切题。第四,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说话要简练;避免晦涩;避免歧义;井井有条。

在电视节目中,常常出现出境记者的身影,本文所研究的是采访型出镜记者,如《新闻调查》、中的董倩、长江。他们在节目中采访不同的当事人,导演常常把比较完整的你来我往的对话剪辑到节目当中,而不是只有当事人的话语,或者只有记者的话语,记者和当事人两者缺一不可,这是因为完整的对话在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记者抛出的问题其实是除去配音外,串联节目的纽扣,它就像一个指路标引领着观众去探寻事件的本质和真相,所以记者提问的串联和引导作用尤为关键。其次,如果只有当事人的话语,观众不知道当事人为什么这么说,明白不了当事人意图,为了不让观众“误解”,有的节目会加入配音讲解,但配音的出现往往会让观众跳戏,节目给予观众的流畅感会大打折扣,所以记者的提问在剪辑中必须保留。

出境记者对话不同于生活化的交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一是出镜记者在对话中始终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探寻事实的真相,还原事情的本质,这不同于我们生活化的交谈。二是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的语气态度都有差别,采访作恶多端的罪犯和采访救死扶伤的医生态度应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出镜记者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三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自然对话会把受众拉到现场,增强对于受众的代入感,若是采访时当事人的一个词语的使用,一个语气的表达,都能把受众迅速带到情景当中,感受到当事人的心情,这是配音、转述等语言表达所表现不出来的。四是出镜记者在采访时所用的句式大都较短,节奏较快,在采访时,往往较短的问句可以直接了当的直戳被采访者和观众的内心。五是大部分出现在节目中的片段都是采访者问,被采访者答,较少会出现讨论的情况,这是因为记者要带领受众了解事情真相,而且往往存在连续提问越多的部分,越能拨开层层疑云。六是在出镜记者的话语交谈中,其实出现违反会话含义理论的情况并不多,只有被采访者刻意逃避话题时才会这样,在记者连续追问,问题层层包围下,被采访者手足无措,往往这时候观众更能明白事情真相。

我们以《新闻调查》为例,选取了几个片段,来揭示如何运用言外之意来渲染情感,揭露真相。

(一)(渲染情感)

小天是一个困境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即使在救助站工作人员无比耐心的照料下,也很难感受到家的温暖。有自从有了寄养家庭之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小天开始有了归属感。

记者:那时候已经在救助站呆惯了是吧,一个大家庭。

小天:他们每个人都对我很好。

记者:那你现在再比较一下,救助站,舅公家,你觉得如果让你选,你更希望在哪里生活呢。

小天:(空白)救助站我觉得还是一个暂时的,舅公家才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一个地方。

记者让小天在救助站和舅公家进行选择,小天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他在记者问出问题后,思考了很久,这一讯号就传递给了受众,两方之间很难选择,都对我十分重要,然后他说出了两方的不同之处,一个是暂时的,另一个是持续下去的,在这里违反了量的准则,小天说出了记者没有问到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做出了选择,他喜欢舅公家,喜欢“家”的感觉,这就表现出了小天对于新的寄养家庭——舅公家的喜欢,以及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感谢。

(二)(揭示真相)

现在的孩子们被家长报了许许多多的辅导班,在家长眼里每个班都报的十分重要,可是孩子的负担却日益加大,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把自己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都归功于报了正确的辅导班。

白:然后正好就是因为上了奥数,所以我才能考进大桥吧。

记者:你觉得是有这么强烈的关联吗?是上了奥数才能考取大桥吗?

白:我看了一下如果不做奥数的话,除非那种顶尖的天才,不然那种题目,不会做出来的。

记者:所以你觉得当初一块儿去考大桥的那一批学生,那是不是所有人差不多都学了奥数?

白:差不多,当时除了奥数之外,还有奥英,我的奥数老师也跟我说你上了奥英,那你就能考进大桥。

记者:请问一下什么叫奥英?

白:奥英的就是往后学,扩大你的词汇量扩大你的各种阅读,反复给你联系,他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漏斗状的,比如说你当时在这个平台,这个平台上的奥英他其实在这一块,就是把你往上拔一个层次。

白先生的意思是孩子学习了奥数才考入了大桥,显然事实不是,能考入重点学校,看重的不仅是学习成绩,即便是数学考试,也应该是课本内的知识,但是白先生却并不那么认为,于是在记者提问“是上了奥数才能考取大桥吗”后,他并没有直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违反了质的准则,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不学奥数,那类题目就做不出来,这才有个后面的记者追问,“难道所有考上的考生都学了奥数?”其实观众在此时在心中已经有个答案。

(三)突出性格

小懿是困境儿童救助中心的儿童,记者采访她时发生了如下对话:

记者 长江:你平常跟外公外婆会说些什么话。会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吗?

小懿:不会。

记者 长江:会说说你朋友在一起,聊了什么天有些什么打算,这些会说吗?

小懿:不会。

记者 长江:也不会说啊。为什么呢?

小懿:不想说。

记者很努力在与小懿进行交谈,努力制造话题,但是小懿闭口不谈,只是简单的回答记者抛出的问题,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说明小懿并不愿意同记者进行交谈,从而也表现出了小懿性格存在较为严重的孤僻问题,这与她从下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会话含义在这里帮助我们认识了小懿的性格。

结语

可见,出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会话中,常常出现违反会话含义的现象,而在违反合作原则时,往往可以给受众传递出真情实感,突出当事人性格并揭示事件真相,越多的出现违反会话含义的判断,越是本期的高潮重点部分。有人说,因为有些被采访者表达不够清晰,可以依靠后期配音解说来弥补,这并不正确,当事人口中说出的话,才极具说服力,才是无法替代的。

猜你喜欢

小天救助站被采访者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中场休息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短镜头
热线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研究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机械手臂采摘忙
春天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