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德阳推行教师“县管校用”工作的调研

2018-04-01黄辉,刘艳,杨莉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县管校职称评定培训中心

加强教师“县管校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岗位师资配置、促进基层义务教育均衡提供对策和思路。

今年6月,德阳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启动了“优化岗位师资配置,促进基层义务教育均衡”专项调研课题,重点调研县(区)教师“县管校用”推进情况,总结和挖掘好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岗位师资配置、促进基层义务教育均衡提供对策和思路。

“县管校用”开展基本情况

2015年5月,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德阳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进教师“县管校用”工作意见(试行)》,旌阳区、罗江区先行试点,2018年初,中江县开始启动。

旌阳区教育局成立了教师培训交流中心,2015年以后的新进教师、选调教师、待岗培训教师全部纳入交流中心管理,由“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教师与中心签订聘用合同,因需派往区内各校任教,基本工资挂靠在交流中心,绩效工资和其他福利拔付给学校,由学校考核发放。区教育部门制订了区管校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等专项制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由交流中心在学校推荐的基础上实施。目前,中心教师有141人,其中90%派到乡镇学校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2017年5月,旌阳区入选第二批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罗江区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推进“县管校用”工作。目前,中心新进教师99人,分别派遣到区内24所义务教育中小学任教。教师管理培训中心与新进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并与学校签订派遣协议,学校与教师签订校用协议,学校负责考核、职评,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工资核发、社保缴纳。建立起教师退出机制,考核不合格的派遣教师,将退回到中心。

中江县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草案)》,规定2018年及以后新招聘教师、免费师范生、进城选调生等人员,全部进入教师管理培训中心,变成“系统人”。

“县管校用”取得的主要成效

打破编制束缚,让教师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施“县管校用”后,教师可实施动态管理与调配,缓解了农村学校艺术、体育等教师紧缺的矛盾,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优秀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教育综合质量。通过交流教师的引领示范,学校之间学科优势得到互补,一些薄弱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补充了骨干师资力量后,城乡学校办学质量差异逐步缩小。

打破终身体制,让教师退出机制更加完善。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学校可以退回到教师管理培训中心,学校可以对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予以问责。

实现区域交流,职业倦怠得到有效缓解。新进教师、选调的优秀教师等全部纳入教师交流中心管理,在区域间合理流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拓展了成长路径,有效缓解了教师职业倦怠感。

加强“县管校用”工作的建议

一是从省市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引导“县管校用”工作规范实施。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性的实施意见,从制度层面解决编制动态管理、岗位设置、岗位流动、岗位聘用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加快制订“县管校用”聘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合同签订。要妥善处理好交流中心、学校、教师三者的关系,明确责权利。

三是建立健全“县管校用”激励机制,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大“县管校用”在教师职称评聘方面的权重,出台相配套的职称评定办法。在评优、岗位晋升方面向“县管校用”教师倾斜,激发其内在潜能。

四是充分发挥“县管校用”资源配置作用,提振基层教育质量。要广泛深入宣传解读教师“县管校用”相关政策,增进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对该制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县管校职称评定培训中心
桂林: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贵港覃塘区: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及“县管校聘”改革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桂林荔浦: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五行真经(9)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