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神精神到酒神冲动:《一朵小云》中小钱德勒的悲剧性人生解读

2018-03-31高少霞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高少霞

摘要:《一朵小云》是乔伊斯的短篇名作,讲述了主人公小钱德勒从对人生燃起希望到最后幻灭、妥协的故事。笔者通过对该作品进行反复研读,结合尼采悲剧理论中对日神精神和酒神冲动的阐释,探究小说主人公小钱德勒的性格和行动所体现出的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小钱德勒幻灭与妥协的结局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本质,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悲剧人生观,而且赋予了小说丰富的悲剧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神精神;酒神冲动;悲剧本质;小钱德勒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蜚声世界文坛的爱尔兰现代派作家,《都柏林人》是其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其中作品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十五个故事汇集在一起,从各个层面反映出当时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状态。《一朵小云》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个都柏林的小职员小钱德勒去酒店会见一个八年未见、事业风生水起的朋友加拉赫,从因会见朋友而心中充滿对未来的希冀,再到愉快地幻想到忘乎所以,直至回到家希望破灭的一段悲剧故事。笔者通过对作品仔细研读,反复推敲,结合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冲动的概念,探究小说主人公小钱德勒身上所体现出的日神精神和酒神冲动,从而揭示人生的悲剧本质。

一、日神精神与酒神冲动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包括个体的人都是意志的客观化即表象。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个人受这种冲动的驱使,不断地产生欲望。欲望意味着欠缺,欠缺意味着痛苦。所以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叔本华 1982)。尼采也承认个体生命的悲剧性质,并补充:“作为理性的存在物,他能知无限,追求永恒,作为有限的生物,他的个体生命于永恒的生命整体而言是速朽的,迟早都要万劫不复地死去,这种难堪的矛盾只有在人身上才存在”。(周国平 2012)尼采和叔本华都看穿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悲剧本质,不同处在于,叔本华因此否定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进而否定生命整体。而尼采把永恒的生命意志看做是一种积极创造的力量,所以他肯定生命整体,热爱生命,主张要战胜人生的悲剧性。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所要解决的,正是在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前提下,如何肯定人生的问题。

尼采认为,古希腊人之所以需要神话和雕塑,给人生罩上一层神的光辉,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以抵抗人生的悲剧性质。个体生命不过是宇宙生命的现象,个人是速朽的,而艺术则“通过颂扬现象的永恒来克服个体的苦难,用美来战胜生命固有的痛苦”(尼采 2016)。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光明和艺术之神阿波罗来命名这种美化人生的冲动,称之为日神冲动。日神精神是一种超现实的梦幻精神,它使人沉浸在事物外观的美之中,以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本质,将人生当成梦境去观赏,而不去追究世界和人生的本真面目。

酒神冲动是艺术的另一个源泉。酒神祭祀仪式时,人们聚在一起,且歌且舞,情绪亢奋,达到癫狂状态,冲破平时禁忌,在忘我的状态中追求精神超越的快乐。在尼采看来,酒神就意味着叛逆、冲动、放纵和解脱。所以他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来描述这种个人解体而与世界本体的生命意志合为一体的神秘的陶醉境界,把这种个体毁灭与宇宙本体融合,众生一体的沉醉与冲动,称之为酒神冲动。周国平认为酒神精神“是一种站在生命整体和宇宙生命的高度来肯定人生和生命全体的形而上的境界,其中包括肯定个人的痛苦和毁灭。”(周国平 2012)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代表了人生的两种审美状态——梦与醉,前者创造个体,是对人生痛苦的解脱,后者消灭个体,是对大自然神秘统一性的感知。悲剧及整个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日神和酒神融为一体。

二、小钱德勒的梦与醉

(一)日神精神:人生如梦

《一朵小云》的主人公小钱德勒是都柏林的一个小职员,办事中规中矩,生活平淡如水、平庸无奇,为人敏感、拘谨、怯懦、又矛盾地渴望冒险与改变。在未得知好友加拉赫的回归之前他一直麻木地生活,奔波于疲倦无聊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之间。对于命运的不可反抗性的清醒认知,以及人生不得志的苦闷让小钱德勒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十分痛苦,这是他具有日神精神的人生基础。想把人生当作美梦过活的冲动使他沉醉于诗歌以自慰,使他在加拉赫的成功的刺激下对生活产生美好的幻想,借以舒缓自己困窘的人生境况。概言之,日神精神在小钱德勒身上表现为他以诗歌自慰的性格与幻想写诗成名的白日梦。

小钱德勒很早就认识到了命运的不可反抗性。在小说刚开始,小钱德勒就告诉我们”命运是不可反抗的”,“每当他对人生这个问题进行思索时,就不禁感到一股悲凉的情绪油然而生”(86)。他未成家时,“许许多多的傍晚时分,当他坐在大厅旁边的小屋子里时,不由得想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集子,朗诵一些诗节给妻子听”(86),但羞怯拘谨的性格使他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故而每每只能作罢,最后就变成常读给自己听,聊以自慰。乔伊斯说他沉醉于自己的诗歌世界是因为性格使然,但笔者看来他是因为认识到了人生的不可反抗性,痛苦无处消解,才在诗歌中寻找慰藉。他用诗歌这种艺术给自己编织浪漫的梦的世界,逃避人生,同时美化人生,让人生因有美好的事物得以自我排遣,而变得可以忍受。这同时也是他以后执着于诗歌而编织“诗人梦”的基础。

小说标题“一朵小云”在某种层面上暗示了小钱德勒如云一般飘忽不定、不断幻化的思绪。事实上,小钱德勒在小说中一直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这也是他对人生无意义的一种逃离和反抗。半梦半醒的小钱德勒,在赴约的途中真的做起了白日梦。他看到河岸上的破烂的窝棚房子时,诗人的“灵感光顾了自己”(89),由是开始分析自己的性灵和气质,接着开始在幻想中做起了白日梦:他的诗歌受到伦敦评论界的盛赞,伦敦的评论员评定他的诗歌中“那忧郁的情调是属于凯尔特派的”(90)。即使在小说结尾,小钱德勒被现实的家庭困境所打击,他仍幻想把写诗作为摆脱困境的最后出路。小钱德勒的诗人梦是日神精神肯定人生、美化人生的更为明显的体现。

不论是刚开始时小钱德勒的读诗自慰,还是他的半梦半醒的生活状态,抑或是他在幻想中为生活编织的的“诗人梦”,都在向我们昭示着日神精神的无所不在。诗歌是艺术的代表,小钱德勒一直想以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知,并且幻想着成为出名的诗人,实则是把人生当作一场美梦来看待,用艺术对现实人生进行美化。除此之外,小钱德勒梦一般发散的思想状态是对真实人生苦闷的一种逃离,亦是一种美化。这些都是日神精神在主人公身上的体现,是对人生痛苦和悲剧性的一种反抗。

(二) 酒神冲动:一樽还酹江月

小钱德勒结束与加拉赫的会面到家中后,家庭的惨淡现状使他的幻想在与现实的博弈中破灭了。于是他产生了要毁灭生命,让一切重归本原的想法,这是酒神冲动在小钱德勒身上的体现。他把毁灭儿子的个体生命作为摆脱家庭,逃脱苦闷不得志的人生的途径,这是他对于自己生命尊严的维护,是否定中的肯定。

小钱德勒的幻灭早在与加拉赫的谈话时就有了端倪。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由于镜像阶段(6-18个月)对父母的认同,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追寻认同对象,且所认同的对象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加拉赫是小钱德勒的认同对象,他所代表的自信、不羁、个人魅力与成就都是小钱德勒所认同和渴望的。然而,在两人的交谈中,他感到了无比的失落,因为他觉察到“这位老朋友已经俗不可耐了”(94),此时他已有了些许幻灭感。回到家后,他在加拉赫的刺激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结果他悲哀地发现,自己生活的拘束呆板、毫无激情、死气沉沉。经济拮据、生活困顿,这样的现实使他被困于家庭,成了家庭和人生的囚徒。

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然幻想着自己的诗人梦,做着最后的挣扎。但生活的残酷现实——儿子的大哭干嚎,让他束手无策,他“毫无办法,什么也干不成”,也许“一生都要成为生活的囚徒了。”(104)于是他幻灭了,起了要杀死儿子的念头,借以摆脱家庭的藩篱,让一切重归本原。这也是他身上弗洛伊德所谓人的死亡本能——毁灭生命,让一切回到原始状态的体现。

从小钱德勒开始感觉幻灭到挣扎,再到意识到自己是人生和家庭的囚徒,他完成了对自己人生和生活本质的顿悟。这顿悟让他有了酒神冲动,想做最后的挣扎,但最后的结局也是注定失败的。他有了否定儿子个体生命的冲动,想维持自己生命的尊严,但并未成功实施,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并未在他身上成功融合。他的反抗是失败的,最后他只能对人生彻底地幻灭与妥协,他最后流下的“悔恨的泪水”(105)就是因对人生感到无力和无奈而做出的屈服。小钱德勒是半个拜伦式英雄,他没有拜伦式的叛逆、孤傲,但却像拜伦一样忧郁、苦闷、孤独、彷徨,其拜伦式的悲剧性在于,他懷着满腔热情,理想主义般地向着梦想努力着,但反抗命运的结局最终还是注定失败。作者借此揭示了人生的本质:无可逃脱,注定痛苦和悲剧。

三、结论

《一朵小云》以主人公小钱德勒为载体,完成了从日神精神到酒神冲动的过渡。在日神精神阶段,小钱德勒还未幻灭,仍对生活充满幻想和美好的憧憬:他以半梦半醒的状态来生活,思绪飘忽,恍若浮云,天马行空地做着逃离都柏林、闯荡世界、以写诗成名来改变命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而事实证明,梦总是要醒的。家庭的困境使他画地为牢,成为无可逃脱的囚徒,于是他产生了酒神冲动,想为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而毁灭儿子个体生命,但这样的冲动并未能成功实施,所以他无可奈何地向人生妥协了,最后彻底幻灭了。这个结局印证了小说刚开始小钱德勒对人生的认识:与命运对抗是徒劳的,这是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给他的教训,乃是因袭的负荷。他以日神精神和酒神冲动对生活的悲剧性所做的反抗是注定失败的,因为人生本质上是悲剧和痛苦的,每个人都是它的囚徒,永远无可逃脱。这也是乔伊斯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陈洁.浅析乔伊斯《一朵小云》的象征意义[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6.

[3]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亚瑟·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5]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