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金属热处理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初探

2018-03-31,,,,

山东化工 2018年24期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少数民族

,,,,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1 少数民族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探讨

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1]。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我国民族院校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但调研发现[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理工科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来自云贵疆藏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生的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理解力不足等问题[3]。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又会回乡工作,他们的学识水平、就业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设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科教育是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技教育相比于体育人文艺术类教育困难更多,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4]。根据当前人才分类,科技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其中应用型又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3种。少数民族工学学士培养宜加强培养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这里所说的工程型人才是指设计、规划、决策人才,以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为目的;技术型人才又称工艺型或执行型人才,是应用智力直接从事现场生产的人才。少数民族生基础教育普遍较差,应该专门设置培养方案,取舍教学内容,配置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方面,应实现由培养学者专家的教育方式向实用普及的教育方式转变,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取,宜向高职院校而不是国内顶尖高校借鉴经验[5],宜加强而不是减弱实训课程;宜在保证知识结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大幅简化理论课程。下面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建设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2 课程建设: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为例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配套改革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目的是为金属热处理行业培养技工、技师和工程师人才,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等7门重要课程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热工实习、制图与测绘、机械设计、热处理工艺、金相分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为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实际,应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同时要更加强化科技思维的培养,因此分为理论和实训两部分,分别进行建设和改革。理论课建设中采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门课替代其他课程,以便覆盖必要的知识面并降低深度。用稍有理论深度的《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替代《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适当加强科技思维的培养。放弃《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高度专业化课程,适应学士学位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将关联性较强的章节改编成教学单元,优化教学内容。

实训课以实验室为课堂,实训内容包括:齿轮、滚动轴承零件、弹簧、紧固件、工具、模具、量具、铸铁、铝合金等典型具体机械零件的热处理。在实训过程中完成主轴、齿轮、曲轴等中等难度零件的读图训练;热处理工装夹具的绘图训练;淬火、回火、正火、退火、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等热处理工艺的编制与执行;工件的硬度检测、金相检测、误差分析。实训过程中学习工件防锈、防护和表面清理,零件校直、矫平;学习装备准备、仪表设置、炉温校正、工装夹具调整、气氛设置;培养安全生产意识、环保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

实训课以任务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课上以做为主,相关理论知识学生课下自学,以感性认知主导理论学习,目标明确,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训统一,重建了教师讲与学生学的主次关系。

2.2 分层教学及学业评价方式的配套改革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理论和实训教学中都采用了分层教学法,根据文化基础和潜力倾向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群体,分别制定学习目标,区别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过程坚持非智力性分层、动态调整、主导与主体相统一3原则。非智力性原则是指只针对语言背景、受教育背景、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就业目标对学生分层;动态调整原则是指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作业、考查尺度与评价方法,至少在每学期进行一次重新分班;主导与主体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目标趋近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标准、不同速度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少数民族生实施分层教学,让基础和目标定位不相同的群体在相匹配的层级中学习,学生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关于学业评价方面加强了过程管理,将考核方式由“作业+期末考试”改为“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实训报告+自主学习报告+课堂表现”三部分,计分占60%。考试部分只占40%,减轻语言文化障碍对课业学习造成的压力。

2.3 教学条件建设

课程建设和课改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教学条件和教学平台的不断建设改善。在国家民委、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材料类工科生招生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建成了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级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工实训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培育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学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省级重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省级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材料类少数民族工科学士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结束语

包括我校在内的西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生总量通常占60%以上,他们大都来自民族聚集区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由于客观上存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及语言障碍问题,造成他们学习工科知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和学校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建设投入,努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区域平衡。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本文认为,工科课程建设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培养目标,降低理论深度,加强技能训练,加强科技思想的培养,注重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金属材料热处理少数民族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一种曲轴竖置热处理装置设计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型金属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