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对表:国企改革有了四大最新提法

2018-03-31本刊执行总编兰恒敏

山东国资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方针非公有制国有资产

□ 本刊执行总编 兰恒敏

10月9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有不少新的提法,其中四大最新表述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细细品味、准确把握。

之一:国企改革由“中心环节”上升为“中心地位”。

此前,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定位,常用的表述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此次会议则明确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

“中心环节”只是众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而“中心地位”则是全系统中的“核心”。两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标志着国企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之二:强调国企改革可“支持带动”非公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主要讨论国企改革的会议上,还非常罕见地提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强调了通过国企改革支持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

这一表述的背景是:最近社会上出现了“国进民退”“取消非公经济”等不正确声音。此次会议通过强调国企改革支持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旗帜鲜明地支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有力驳斥了“国有经济挤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的谬论,可收拨乱反正之功效。

之三:“十六字”方针由混改扩大到全方位国企改革。

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可见,当时的“十六字”方针主要是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

此次会议则提出:“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这样,方针所针对的对象,就由混改扩大到国企改革的全方位和各环节。国企改革究竟具体怎么改?“十六字”方针说得清清楚楚,照做即可。

之四:坚持国有资产监管的“生产力优先标准”。

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一直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职责使命和工作主线。此次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要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仔细体会,在国资监管中加入“生产力优先标准”,是为了更加强调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更加强调在监管中对微观主体的服务,有倡导“发展式监管”的意味。这与只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有细微差别的。当然,“增值”本身也隐含了“发展生产力”的意思,但总不如“生产力优先标准”来得鲜明、有力、毫不动摇。

猜你喜欢

方针非公有制国有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