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盛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2018-03-31

种子 2018年3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株系籽粒

, , , , , , ,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长春 130033;2.龙江县丰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龙江 161100)

近年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域东移,生育期成为吉林大豆品种选育的重要性状,特别是针对吉林东部山区,早熟品种缺乏,熟期早且能保证高产的大豆品种少之又少。东盛1号就是针对此情况而立项培育的,原品种代号为吉育751,具有早熟、高产、高油、抗逆性好等优点。该品种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豆2017001)。

1 选育过程

依据选育早熟品种的育种目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09年选用吉林省骨干亲本吉育69为母本,黑龙江优异品系绥05-729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常规育种方法——系谱法,2009年在海南加代;2010—2011年在吉林范家屯选F2~F3代单株;2012年在范家屯形成F4代稳定株系;2013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敦化市和龙井市三地进行产量鉴定;2014年参加吉林省极早熟组大豆品种区试预备试验。2015—2016年参加吉林省早熟与极早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吉林省早熟与极早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

2 性状表现

2.1 生育期

东盛1号属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4 d。需≥10 ℃活动积温2 300 ℃以上。

2.2 丰产性

2015年和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357.0 kg/hm2,比对照黑农38平均增产9.1%。其中2015年5个承试点均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0.5%、3.6%、7.5%、14.7%和21.5%,平均增产幅度为9.4%。2016年3个承试点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16.0%、35.3%和42.9%,平均增产幅度为8.9%。

2016年生产试验5个承试点平均产量2 774.8 kg/hm2,比对照黑农38增产5.2%。其中4个承试点表现增产,增产幅度分别达3.4%、9.5%、12.0%和16.9%。

2.3 籽粒品质

东盛1号籽粒品质优良,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粗脂肪含量20.91%,粗蛋白含量36.35%。

2.4 抗逆性

2015—2016年对东盛1号进行人工接种鉴定,2年抗性评价结果基本吻合。2015年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病情指数21.37;中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病情指数35.56;高抗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5.13。

2016年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病情指数22.2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病情指数43.79;高抗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7.41。

2014—2016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抗大豆细菌斑点病;感大豆食心虫。

表12015—2016年东盛1号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年份 SMV1号株系 制度SMV3号株系   灰斑病   病情指数(%)抗性病情指数(%)抗性病情指数(%)抗性2015年21.37R35.56MR5.13HR2016年22.22R43.79MR7.41HR

3 植物学性状特征

东盛1号为尖叶,紫花,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0 cm左右,主茎型,平均主茎节数13.4个,平均有效分枝1.0个,平均百粒重19.0 g。茎杆粗壮,抗倒伏。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应种植区域

东盛1号为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主要适应在吉林省东部山区等早熟区域种植。也可在中早熟、中熟区作为救灾品种使用。

4.2 适期播种与施肥

5月上中旬播种,合理密植,保苗24万~26万株/hm2,垄距60~65 cm,播种量70 kg/hm2,也可缩垄增行,行距30~40 cm,10 cm双粒点播。

种植时最好选正茬,在播种前施腐熟有机肥2.0×104kg/hm2为底肥,生长季叶面追肥,初花期喷施大豆专用肥1次。

4.3 加强田间管理

可在播种后降雨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一次,生长季锄1~2次地,去杂草,松表土。锄地后1~2 d,选晴朗天气耥地1次。大豆封垄前,深耥1次。生长前期要保证墒情,以便植株起身,鼓粒期遇干旱可适量灌溉以保证产量。东盛1号熟期早,8月下旬至9月初注意田间观察,茎秆变为黄褐色、籽粒归圆后即为成熟,不必等叶片落尽即可收获,以免在收获时荚干裂后造成折损,收获后趁晴好天气晾晒、脱粒保存。

4.4 重视虫害防治

吉林东部山区和早熟品种适宜种植区地下害虫较多,播种前施底肥时,在底肥中拌入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用量为5~10 kg/hm2。苗期和初花期注意及早防治蚜虫,如发现少量蚜虫,立即喷施吡虫啉或氧化乐果水溶液。8月中旬用DDV或甲胺磷喷施防治大豆食心虫。

参考文献:

[1]宋豫红,单立民,李升,等.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北丰17号选育与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5(3):20-20.

[2]宁海龙,孙培乐,宋兆华,等.不同播期对春大豆生态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5,30(1):73-78.

[3]何中国,李玉发,李淑芳,等.种植密度对极早熟大豆品种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4):15-17.

[4]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高产、多抗、优质芝麻新品种豫芝24号的选育及应用[J].种子,2017,36(1):117-118.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株系籽粒
中椒1615 号
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转BpGLK1基因白桦叶色变异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转基因金叶银中杨叶色及生长变异分析
小麦黄花叶病有望被精准打击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品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