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59的选育

2018-03-31

种子 2018年3期
关键词:佳木斯管理站寒地

, , , ,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26)

龙粳5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和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水稻新品种,它具有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推广后将大大提高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适宜区域水稻产量水平,为寒地稻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起到积极作用[4]。

1 选育过程

2005年配制杂交组合,用龙糯2号作为母本,空育131作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收获F0种子40粒,2006年F1代种植40个单株,2007年种植F2代2 000个单株,2008年种植F3代45 个单株,2009年种植F4代21个株系,2010—2012年开始在所内试验地进行品系鉴定及适宜区异地鉴定试验,代号为龙丰09291,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该熟期组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2014—2016年进行人工接种稻瘟病菌抗病性鉴定、低水温处理抗冷性鉴定及品质分析[1],各项指标均达标,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龙粳59(图1)。

图1龙粳59选育过程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2014年共设8个试验点,分别为梧桐河农场科研站、绿丰源种业、854农场、佳木斯郊区种子管理站、穆棱种子管理站、建三江分局科研所、850农场、佳木斯种子处,平均产量9 299.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20平均增产6.5%,试验点6增2减,增产点数占总试验点数的75.0%,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80.7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11.2%,9试验点全部增产, 2年17个点平均产量为9 289.6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9.0%(表1)。2016年生产试验9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9 338.1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46平均增产8.4%,产量最高的为穆棱种子管理站11 320.0 kg/hm2,较对照增产4.6%(表2)。

表1龙粳59区域试验产量

试验点名称   2014年      2015年   产量(kg/hm2)比对照增减(%)产量(kg/hm2)比对照增减(%)梧桐河农场科研站9708.39.68666.68.3绿丰源种业7900.01.28850.09.3854农场9625.0-1.37625.07.6佳木斯郊区种子管理站11203.717.49305.615.1穆棱种子管理站9416.79.211174.216.1建三江分局科研所8233.38.38190.05.8850农场10185.711.110617.312.1佳木斯种子管理处8125.0-3.58958.310.3绥棱县种子管理站——10138.916.1平均9299.76.59280.711.22年平均9289.69.0

表2龙粳59生产试验产量

试验点名称产量(kg/hm2)比对照增减(%)梧桐河农场科研站10671.79.5绿丰源种业8249.08.4854农场8145.87.1佳木斯郊区种子管理站9880.89.4穆棱种子管理站11320.04.6建三江分局科研所8856.35.8850农场9619.69.2佳木斯种子管理处8950.07.5绥棱县种子管理站8350.013.6平均9338.18.4

2.2 稻米品质

2015—2016年对龙粳59进行品质分析,结果为:出糙率82.2%~83.0%、整精米率71.4%~73.3%、垩白度1.5%~2.2%、垩白粒米率8.0%~13.5%、胶稠度73.0~74.5 mm、直链淀粉15.81%~17.41%、食味品质78~84分[1],指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表3)。

2.3 抗逆性

2014—2016年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叶瘟3~4级,穗颈瘟1~5级,属抗病品种;抗冷性鉴定低温处理空壳率10.89%~26.80%,抗冷性较强[1]。

表3龙粳59稻米品质性状

年度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胶稠度(mm)直链淀粉(%)食味品质(分)201582.271.42.213.573.017.4178201683.073.31.58.074.515.8484

2.4 农艺性状

龙粳59属于早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全生育期为127 d左右。株高90.6 cm左右,株型好,杆强抗倒,分蘖力中等。籽粒椭圆,穗长16.5 cm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01粒,千粒重26.8 g左右,结实率89.7%,每平方米有效穗数为481.2个[1]。

3 适应区域及主要栽培要点

3.1 适应区域

龙粳59经多点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

3.2 主要栽培要点

在适宜种植区域一般4 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一般为30 cm×10 cm,每穴插4~5苗。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施纯氮110 kg/hm2,N、P、K施用比例按2.4∶1∶1.1配施,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不同施肥时期N肥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P肥全部做基肥施入,K肥分基肥、穗肥2次施入,每次各施50%。水层管理本着浅湿灌溉的原则,浅水灌溉保持水层3~5 cm,返青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实行浅水灌溉以外,其他各生育期均匀实行间歇灌溉[3],龙粳59稻瘟病抗性强,为确保高产稳产,生育期根据各地病虫预测预报信息,及时施药,以防为主,适时防治病、虫、草的危害[1-2]。

参考文献:

[1]王桂玲,刘乃生,宋成艳,等.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48的选育[J].种子,2016,35(8):101-103.

[2]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等.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169-170.

[3]孙海丽.寒地水稻本田节水控灌水层管理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5(7):70.

[4]王桂玲.寒地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J].种子,2013,32(9):98-100.

猜你喜欢

佳木斯管理站寒地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对策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佳木斯大米”营销与品牌价值提升研究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站长杨子森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浅析运输管理站的档案管理应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