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需求的研究生校园新媒体运营策略探析

2018-03-30夏晨

科技视界 2018年31期
关键词:信息需求运营策略新媒体

夏晨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结合研究生群体信息需求的特点,探索以信息需求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主线,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在研究生教育引领,提升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信息需求;新媒体;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52.7;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1-015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1.073

1 研究生新媒体运营中信息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本文中研究生新媒体主要指以研究生为服务对象,以微信、APP为媒介的非盈利性信息交互载体。信息需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为解决各类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1]根据需要理论中需要、动机、行动的关系,信息需求是由人的需要决定,人一旦产生了需要,又达到了满足需要的条件时,会通过行动来满足这种主观愿望。[2]研究生群体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是知识的学习者,信息的获取者,同时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具有更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和科研道德追求。在研究生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分析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有利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服务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在信息搜寻、获取、交流、传播、吸收、利用等环节获得满足感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有助于教育管理者把握信息需求变化从而预测行为方向。

2 研究生群体信息需求的特点

2.1 信息需求的专业性

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专业学科信息的需要具有较高要求,信息行为中信息需求的主动性较强,信息需求意图表达明确,能够接受理论性较强的原始文献,重视对文献、索引等检索工具的使用,并且对前沿学科知识的获取有强烈需求。

2.2 信息需求的互动性

研究生群体不仅仅满足于从新媒体渠道单方面获取信息,同时会对信息进行思考、加工、反馈,通过获取、发布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自身需求相同的用户进行关联、互动和协作,表现为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评论、转发、回复、点赞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互动。

2.3 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研究生群体对自身发展有较清晰的规划,更清楚自己的行动目标,注重收集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各类信息,能够接受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类形式的信息源,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在非专业领域对经济、法律、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生活、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求足感。

3 研究生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与运营策略

3.1 以信息需求为导向,合理统筹平台资源

根据研究生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规律,从农科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专业性、互动性、多样性的特点出发,围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将研究生校园新媒体信息推送内容分为科研与学术类、思想政治教育类、校园生活类、综合素质提升类、重要信息通知类。

(1)科研与学术类。满足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和学科领域研究前沿动态的获取需求,根据研究生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不同时间阶段的特点,通过“最科研”、“最讲堂”、“视频学习”等栏目和版块发布最新教学与学术信息,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分享本校优秀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经验交流。通过APP“讲座签到”版块开展科研讲座报名和现场签到统计。

(2)思想政治教育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枯燥的说教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转化为思想动态和情感分享,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为有温度、有态度的信息交流。从信息载体形式上,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微博、微信体语言”,在“校内活动”、“校园新闻”、“信息园地”、“视频学习”等栏目和版块,结合图文、音频、视频分享的推送,占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高地。

(3)校园生活类。通过“校内活动”、“信息园地”等栏目按期发布学生关心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就医信息、交通信息等实用信息,引导用户群体养成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获取重要信息的用户习惯,扩大新媒体平台的校园影响力。

(4)综合素质提升类。围绕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标,通过“校内活动”、“最社团”、“视频学习”等栏目和版块开展关于人文、历史、社科、心理、艺术、体育类文章和视频线上推送,同时与校团委、研究生会、学生社团配合开展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线下实践活动。

(5)重要通知信息类。通过“信息快讯”、“信息园地”、“问卷调查”等栏目和版块发布研究生评奖学金评选、讲座、考试、就业、实习等信息,使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并通过问卷统计、点击率和评论情况及时了解研究生群体的意见反馈,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同時,充分发掘、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信息资源和服务,将研究生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利抓手,纳入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总体布局和整体规划,将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提升、培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有效联动,打造研究生新媒体优质品牌。

3.2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线上线下互动结合

将新媒体平台线上科研与学术类信息推送与线下科研讲座、学术报告活动相结合;将综合素质提升类信息推送与线下各类品牌团学活动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类信息推送与线下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例如,校园新平台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推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青春的名义,致敬五四青年节》、《“扬五四精神,展青春风采”主题征文通知》、《五四青年节爱国电影放映的通知》等线上内容,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同时结合线下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座谈会、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看影片《建党伟业》、“五四”青年节征文线下交流及读书活动,将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研究生校园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新媒体品牌,信息发布的内容在满足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信息需求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有有机结合,形成品牌特色,扩大校园新媒体影响力。

3.3 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加强运营人才培养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运营人员选拔、考核管理制度、新媒体选题例会制度、信息审核发布制度、舆情监控反馈和应急处理制度,明确责任归口,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发布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使信息推送更新更具规范性;加强运营人才培养,派专业教师对新媒体团队进行指导,开展关于团队沟通合作、写作能力提升、编辑排版技巧、修图修片技巧等专题培训;校方可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支持校园新媒体发展,如将新媒体运营学生纳入学生干部管理,配套研究生综合测评加分,并为校园新媒体中心购买一些摄影、编辑设备;根据研究生信息需求设计好校园新媒体运营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运营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策划人员、文章撰写人员和排版人员,打造高效运营团队;引用绩效考核法,将推送文章点击量、评论数、转发数与优秀编辑评选、优秀推送文章评选相结合,激励新媒体成员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推动研究生新媒体运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段正,丁睿,王柯欣.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闻研究,2017(01):276.

[4]梁克俊.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问题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93.

[5]陈伟英.微信视角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互行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5(7).

猜你喜欢

信息需求运营策略新媒体
独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研究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与管理方法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阵地”
信息产业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