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观察

2018-03-30徐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血管糖尿病

徐萍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之后具体应按压血管多长时间。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67例、B组66例和C组65例。A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为1 min,B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为3 min,C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为5 min,观察其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的发生情况。 结果 A组共有19例发生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为28.36%,B组共有9例发生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为13.64%,C组共有2例发生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为3.08%,C组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应按压至少5 min,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减轻对其血管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关键词] 静脉输液;拔针;血管;按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08-02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患者临床特征是多食、多尿、多饮以及消瘦等,随病情发展,糖尿病患者可并发较多慢性并发症,遍及全身重要脏器,引发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病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若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出现异常,高血糖促使血液黏度增加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在给予其降血糖治疗时常使用扩血管以及抗血小板类药物,输液完毕拔针后易造成皮下淤血以及穿刺部位出血,给患者带来一定疼痛感,破坏其静脉完整性,严重影响以后的穿刺工作以及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2]。此外,还会给患者增加恐惧感,使其产生不良情绪[3]。为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拥有熟练专业的穿刺技术,还需要患者正确掌握输液拔针后血管的按压时间[4]。该文2017年1—12月间回顾性分析该院198例糖尿病患者输液拔针后分别按压血管1、3、5 min,观察其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的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67例、B组66例和C组65例,A组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在40~82岁,平均(61.38±4.28)岁,病程在0.2~25年,平均(9.12±1.39)年。B组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61.42±4.25)岁,病程在0.3~21年,平均(9.04±1.42)年。C组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在41~79岁,平均(62.03±3.68)岁,病程在1~19年,平均(9.28±1.19)年。3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入选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均在40岁以上;③均合并肾、脑、心、足、眼等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变;④反应灵敏,意识清晰,能积极配合治疗工作者;⑤均自愿接受该院研究并签订同意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②合并肿瘤者;③合并肝硬化者;④静脉穿刺未一次成功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输液,输液前由专人负责登记患者信息,选择两位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操作,将前臂或手背浅静脉选做穿刺静脉,选择6号头皮穿刺针并与输液装置连接,排尽输液装置内空气,帮助患者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并与皮肤呈20~30°角度进针,观察有无回血,若有回血则再沿血管进针少许,后用无菌输液贴固定,并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密切关注其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输液完毕后,均采取同样方法拔针,护士用左手食指轻轻压住针柄,右手逐一撕开固定胶布,仅留下针眼处的一条胶布,用环指于针尖上方1.5 cm处略微向上绷紧皮肤,食指压住输液贴,右手握针柄迅速拔出,左手食指压住穿刺点处输液贴,中指向下移动沿血管延伸方向压住血管针眼处,使血管壁针眼和皮肤针眼均被按压,注意按压力度应保持中等,按压同时应将输液一侧上肢抬高,嘱患者穿刺侧手臂在30 min内避免做提拉重物、握拳等活动,其中A组按压时间为1 min,B组按压时间为3 min,C组按压时间为5 min,观察并详细记录其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B组、C组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36%、13.64%、3.08%,C组明显较B组和A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饮食护理,合理控制饮食,三餐按计划定量定时进餐,应选择清淡、少糖类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多进食粗纤维类食物,尽量选用食物油,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做到少食多餐。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过量饮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宜在餐后1 h开始运动,运动前进行5~10 min的预备活动,完成运动后再进行5~10 min的伸展或放松运动,同时应告知患者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嘱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免出现低血现象,运动后应及时监测血糖[5]。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和控制饮食,易出现悲观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其体贴和关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病情好转后,应指导其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若身体条件允许,应做到按时起居,促進糖代谢。定期检查血糖和体重[6]。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出现嗜睡、食欲减退、恶心、感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有研究提出[7],凝血功能正常患者,静脉输液后皮下淤血发生率高达19.28%。该文研究结果表明,C组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分析原因可能与多数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血管较脆,以及常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相关。因此,患者若在输液结束后仅按压局部穿刺部位3 min远远不够,为避免发生皮下淤血,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至少应按压5 min。执行静脉操作后,皮下淤血现象发生率较高,为降低其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和其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包括:①输液完毕拔针后应按压皮肤针眼和其上方2 cm处,注意按压时间应该5 min以上。②若发生皮下淤血,应于事后采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热敷。③输液前若血管不够充盈可先对局部输液处进行热敷,并用力做反复握拳运动,以改善血管充盈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穿刺工作。④嘱患者拔针后局部不要用力,且手臂和腕关节应避免负重。

护理人员应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发生皮下淤血后,应从自身以及患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断改进自身护理技术,即便是由患者自身缺乏对血管的保护意识导致的,也应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改变观念,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输液终末质量以及护理质量,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拔针之后,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与护理人员责任心、按压方法以及穿刺技术一定程度上相关,但排除以上因素,血管按压具体时间的长短与皮下淤血和皮肤出血也有密切关系。静脉输液拔针以后应采取正确的按压方式,按压时间应为5 min以上,能有效避免淤血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保护其静脉血管。

[参考文献]

[1] 张兰,王莎莎,张维珍,等.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學杂志,2015,12(22):3055-3058.

[2] 邓建华,崔淑燕,李梦杰,等.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139-140.

[3] 朱琳.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23(3):134.

[4] 苏敏,孙瑜.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致皮下淤血率的护理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5,33(3):75-77.

[5] 黄俊敏,曾兢.避免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4):353-354.

[6] 韦丽喜.门诊输液患者静脉输液后皮下淤血原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1):202.

[7] 许秀香.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后局部出血淤斑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00-101.

(收稿日期:2018-07-03)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血管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