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03-30李龙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老年人糖尿病

李龙建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4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围术期以及术后规法的控制血糖,对症治疗骨质疏松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81.4±11.5)分,其中≥80分对象24例纳入优良组,<80分对象22例纳入对照组。术后并发症7例。多因素分析,骨质疏松[OR=0.746,95%CI(0.705~0.841)]、不稳定骨折[OR=0.672,95%CI(0.594~0.783)]、2型糖尿病病程[OR=0.815,95%CI(0.784,0.88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待提升,优良率较低,糖尿病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病程较长的不稳定骨折恢复效果较擦;需要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特别是下肢并发症的治疗、相关代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关键词] 老年人;糖尿病;踝关节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31-02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切口愈合不良、骨折愈合不良关系密切,糖尿病还可引起下肢动脉狭窄、糖尿病足,若发生下肢骨折,骨折愈合的条件更差,更容易出现骨不连等并发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管理非常必要[1]。2015年2月—2017年4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67.4±5.5)岁。2型糖尿病病程(5.1±2.5)年。并发症与合并症:高血压16例,周围神经病变35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糖尿病足5例。

1.2 方法

择期手术,术前对症治疗肿胀、疼痛,常规冷敷、抬高处理,检测血糖,随机血糖(7.9±1.1)mmol/L,血糖达标的对象常规口服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控制血糖,高血糖(>8.3 mmol/L)的对象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低血糖(<5.1 mmol/L)输液纠正,将血糖控制在5.6~11.2 mmol/L,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合并症,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

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术前等待时间(4.9±1.5)d。连续硬膜外或蛛网膜下麻醉,大腿根部捆绑止血带,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术前检查、致伤史选择合适的处理策略,包括切口选择、韧带损伤合并处理等。该组对象踝关节外侧切口31例、内侧切口15例,16例对象内侧辅助小切口。术中解剖复位,三角韧带损伤对象需要理顺、复位,11例选择性的进行三角韧带锚钉线缝合。冲洗后,放置负压细引流管,皮片引流。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定期换药,支架外固定3~4周,常规康复训练,3个月后进行踝关节负重训练。

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首选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阿卡波糖。16例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对象,给予阿法骨化醇(n=4)、阿仑膦酸钠片(n=12)。

两组对象治疗前、末次随访(≥6个月)采用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功能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其中优良的对象(≥80分)分纳入优良组,功能恢复不理想(<80分)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1.3 观察指标

手术以及康复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AOFAS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WPS表格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BMI、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优良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作为自变量,则原值赋值,性别、复位是否满意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作为自变量,采用“是=2、否=1”赋值,优良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采用检验,以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为因变量,采用“优良=2、不良=1”赋值,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手术时间(58.4±11.5)min,术中出血量(24.5±10.3)mL,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81.4±11.5)分,其中≥80分对象24例纳入优良组,<80分对象22例纳入对照组。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骨不连4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2.2 因素分析

优良组两人、受伤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型糖尿病病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优良组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三角韧带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多因素分析,骨质疏松[OR=0.746,95%CI(0.705~0.841)]、不稳定骨折[OR=0.672,95%CI(0.594~0.783)]、2型糖尿病病程[OR=0.815,95%CI(0.784,0.88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3 讨论

有关于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研究较多,循证研究显示,整体疗效尚可,优良率可以达到80%以上,部分研究甚至优良率可以达到100%,这不仅与流行病学特征有关,还与手术技术的进步有关[2-3]。有关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研究较少,年龄较高、糖尿病都是踝关节骨折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危险因素。该组对象优良率仅为52.2%,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81.4±11.5)分,处于正常偏低水平,其它文献的报道AOFAS评分一般在80%~90%之间,这可能与研究方法差异有关[3]。该组对象未回顾性分析,纳入排除的标准并不严格,治疗方法都为常规疗法,并未采用对照研究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其他特殊疗法。

因素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预后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不仅与年龄、不稳定骨折、三角韧带、受伤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骨折、治疗、患者人口学因素有关,也与2型糖尿病长病程、骨质疏松症等合并症有关[4]。2型糖尿病长病程越长,患者的基础状况越差,不仅仅是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高,与此同时出现并发症风险也越高,下肢病变更为严重,如动脉硬化、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存在糖尿病足、软组织缺损,踝关节骨折后骨折愈合的条件较差,软组织损伤愈合困难。骨质疏松症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直接增加骨不连风险。研究未得出发生部位、营养不良、软组织缺损、多发骨折、复位不满意是功能恢复不满意的影响因素,这可能与纳入患者的例数较少有关[5]。如多发骨折确实是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但是占比较低,老年人往往无工作在家,踝关节骨折多见低能量的创伤性骨折,多发骨折占比较低。同理,软组织缺损、复位不满意发生率也较低,加上患者例数少,未得出是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影响因素[6]。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低,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长病程、骨折不稳定有关,需要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特别是下肢并发症的治疗、相关代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 王雄将,谢丽萍,韦海敏,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的Meta分析[J].大众科技,2017,19(6):111-114.

[3] 宋健,李宗焕,喻爱喜,等.经皮空心螺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 15(3):335-341.

[4] 車彪,王凯,邹凯,等.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782-784,787.

[5] 罗雪峰,易知非,谢增如.踝关节骨折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49-52.

(收稿日期:2018-07-11)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老年人糖尿病
认识老年人跌倒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