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工:园区合作步伐加快

2018-03-30

上海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经济特区石油化工化工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广泛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将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促进行业资源合作类、产能合作类、贸易合作类和生产性服务类四大企业集群走出去。据此,我国石化行业“走出去”将在推进海外石化园区建设,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研究院,构建全球化工教育网络,设立“一带一路”产业基金,出版系列国别石化投资报告,推出行业走出去指导意见,设立行业对外投资促进机构等多点着力。

园区建设是重点

根据《石油和化工行业“一带一路”产业布局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的有关设想,2018年将重点推进海外石化园区建设。这包括争取一到两个石化项目在阿曼杜库姆园区正式启动,涉及天然气制甲醇、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项目、凝析油加工项目等。与伊朗方面草签建设开发“中国园区”的协议也是工作目标之一,包括研究确定伊朗恰巴哈尔开发区内“中国石化园区”的位置。同时推动在沙特吉赞等地的园区建设。

目前,海外石化园区的建设非常多,比如在非洲,坦桑尼亚工业园区的招商规划已经启动;在东南亚,推进泰国东部走廊以及马来西亚柔佛半岛石化基地建设,在皎漂港工业园区建设氮肥、复合肥等项目;研究推进中亚化工循环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合作,支持中国氯碱、电石、煤化工、塑料加工等企业走出去生产PVC、烧碱、纯碱和配套耗氯产品。同时,还要推进以化工和生物化工为主要特色,兼顾物流、轻工及机械产业发展的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建设。

另外,产能合作联盟还将尝试推介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化工高科技园区。重点考虑两个经济特区:考斯钦-斯乌比采经济特区(Kostrzyn-SlubiceWSEZ),该特区坐落在波德边境;波麦拉宁经济特区(Pomeranian SEZ)则靠近港口,比较适宜面向海外市场的投资者。这两个经济特区的投资重点将以石油和化工行业高端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与研发、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为主。

人才建设本地化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过程中,人才建设本地化以及本地化优秀人才国际化转变十分重要,这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未来,石化联合会在推进产能合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着力培养一批石油化工领域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人才与创新人才,通过人才培养基地(包含在校人员和现职人员),把联合培养、技能培训、全球职业资格认证等内容相结合,汇聚全球最先进的石油化工教育理念,让本地化人才享受到全面的石油化工领域专业教育培训。为此,石化联合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将构建全球石油化工领域产学研联合平台,为国家和企业输送国际化人才。

与此同时,产能合作联盟还将进一步组织成员抱团出海,打好组合拳,协助中国企业获取海外项目,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产业基金是保障

企业走出去,资金支持不可或缺。中国石化联合会将研究设立油气石化企业走出去合作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该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

在强大的政策、资金支持下,争取经过5—10年的努力,“一带一路”石油和化工国际产能合作基地与化工园区能够初具规模,建成一批大型和有特色的石化和化工项目,基本形成21世纪海上与陆上两条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下游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届时,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将显著提升,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得到认可,区域经济影响力明显增强,成为促进全球化工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的产业基地。

猜你喜欢

经济特区石油化工化工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卷首语
《石油化工建设》第41卷总目次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石油化工建设》第40卷总目次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