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部分委员访谈 文/唐娟娟

2018-03-30唐娟娟

协商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哲环卫工委员

吴颖:“高产委员”的“提案经”

担任十、十一届省政协委员期间,吴颖共提交了32份提案。今年,她又带了8份提案上会,可谓名副其实的“高产户”。这些提案是怎么得来的?说起这些,吴颖有一套自己的“提案经”。

吴颖是郑州铁路局新乡电务段的一名工程师,但“吴老师”“高产委员”“民生委员”是委员们对她最多的称呼。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吴颖收了一项“任务”,就是发挥老委员的传帮带作用,引导新委员更好地撰写提案。“会上守规矩,会下做功课,除了看、听、学、想、写,做好提案工作没有捷径。”会议间隙,她向前来取经的新委员们分享了心得。

大到建立郑州铁路博物馆、多路径实施社保便民服务,小到关注“厕所革命”、城市养犬、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每一份提案吴颖都下足了功夫。“虽然每年开会就几天时间,但为了上会要花费足够的精力,做一年的工作。”有些提案吴颖酝酿了几个月,个别提案甚至开会报到前一天还在精雕细琢。

微信朋友圈中,很多人对春季杨絮漫天飞舞倍感烦恼,冬天时不少人对因洒水致使路面结冰不满,凡此种种,都成为吴颖的提案线索。“很多提案其实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老百姓抱怨什么咱就关注、解决什么,这才是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吴颖说,在提案形成过程中还要多想,不能笼统地泛泛而谈,少用“加强”“改进”等宏观词汇,要提得越详细越具体越好。吴颖自豪地说,今年的新委员提案中至少有20份是在她的带动鼓励下形成的。

胡葆森:“企业家精神”离不开“工匠精神”

“努力为中原人民建最好的房子。”这是胡葆森一直坚守的事,也是他 “根植中原 造福百姓”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最直观体现。对于胡葆森而言,“企业家精神”就是这种“工匠精神”。

1月25日,在省委书记谢伏瞻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经济界联组讨论时,胡葆森以省政协委员身份参与互动讨论。其实,早在20年前,他就在人民政协的舞台上参政议政了。胡葆森曾先后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他又回到了政协这个 “娘家”,继续参政议政。

“清醒、自信、稳健、有序。”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出发,胡葆森用8个字总结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他认为民营企业发展正当其时。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可以说,我目睹了河南改革开放全过程。”胡葆森深有感触地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组建建业开始,他就带领企业就在河南扎下了根。

“建业是河南城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众所周知,中国地产商的发展路径是往大城市走,而建业则是从省城一直往下走直至做到农村。胡葆森自豪地说,以去年9月30日濮阳县东北庄杂技小镇落地为标志,建业用25年时间实现了省、市、县、乡、村5级市场联动。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家,胡葆森计划在未来3年实现省内县城全覆盖,力争让建业成为河南第一纳税大户。

近年来,胡葆森带领团队用4年时间搜集了河南70多种老字号、200多种地方名吃,并和省杂技团、少林寺等进行了多项战略合作。“目前,我们正筹划把河南小镇建到德国帕希姆的自贸区。”面对未来,胡葆森信心满满,他决定先把河南的文化、戏曲、杂技、武术、美食和建业的房子一起输送到主要移民国家和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为河南人走出国门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创业环境。

穆宏地:两条建议现场被省领导采纳

“今年政协会上,我在省领导参加联组讨论时提出的两条意见,都得到了分管副省长的及时回应,并现场给出办理意见,就等着下一步落实了!”谈及参加此次省政协全会的收获,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开封市委主委、开封市卫计委主任穆宏地倍感欣慰。

穆宏地提出的两条建议,一条是让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婴幼儿受益,一条是让广大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受益。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省驻马店、周口、商丘、开封等地都曾暴发流行,且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重症,死亡率极高。“针对手足口病已研制出的疫苗,临床效果很好。但目前价格很高,每个儿童接种费用大概在700元左右,这对很多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家庭选择放弃。建议政府拿出资金进行补贴,扩大接种人群范围。”穆宏地刚落下话音,听取讨论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翁杰明就当场表态,要制定政策进行试点运行,由政府对农村家庭幼儿接种EV71灭活疫苗进行补助,鼓励农村婴幼儿接种疫苗,先让部分特殊人群能接种上疫苗,后期再逐步扩大补助、免费范围。

小组讨论上,针对近来肆虐全国的流感病毒,穆宏地还建议对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实行流感疫苗优先及强制接种。“这既是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岗位从业者的保护,更是避免医源性感染,对患者负责的体现。”他说。针对这条建议,翁杰明也现场表态,拟将开封市作为试点城市,今年优先使用,随后在全省范围实施。

刘哲:每一份提案都饱含民生之重

“增扩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落实法律规定提高省会环卫工待遇”“为交警和环卫工等一线人员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梳理省政协委员、河南日报新闻评论部常务副主任刘哲近年来的提案,每一份都沉甸甸的,无不折射出民生之重、民生之盼。

“调研走访中,那一双双热切盼望的眼睛,让我深受触动。”刘哲已经连续三届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他是一线新闻工作者、是作家、是一名省政协委员,而每一个身份,都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我的很多提案都是在采访中获得的。”刘哲说,由于经常深入基层采访,除了利用舆论宣传把基层的需求和声音传播出去,他还经常梳理采访见闻、提炼线索,再深入调研。之后,通过委员的身份鼓与呼,助推民生之盼得以实现。

担任委员期间,刘哲共提交了30份提案。其中,为撰写提交《落实法律规定切实提高省会环卫工待遇》的提案,他走访了郑州市4个区的50多位环卫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当年,郑州市就将环卫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四百多元,并重视环卫工饮水休息设施建设,应该讲提案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

今年,刘哲的关注点是提高我省高标准耕地质量。通过调研,他发现基于工业排污管控不力、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我省高标准粮田耕地质量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安全不容小觑。“可在高标准粮田集中地区集成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在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中加大生物、物理防控技术等。”刘哲在提案中建议。

“在河南快速发展时期,委员们献计出力责无旁贷!”刘哲说,在利益诉求与社会意见趋于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要意识到民生改善任务艰巨,要多看问题,时刻不忘群众殷殷期盼的目光。

王位东:农业机械化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

“我发现农业机械化没有明显地在政府报告里体现出来,建议增加进去。会后工作人员已经与我联系,详细询问了建议。”会议间隙,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商丘市委副主委、商丘市农机局副局长王位东对记者说。在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农林界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河南熟,天下足。我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去年全省粮食产量1200亿斤,实现了13年连续增产、15年连续丰收,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但我省同样面临着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缺乏竞争力的突出矛盾。建设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是未来发展必经之路。“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标志,没有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王位东说。

“要在抓好粮食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的基础上,向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王位东认为,应提高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并着力解决花生、薯类、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最终形成粮食生产机械化快速提升、经济作物机械化逐步推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的格局。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王位东建议,要开展收获机械与玉米种植模式、品种特点的适应性探索,提高玉米机收率;要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针对机械化薄弱环节,制定适合我省农业实际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引导农民改进种植模式,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要围绕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化技术、管理、机制和服务“四个创新”。

猜你喜欢

刘哲环卫工委员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骑车别任性
骑车别任性
喝一杯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把休息室还给环卫工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环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