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条不紊更能激扬文字
——浅谈作文的写作思路

2018-03-30梁伟清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朱元璋审题

梁伟清

(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初级中学,广东 肇庆 526000)

说话是有思路的。请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其中一个和朱元璋一见面,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朱元璋嫌他太不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另外一个穷朋友也来到皇宫,和朱元璋见面后,说道:“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同样这件事,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高兴,就立刻封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朱元璋的这两个穷朋友说话的思路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朋友实话直说,说得朱元璋太没面子了,所以落得个推出斩首的下场。另一个朋友很聪明,换了一种说法,说的虽然还是同一件事,但却说得朱元璋“心里高兴”,因而当上了御林军总管。

说话如此,写作其实也一样,也是有思路的。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打动读者的心弦,不可不注意作文的思路训练。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理清思路是作者思想认识系统化、明晰化的过程,也是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如怎样开头,如何承接、过渡,怎样围绕中心把选择的材料组织起来,哪些地方需要为文章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哪些地方要与文章的前一部分有所照应,怎样结尾等,予以梳理,使之条理化、文字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思索、谋划,即是理清思路的工作。思路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得流畅。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那些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都是建立在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基础上的。

《文镜秘府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陈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写作时只有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才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思路清晰,就是要在布局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

一、析透文题,审清题目要求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常常会看到各种跟文题要求相去甚远的文章,甚至有一些文不对题、严重偏离中心的文章,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不重视审题。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和意图,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作文题目,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尽量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审题,顾名思义,就是要对题目本身及题后要求“咬文爵字”,特别要注意题目中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注意其文字上的限制性。审题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以下这两个步骤:

第一步——审作文要求。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出题者的目的和意图或显示或隐含在作文题目及要求中。因此,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作文题目要求,捕捉所给要求的主要信息,它会提示我们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在作文中我们便有了清晰的作文导向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然后再看文体要求,字数要求,等等。

第二步——审作文题目。这是审题中最重要的一步,决定写作的对象、重点、主题、体裁等。首先,要从作文题目中确定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如《鼎湖的冬天》,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写作的意象是“冬天”,确定了写作意象,作文才不至于偏题离题。其次,要审清作文题目的题眼是什么。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找准了题眼,才能确定写作的重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内容的中心。

二、确定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确定了中心以后,先不要急于落笔,因为我们还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去取舍材料,安排详略,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材料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那些纳入作文的选材,也要有所侧重,根据中心作出详略的安排。比如,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呢?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内容、选好了写作的材料、安排好了材料的详略之后,这时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三、根据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顺序

写作顺序一般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写作顺序,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常见的安排写作顺序的方法如下:

(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在布局谋篇时,可以选择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描述,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或者表现某种主题。如果要写的事件不止一件,则可以按几件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如《植树的牧羊人》,作者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二)按空间顺序

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比如《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三)按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或论述。如《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四、列出提纲,奠定写作基础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写文章好比建造房屋,“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需何材”,都必须先筹划好。思路是在头脑中的东西,行之于文,便是结构,它是作者思路的外化体现。思路与结构紧密相关,思路决定结构,结构体现思路;思路是文章的内在脉络,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呈现。这正像盖房子,对房屋的整体构想相当于“思路”,盖好的房子所体现的构造、样式即为“结构”,而盖房子的过程就是“写作”。房屋建设者不可能在没有图纸和统筹安排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工,写文章一样需要有个设计蓝图,就是预先设计“写作提纲”。写提纲,首先要围绕立意设计好文章的整体结构,然后安排好详略,并设计出主体内容各部分的写作顺序。写提纲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完善,它的好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儿,后来可省事。”所以说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写作时能按照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列出提纲、动笔写作的程序去做,经过练习是不难写出思路清楚、层次分明的好文章的。

[1]杨晓艳.作文材料如何取舍[J].考试周刊,2012(39):43.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朱元璋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朱元璋杀牛
“三招”学会审题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
你眼中的我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治军方策
朱元璋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