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以贵州茅台集团为例

2018-03-29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茅台酒传统工艺茅台

王 英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的要求所在。贵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省份,这些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了“多彩贵州”的名片,更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样本。在贵州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贵州茅台集团的酿制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茅台集团是贵州省的龙头企业、支柱产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享誉中外的贵州茅台酒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茅台集团长期坚守传统工艺成就了茅台酒的优良品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主要从茅台集团的视角来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尝试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启发。

一、茅台酒酿制技艺及其保护现状

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酒的优良品质首先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封闭的河谷地带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适宜于酿酒,特有的微生态环境对茅台酒独特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茅台镇的地貌结构形成了酿造茅台酒的优质水源,采用当地特有的有机“红缨子”(高粱),适合茅台酒多轮次蒸煮和发酵的工艺要求。这些都是成就茅台酒品质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加之茅台集团多年来不断对传统工艺的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传统工艺规范,不受市场影响,顺应自然规律,坚守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科技,最终铸就了茅台酒的优良品质。

(一)茅台酒酿制技艺

茅台酒传统酿制方法年代久远,历代酒师视为祖传秘技,历来传子不传女,靠口授身传,师徒相承。1951年,国家组建了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集团(茅台集团前身)早在1956年,茅台集团就号召职工“恢复传统工艺操作,提高茅台酒质量”,1957年,茅台集团召集老酒师总结出茅台酒传统工艺14项操作规程,并起草制定了第一个《茅台酒标准》,1966年,在轻工业部主持下组织开展茅台酒两期试点工作,进一步对茅台酒传统工艺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技术规范。[1](P10-14)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经过不断探索和科学实验,茅台酒酿制技艺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技术标准。发展至今,茅台酒的酿制技艺主要可以概括为: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和包装五个过程。一瓶茅台酒从投料至产品出厂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茅台酒酿造遵循端午踩曲(避开低温)、重阳下沙(赤水河水质最清澈)的季节性生产方式,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酿造周期历经春夏秋冬,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蒸馏酒酿造工艺。

1.高温制曲

茅台酒坚守传统人工制曲,踩制成中间高、四边低、松紧适宜的“龟背型”曲坯,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后期发酵。曲快要经过40天仓期的培养,期间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在60℃以上,达到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的目的,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细菌为主的特殊微生物体系。曲块成熟后转入干曲仓存放半年以上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2.制酒

(1)茅台酒严格遵守季节性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2)两次投料,即每年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开始投料,又称下沙,第一次投料占原料的50%,蒸粮、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投入50%的粮混合蒸粮,称为造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投料期间的润粮一次性投足水分,以后各轮次均不再加水。

(3)两次投料入窖发酵1个月后,出窖烤(蒸)酒,以后每轮次入窖发酵1个月烤酒1次,共烤7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经过9次蒸煮、8次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7次馏酒才丢糟。加上窖期间隙就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4)高温堆积

茅台酒采用开放式晾堂堆积发酵与封闭式入窖内发酵相结合的两种发酵方式,又称阳发酵和阴发酵。高温堆积发酵工序是茅台酒的独创,是糟醅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二次制曲”的过程,更是茅台酒香气香味物质形成最为重要的过程。堆积发酵的质量直接影响酒的产质量。通过高温堆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利用,以达到代谢产物具备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和、回味悠长的目的。

(5)高温馏酒

茅台酒的馏酒温度高达40℃,有利于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和高沸点物质的有效提取,形成茅台酒低沸点物质较少,高沸点物质较多的特殊成分体系,是茅台酒饮后不口干、不上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3.长期贮存

长期贮存自然老熟,茅台酒基酒贮存3年以上,采用陶坛作为贮存器具,在贮存过程中酒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使酒体更为醇厚丰满,回味更加悠长。

4.精心勾兑

茅台酒勾兑工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勾兑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更需要灵敏感官味觉的个人天赋。茅台酒整个勾兑过程完全采用酒勾酒方式,不使用包括水在内的任何外加物质,是使用基酒样品种类、个数最多的勾兑工艺,而且能保持产品质量长期稳定,通过合理配比100多个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形成茅台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典型风格。

5.包装出厂

茅台酒的包装是茅台酒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从酒瓶、酒盒到纸箱,茅台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在每条包装生产新均配置专职检验员负责计量和包装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二)茅台酒酿制技艺的保护现状

茅台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茅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保障茅台酒的优良品质,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厂之初,茅台集团就打破以往口头相传的作坊式操作模式,召集老酒师总结了制作茅台酒的操作规程,从那时起,茅台酒开始有了书面的标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现代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茅台集团设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团队来保证传统工艺的实施、完善与监督。

1.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1)制定《茅台酒标准》

早在1956年,茅台集团就总结出茅台酒传统工艺14项操作规程,并起草制定了第一个《茅台酒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茅台人顺应自然规律,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和积累,不断提炼、总结、完善标准,现在使用的标准是2012年修订的《茅台酒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既是对传统酿造技艺翔实的记载,丰富了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也为保护和传承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保障茅台酒传统工艺的精准实施

为了坚守传统工艺,茅台集团设立了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下设生产工艺管理科、生产化验室、生产调度督察室、统计分析室、工艺设施维护管理科。其中,生产工艺管理科负责茅台酒工艺标准的制定、完善、实施、监督及管理,其他科室配合生产工艺管理科保障传统酿造技艺的实施、改进、监督及管理。生产管理部的具体职能通过车间来实施(生产管理部与车间是平级,这也是茅台集团重视生产的一个重要体现),车间下设班组,班组由酒师、班长、副班长及成员组成。酒师负责传统工艺的把关、监督和执行,班长和副班长负责整个班组的行政事务。此外,公司除在生产车间配置技术员、技术辅导工等工艺管理人员外,还在六百多个生产班组配置了专职质量老师,确保传统工艺得以有效贯彻,通过生产管理部、车间、班组对传统工艺的层层把关,以及质量部、技术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层层检测,全过程监控,使得茅台酒质量稳定,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3)较强的科研团队和人才储备

茅台集团长期秉持“以才兴企”的人才理念,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通过师带徒、外派学习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人才储备机制,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人才。截止2015年,集团拥有5名酿酒大师、11名国家白酒评委、近200名国家级品酒师、200余名专职质检科研人员,以及1000余名核心工艺技术人员。此外,茅台集团还拥有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第一家CNAS认证白酒检测实验室、国家级评酒委员会,成立了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建设了行业领先且不断完善的质检科研平台。

2.形成比较完备的传承体系

茅台集团除了通过生产来保护传统酿制技艺外,还通过师带徒、祭酒节、代表性传承人等方式来实现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

(1)以师带徒

茅台集团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传统酿造工艺后备力量的培养,1954年3月,全厂开展了“订立师徒合同”活动[1](P9),由老酒师亲口传授、手帮手带徒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师带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但丰满提炼了茅台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更为茅台集团储备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进一步规范师带徒的权利义务,培养品行良好、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茅台集团于2006年出台了《师带徒管理办法》,明确了师傅和徒弟的权利与义务、考核标准等。师带徒有庄重的拜师仪式,具体为:徒弟献花、敬茶敬酒、师傅赠书(一般为员工手册或弟子规),在工会、劳资科、财务处的见证下签订《师徒协议》,由师带徒推进会依据《师带徒管理办法》和《师徒协议》进行考核,考核达到相关标准后,颁发合格证书,徒弟录入人才库,师傅则给予奖励。2015年结成师徒关系70对,有力的促进了业务技能的传承。师带徒方式为茅台集团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后备力量,更是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不断得到传承的重要方式。

(2)举办祭酒节

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高粱成熟、赤水河进入一年中水质最清澈的时期,此时正是茅台酒一个生产轮次的起点,重阳下沙(投料)正是茅台酒顺应自然规律的最好体现。茅台祭酒节也在此时正式拉开帷幕。茅台祭酒节始于2003年,已成功举办十二次,祭酒节旨在通过传统礼仪来展示“缅怀宗师、薪火相传、奉献社会、为国争光”的情怀。祭酒节主要有三个环节,领导致辞、三献礼(上香、敬酒、敬花篮)、宣读祭文。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公司各单位代表及国内众多媒体记者等见证这一标志着国酒茅台历史传承的年度盛事,颂歌朗朗,雄壮激昂,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人员,庄严的仪式既是对老一代茅台人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激励着所有茅台人敬畏自然,顺应天时,坚守传统工艺并将之发扬光大。

(3)确定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茅台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确定了两位代表性传承人袁仁国(茅台集团现任董事长)和季克良(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德艺双馨,曾长期工作在茅台集团的一线,对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流程了如指掌,对茅台酒酿造技艺有着独到的见解,对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用,对茅台集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即使现在是茅台集团的主要领导,但每逢生产期,他们仍然到一线视察和指导生产工作。无论是在认定代表性传承人之前亦或是之后,两位传承人在各种场合都向国人、世界传递着茅台文化及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此外,茅台集团还通过开展茅台酒酿造工艺各个环节的劳动竞赛、工艺有奖问答以及“国酒茅台名人讲坛”等形式使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深入员工内心,更融入了生产实践,让传统技艺由内而外的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3.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

茅台集团在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管理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还积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结合公司实际,建立了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同时辅以反不正当竞争、地理标志(原产地域)的法律保护体系,对于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1)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标、专利、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a.商标保护,根据公司品牌战略,建立了核心商标、全国性商标以及区域商标三大商标保护体系。其中以贵州茅台商标为核心,该商标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欧盟商标注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注册以及单一注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注册,全国性商标包括茅台王子、茅台迎宾、汉酱等,区域性商标为贵州大曲、仁酒、赖茅等。累计注册保护性商标1200多件,同时与专业的商标监测机构进行合作,对申请注册的潜在侵权商标及时提出异议,全方位的保护公司商标权益。b.专利保护,通过全面梳理茅台酒酿造工艺流程,将其中可以公开的技术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予以保护,同时深入车间一线,将一线员工通过一些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及时申请专利。技术中心和质量部是茅台强大的科研团队,这些部门的检测方法和研究技术茅台都及时的通过申请专利来予以保护。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33件,其中发明11件,实用新型45件,外观设计77件。c.商业秘密保护对于茅台酒酿造技艺的核心工艺部分、专有技术以及相关指标、数据则采取了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茅台集团成立了保密办,通过保密制度及签订《保密协议》的方式来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以保持竞争优势。此外,茅台集团将企业的标识、商标中的图形以及设计图纸均申请了著作权登记。

(2)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早在1953年6月,香港地区和茂源与利太号的酒商用高粱酒伪造茅台酒并销往泰国,从那时起就揭开了茅台集团打击侵权假冒的序幕。[2](P243)为有效打击假冒侵权,一方面,茅台集团设立专职打假队伍。80年代初,茅台集团就设立了专职的打假队伍,2000年成立了打击假冒办公室,至2015年,专门从事打假人员已达100余人,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共同维护茅台酒的知识产权。1996年,茅台集团出台了《关于打击制销假茅台酒的奖励办法(试行)》,后不断提高奖励标准,截至2015年,茅台集团用于打假维权及防伪费用近4亿元。另一方面,不断改进防伪技术,提高产品防伪保真能力。1985年,公司开始使用防盗式扭断盖,经过历次改进,2012年在防伪技术中添加RFID技术,推进基于RFID溯源体系应用的新技术。同时加强市场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鉴定服务。至2015年,茅台集团在全国省会城市设立免费鉴定点32个,并公开各省的打假咨询服务电话。这些措施净化了市场环境,为茅台酒的销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数据来源于2016年8月对贵州茅台集团“知保部”的实地调研。

(3)地理标志保护

广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地理标志保护,茅台酒的地理标志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原则和活态性保护原则的实践典型,并非茅台集团所有的产品都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茅台集团产品种类纷繁,仅有三种产品纳入了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鉴于此,笔者特意将地理标志保护单独予以介绍。

早在1974年,为实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希望茅台酒生产规模上万吨的独院,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经国家科委和轻工业部批准,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牵头,以国家科技攻关组的名义,开始了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大规模实验,经过10年攻关,90个轮次,3000多次分析实验,最后专家鉴定结论:“酒质较好,但同茅台酒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后的数十年间,梦想离开茅台镇生产茅台酒的人们仍不放弃,难以计数的试验与模仿,在茅台酒原产地域外,很多白酒厂完全按茅台酒工艺制酒,但产品口感差别很大,生产不出茅台酒。事实充分证明了茅台酒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即便可以照搬茅台酒酿造工艺,却无法搬走其微生物自然环境,赤水河边茅台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无法克隆。[2](P198)因此茅台酒的原产地域保护对于茅台酒而言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和活态保护原则不谋而合。

茅台酒于2001年3月29日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2001年4号)。201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向质检总局提出申请,调整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称及保护范围。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上述申请进行审核并依法批准实行保护。产地范围:原产地保护范围由原约7.5平方公里延伸面积7.53平方公里,总面积共约15.03平方公里。茅台酒质量技术要求由四个方面组成:原料(包括高粱、小麦、水),酿造环境、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质量特色。[3]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仅为三类不同酒精度数的茅台酒:52%vol、53%vol、43%vol。虽然地理标志保护的大门对于茅台镇所有的酿酒企业是开放的,但目前仅有茅台集团的以上三种酒精度的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

二、茅台酒酿制技艺保护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2012)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将那些具有生产性质的传统技艺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产品,更好的与当代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指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纳入商品经济范畴,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我国近年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文化部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发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以设立示范基地的形式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茅台集团通过生产来保护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生产性保护使茅台酒酿造技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生产性保护的核心,在于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要把保护放在首位。生产性保护的界限是不能破坏传统核心的技艺……,在保护的前提下,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适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方式进行设计和改造。[5]传统酿造技艺是茅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建厂之初召集老酒师将传统酿造技艺流程逐一记录下来,还是之后不断的对工艺进行深挖、细化、提炼进而形成标准化的管理,茅台始终坚持传统工艺,铸就了茅台酒的优良品质。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根据生产实践的需求,茅台集团对于传统酿造技艺的非核心部分即那些不影响酒体质量的生产环节来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的生机,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过去在制酒阶段,都是通过人工来上甑(将盛满粮食的甑子放到蒸锅上)和下甑(将盛满粮食的甑子从蒸锅上取下),通过使用航车来代替人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传统的酿造技艺又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同时,茅台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工艺的奥秘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传统工艺;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茅台酒风味物质进行剖析,建立风味物质数据平台,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茅台酒功能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的深层次研究,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在尊重传统酿造技艺的前提下进行的完善和发展,既实现了对传统酿造技艺本身的保护,也实现了茅台酒的规模化、产业化需求,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二)生产性保护有力地带动了贵州经济的飞速发展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作为贵州省的龙头企业,茅台集团通过生产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更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的带动了贵州省经济的飞速发展。2015年,茅台集团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交税金、资产总额、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白酒行业的6%、31%、27%、18%、55%;公司税金、人均创利税、人均上交税金、股票总市值、品牌价值和主导产品的营业收入、利税、利润等指标稳居全国白酒行业榜首;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就业人口分别占贵州省白酒产业的18%、80%、93%、52%,上缴各种税金152.60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金7.7亿元。[6](P7)同时,茅台集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截止2015年,有国外(境外)代理商84加,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南部及中国重要口岸的63个免税市场。[2](P514)为贵州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生产性保护促进了茅台酒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白酒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蒸馏酒之一,是中华民族充满创造智慧与文化神韵的发明。茅台酒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文献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在仁怀一带居住的濮人已掌握酿酒技术,特别是仁怀出图的大量西汉时期的酒具,说明当时酿酒业已具规模。司马迁《史记》记载“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夜郎”,清代鄂尔泰著《贵州通志》记载:“按黔省所产之酒,以仁怀茅台村之高粱最佳。”《遵义府志》记载“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此外,《黔语》《遵义新志》古书对茅台酒均有记载。[2](P88-89)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茅台酒的传统酿制工艺不断传承、发展、精进,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茅台酒文化。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群星灿烂,那么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便是群星中最的一颗,而茅台酒文化则是整个中国酒文化的浓缩。茅台镇不仅仅因为茅台酒而驰名中外,更因其神秘的茅台酒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早在2009年,贵州省政府便提出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的规划;到2012年再次提出,把茅台镇建设成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名镇”。2016年,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茅台镇召开,中外嘉宾、游客蜂拥而至,至此拉开了茅台镇的酒文化旅游产业。茅台集团在向世界展示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同时积极传递茅台酒文化,茅台酒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商品,更是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依托茅台集团的优势,仁怀市政府把茅台酒文化融入经济、旅游、生态、环境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国酒文化品牌的作用,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如今,茅台镇的经济在以酒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茅台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2015年茅台集团与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了电影《国酒》,这是中国第一部以白酒为主题的电影,真实再现了国酒茅台的成长历史。同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风雅茅台》为人们认识茅台、了解国酒茅台提供了很好的文化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好评。

(四)通过私权有力地维护了品牌形象和企业的商业信誉

私权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利器。茅台集团在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积极通过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构建商标、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为主、反不正当竞争为辅的保护体系,同时依法自创《索赔管理办法》,通过律师索赔和自助索赔增加制假售假侵权成本,协调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对“傍名牌”虚假广告予以规范。组建的100余人的打假队伍常年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积极打假维权,协调各电商平台对侵权产品下架处理。私权的运用为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提供了法律保障,更有效的维护了茅台集团良好商业的信誉和品牌形象。

(五)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

茅台集团在关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按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茅台集团于2009年发布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是行业内唯一一家连续八年在京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茅台集团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社会绩效以及环境绩效。经济效益本文在第二部分已有介绍。在此主要介绍社会绩效和环境效益。社会绩效方面,自2012年开始,茅台集团坚持每年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每年捐资1亿元用于帮助2万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到2016年,茅台集团累计捐资5亿元,帮助8万名学子圆梦大学,成为国内有史以来爱心助学活动中捐款金额最大、受助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公益举措,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成功入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优秀案例”。此外,按贵州省政府安排茅台集团结队帮扶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茅台集团迅速制定帮扶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签订帮扶协议,从扶贫规划、资金投入、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精准扶贫。首期投入3000万元帮助道真贷款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并选派管理人员组成驻地工作组,同时,采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级管理模式,用订单方式种植高粱,增加农民收入,突出“造血式”扶贫和“项目化”推进。环境绩效方面,茅台集团是国家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茅台集团长期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茅台模式”。[6](P66)2015年全面实现可回收废弃物回收率100%,废弃酒糟利用率100%,厂区绿化率28.1%,年节约用水13万吨,年减少燃煤12万吨,年空气质量优良340天。为保护和治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把好茅台酒的水源关,自2014年始,每年出资5000万元专项资金,并承诺连续出资十年,将累计投入5亿元。[6](P59-70)这些翔实的数据表明茅台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

三、茅台酒酿制技艺保护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通过在茅台集团的实地调查发现,茅台集团通过生产来实现对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做了很多工作,对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保护意识和保护观念有待加强和提升、对于如何保护传统酿造工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保护意识,更新全体员工的保护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是一种生产或生活方式,贯穿于生产或生活之中,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原则的应有之意。笔者在调研时明显的感受到,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的意识主要集中在公司领导层,一线员工在保护传统酿造技艺的过程中存在被动或不是很了解的状态。笔者在制酒车间与制酒工人访谈得知,班组对每天的生产都是有工艺要求的,他们只需要按要求做就可以,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则不甚清楚。他们都认为传统酿造技艺好,但不知怎么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示不清楚。这凸显出了集团对传统酿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一线员工的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为使一线员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他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茅台集团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宣传力度,以“文化遗产日”“知识产权日”为契机,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展示等活动。让每一个一线员工知道传统酿造技艺是茅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茅台镇人民世代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茅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茅台人独有的文化记忆。一线员工既是传统酿造技艺的践行者、保护者,更是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者。让每个员工意识到,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在保护好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酿造技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让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根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外化于他们的每天的工作,提高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二)划定传统工艺的边界

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有效模式,这一点已经为我国实践所证明。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中,宣纸制造技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项目都采用了生产性保护。但生产性保护往往伴随着市场化、规模化的生产,如何在商业化、规模化中保护好传统技艺,通过对茅台集团的实地调查,结合茅台集团实践,笔者认为,对于茅台集团而言划定传统酿造工艺的边界,是保护好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必由路径。

首先,对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如果要给予其保护,就需要对其范围的进行界定,保护对象的明确,是给予保护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简单地划定红线似不大可能,但如果要是非遗保护走向法制化,保护限制的确定性是必需的……没有了保护限制的确定性,保护行为就变成了无法实施强制性限制和约束的随意活动,如果不能强制性实施和确定效果,法规意义上的保护行为也就不存在了。[7]

其次,划定茅台酒酿制技艺的保护范围具体思路上可以考虑采取“核心技艺”“次核心技艺”“安全带”“公有领域”四个部分,从而构建保护茅台酒酿制技艺的防火墙。“核心技艺”是茅台集团传统酿造技艺的绝密部分,“次核心技艺”是与“核心技艺”相关的部分,是“核心技艺”的第一道防火墙,“安全带”既是缓冲区,也是“核心技艺”的第二道防火墙,而公有领域则是茅台镇的地里环境和自然环境。

最后,对于划定茅台酒传统酿制技艺的程序、参与人员以及可行性都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详细的论证,成立划定茅台酒酿制技艺小组,由技术、生产等各专业人员组成,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以及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对于未来变更传统工艺的审批流程也要做出安排,在制度层面确保传统工艺的全面保护。

(三)根据划定的传统工艺设计不同的法律保护范围

如前所述,茅台集团积极利用私权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并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如果采用划定传统工艺的方法来保护传统酿造技艺时,则在具体的法律保护上需采用有针对性的保护,构建专属于传统酿造技艺保护的法律保护体系。

1.“核心技艺”采取商业秘密保护

对于“核心技艺”的部分,既是茅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茅台集团的核心商业利益所在,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核心技艺”部分更符合茅台集团利益诉求。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在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商业秘密保护得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将继续保持,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配方就是通过商业秘密来予以保护的。而一旦泄露,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尤其在发生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下,企业维权相对困难。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商业秘密。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设权制度和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就二者关系而言,制止不正当竞争起着补充设权规则的作用。设权规则的期限性与保护的严格性相伴,反不正当竞争的无期限性与保护的脆弱性相生,体现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精巧平衡。[8](P13-17)商业秘密的保护在就机上虽然脆弱,但是不受保护期的限制,由此采用商用秘密来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体而言是有优势的。在具体的保护中,首先要明确“核心技艺”的范围,该范围属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才可以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就茅台酒酿制技艺而言更多的是技术信息。其次要符合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茅台集团需要针对“核心技艺”部分采取保密措施,例如在相关文件上标示商业秘密字样,限定接触人员等,完善保密制度以及对员工进行保护意识的培训。再次,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要落实到纸面文件,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根据公平原则,公司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可能导致竞业限制条款无效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2.“次核心技艺”采取商业秘密或专利权保护

“次核心技艺”是指那些处于“核心技艺”外围的技艺,它是“核心技艺”的防火墙,有些“次核心技艺”与“核心技艺”共同发挥作用,有些则单独发挥作用,不会触及到“核心技艺”。由于那些与“核心技艺”共同发挥作用的技艺同样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更符合企业的利益,其中利弊可以参考上文。对于那些单独发挥作用的部分,则可以考虑申请专利予以保护。专利的实质是以公开换取垄断,优势在于其垄断性,一旦获得专利授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然而专利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三性要求,申请专利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专利保护是有期限的。通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对于那些传统酿造技艺的非核心部分即那些不影响酒体质量的生产环节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用航车代替人工上下甑,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要善于发现技术成果,并积极将此成果申请为专利。对于公司而言,获得了专利权,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员工而言,专利的授予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公司对于此类发明设立了奖励制度)。由于“次核心技艺”单独发挥作用且专利的公开以及期限性不会对传统酿造技艺产生实质性影响,故可以考虑采用申请专利的方式予以保护。当然,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企业的利益进行灵活的处理。

3.“安全带”是可以公开展示的技艺流程,属于公有领域

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五大环节: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是茅台镇人民世世代代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茅台镇上的大部分酿酒企业或作坊都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方法进行酿酒。然传统工艺的五大环节仅是一个基本的酿酒路线图,在每一个环节下面还有无数道工艺,这些工艺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严格的工艺流程以及品类多样的基酒实力等。根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茅台集团与茅台镇其他酿酒企业的区别在于,茅台酒严格遵循传统酿造技艺,基酒储存量庞大(基酒品类和储量是茅台镇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与之相比的),配以强大的科研团队、严格的原料把关(茅台酒采用的原料均是有机原料)、全过程质量监控成就了茅台酒稳定优良的品质。“安全带”是茅台酒酿制技艺中完全可以公开的工艺,这些工艺的展示既体现了茅台的酿酒文化,客观上也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在法律层面,此类技艺属于公有领域的范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自由、无偿使用。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关系到民族的精神维系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体现了学界公认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与活态性保护原则,更是国际上“以文化为基础促进发展,用文化多样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多样性”经验的借鉴。[4]然而,作为非物质文遗产持有人尤其是企业一定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根本任务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产量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更不能盲目的跟随市场,如此就背离了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在生产性保护中,企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相平衡的机制,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二者的良性互动。

[1]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2]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茅台酒百年图志(1915―201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调整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的公告[EB/OL].(2013-03-28)[2016-08-26].http://kjs.aqsiq.gov.cn/dlbzcpbhwz/ggcx/201303/t20130329_349693.htm

[4]田艳.试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4,(1):13―17.

[5]杨亚庚,陈亮,贺正楚,陈文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东南学术,2014,(1):210―217.

[6]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贵州茅台集团CSR社会责任报告[R].2017.

[7]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J].人文杂志,2013,(9):60―63.

[8]李琛著.知识产权法关键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茅台酒传统工艺茅台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牙科界茅台来了
飞天茅台直销渠道节前已平价投放33.5万瓶
辣椒之争
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
茅台酒
茅台酒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