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3-29高定杰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橡胶坝驳岸城区

高定杰

(河南省邓州市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河南 邓州 474150)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城市生产、生活等不可取代的载体,河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热潮的出现,不少河流都被规划建设为湿地公园,流经城区段的河流也随之成为城市湿地公园。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线路长、呈带状依城而过的特征。本文以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湍河湿地)城区段为例,初步探讨了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

1 研究区概况

湍河湿地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境内,以湍河河道为主体,规划建设长度54 km,平均宽度300 m,总面积1 699.7 hm2,其中湿地面积1 530.5 hm2,湿地率达90%,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18科434属880种,两栖动物和鸟类、兽类154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和秃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红隼等21种。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现已建成长达12 km的两岸景观带。

2 湍河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橡胶坝削弱了湿地生态功能

湍河湿地城区段建有4个橡胶坝组成的橡胶坝群,带来了以下的生态问题。

2.1.1 破坏了原有的湿地生态,削弱了湿地功能

橡胶坝蓄水后淹没了生态交错带,湿地功能大大削弱,不仅使生态交错带的水湿生植物消亡,更使大量的水生生物和两栖类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浮游和陆生动物也被迫迁徙。再者,橡胶坝改变了原来河流营养输移转化规律,其滞留的营养物质在气温较高时促使藻类在水体表面大量繁殖,产生水华现象,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2.1.2 造成河势发生变化,改变了水流的原有特性 橡胶坝蓄水后,流动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河流长度、链长度、弯曲度、河流比降和河流横断面等发生变化,河势被改变,流速变缓,一是弱化了水流的自净功能,致使水质越来越差。湍河湿地城区段的水质从上世纪80年代前的Ⅰ、Ⅱ类变成当前的Ⅲ类,与拦河蓄水有很大关系。二是变缓的流速导致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使坝下清水下泄,加剧了对河岸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岸水土环境的改变。

2.2 硬质驳岸改变了河岸特征和功能

硬质驳岸改变了河岸线的自然特征。自然驳岸的鱼道、鱼巢及其多孔性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使水体净化。硬质驳岸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功能,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物的水、气循环,恶化了陆上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水生生物失去了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此外,硬质驳岸设计同质化、形式化严重,多采用钢筋水泥或石块建造,不具亲水性,河流也丧失了灵动性,易产生视觉疲劳,满足不了现代人对良好生态的向往。

2.3 水湿生植物匮乏、单调

2.3.1 水湿生植物匮乏 因生态交错带消失,原来生长的大量水湿生植物大多已不存在,目前湍河湿地城区段只有挺水植物,如芦苇、蒲草等零星分布,浮水植物如菱角、芡实等已基本绝迹,春来野花遍地、夏秋萤飞草长、冬季衰树枯叶的湿地野趣已不复存在。

2.3.2 景观带植物单调 植物种类单调,乔木居多,藤本植物缺乏,花卉较少且缺乏四季不同的品种;树种单调,以引进树种为多,乡土树种基本没有;色彩单调,多为常绿植物,未能根据不同植物的季相和四季花卉来进行搭配构景;造型单调,植物都是自然树形,未能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来构思造型,更缺少巧夺天工的园艺修剪作品。

2.4 湿地生态科普宣教设施不配套

湍河湿地城区段缺乏湿地生态知识科普宣教设施,如宣教廊道、宣传匾牌、植物铭牌和生态或仿生态的步道、座椅、厕所、垃圾箱等均未配套,园内的建筑造型和外立面也未能蕴含湿地元素,与湿地景观不协调。

3 湍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规划

3.1 管理橡胶坝

3.1.1 塌坝管理 间隔塌坝或顺序塌坝,减少蓄水量,降低水位,露出河道两边的滩涂,种植水湿生植物,重现湿地特征。湍河湿地城区段的4个橡胶坝,可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在升一坝、三坝的同时塌二坝、四坝,或升一个坝的同时塌三个坝,使湖水交替回落,露出滩涂。具体操作可视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的水量大小灵活掌握,但升、塌坝的周期不宜过长,一般升坝1~2 d后即可塌坝,以免周期过长对某些湿地植物造成不利影响。

3.1.2 构建河心岛 可在两坝之间构建大小适中的河心岛,种植乔灌草花,使其成为鸟类的天堂,也为水生生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湿地景观更加立体化。

3.2 改造硬质驳岸

最佳的河岸状态应为软驳岸。软驳岸多为自然式、原生态,以原有地形、原有岸滩形成多孔性的长满植物的缓坡,通过过滤、截留沉淀物、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等来协调河流横向和纵向的物质和能量流,以保持河流湿地生态的多样性。

湍河湿地城区段硬质驳岸的改造方法:①将其坡底亲水部位的混凝土材料毁掉,代之以块石、鹅卵石堆叠,以恢复其通透性,为水生生物提供宜居空间。为了防止湍水击岸而造成堤岸垮塌,石块可用竹笼或铁丝笼装后投放,并进行打桩固定;②在驳岸上开凿大小适中的鱼鳞坑,在坑内种植花草、灌木和主干较小的乔木,使其错落有致;③在坡顶种植下垂的藤蔓植物,如紫藤等;或在坡底种植攀援的藤蔓植物,如凌霄花、牵牛花等,覆盖驳岸,增加绿量。通过搭配或修剪不同颜色的植物,构成各种几何图案和汉字等,绿化美化效果更佳。

3.3 构建立体植物群落

3.3.1 水生植物配置 从景观效果考虑,模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分及分布状态,将沉水植物(金鱼藻等)、浮水植物(睡莲、菱角等)和挺水植物(芦苇、蒲草等),按照从河中心向外依次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模式进行配置,形成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

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做到深根系植物与浅根系植物搭配、吸收氮多的植物与吸收磷多的植物搭配、常绿植物与季节性植物的季相搭配等,切忌种植单一品种。如浮萍可作为氮去除的优势植物加以利用,睡莲、芋等根茎、球茎及种子植物可种在浅水处,作为磷去除的优势植物利用。

3.3.2 湿生植物配置 在交替升坝塌坝后形成的消涨带宜种植耐水淹的湿生植物,按照从水边向外依次为草→灌→乔的模式进行配置,靠近水体的一侧尽量不种植高大乔木。可选择茅草、狼尾草、芭茅、荆、紫穗槐、白蜡条、垂柳、枫杨等植物。

3.3.3 陆生植物配置 河岸两侧景观带陆生植物的配置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主题植物。主题植物应是在本地生长最旺盛、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就湍河湿地城区段而言,主题植物推荐刺槐。刺槐适应性强,极富观赏性。刺槐可修剪成不同树形,与其它乔灌草植物配搭种植,并在色彩、树形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

(2)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槐、杨、柳、榆、楝、椿、楸等都是邓州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易成活,且承载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极易引起人们尤其是游子的乡愁情愫。

(3)乔、灌、草、花多层配置。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种植密度宜大,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树有较大的色彩差异。前景树植株可较小,密度可稍小,树间以修剪成型的灌木相连或种植攀援植物,如葡萄、凌霄花、牵牛花等,在道路上方形成凉棚、花廊。树下植草,点缀以四季花卉。河心岛的植物配置则应是水生、湿生、陆生植物兼备,乔、灌、草结合,形成植物群落丰富、贴近自然、充满野趣的生态空间和鸟类乐园,既要考虑常年在岛上栖息的鸟类对食物的需求,还要考虑树木的茂密程度对鸟类筑巢的影响。

3.4 完善湿地生态科普宣教设施建设

城市湿地公园内的设施应赋予其湿地生态科普宣教功能,还应体现自然生态的特征,如凉亭可建成蘑菇状、树状,厕所可建成竹木茅草屋的外观,垃圾箱可设计成大熊猫等动物形状,座椅可用仿木、竹等天然材质,步道可用片石、鹅卵石铺设,所有用材都要用原生态或仿生态的材质。园区入口处、人流密集处、廊道内及道路两侧要设置图文并茂的湿地生态知识宣传牌,植物应配有简介铭牌,园内建筑形状或立面要进行适度改造,融入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元素,或将其隐藏在竹林树荫之中。

4 结语

湍河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可在其现状基础上加以科学改造、完善和提高,使其符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要求,既保护了湿地生态,又能满足人们休闲游乐的需要,成为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城市多功能区。

猜你喜欢

橡胶坝驳岸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涞源县滨湖新区梯级橡胶坝塌坝泄流过程分析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临沂滨河景区橡胶坝群的调度运行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