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文化故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9刘秀娟

山东化工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画像石徐州营养

刘 翠,刘秀娟,王 洁,刘 硕

(1.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3.江苏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丰厚的地区之一。对化学教学而言,汉文化故事具有独特的作用。其一,汉画像石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汉代文化,又能够引发一系列问题,“汉画像石的保存”,“汉画像石的成分”等,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化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文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其二,将汉代的膳食引入课程中,学生在比较古今食物的异同中,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既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又能够从历史的视角研究饮食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三,汉文化故事颇具有地域特色,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相关知识时介绍汉代丝绸,对比学习天然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让学生初步学习合成的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意识到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形成资源节约意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讲丝绸之路,引导学生联系语文与历史的知识,打通学科间的界线。对比汉代丝绸不同于合成纤维的优点,学生不仅能意识到提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且在学生了解汉代的纺织业发展水平如此之高、刺绣技艺的精湛后,增进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融入汉代故事的化学教学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增强了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促进学生认识到化学在资源保护,人类饮食,提供生活材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 融入汉代饮食文化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两汉时期的饮食文化,具有精、雅、美的特点[1]。根据珍贵文物记载,大部分地区主食多为谷类食物,副食则包括蔬菜,果类,肉食,水产等[2]。《孟子·滕文公》记载的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即为汉代的主食[3]。汉时副食以肉食品为主,瓜果蔬菜为辅[4]。汉时食用的蔬菜有:笋、芋、藕、葵、白菜、蘘荷、黄卷和芜荑等,瓜果包括梅、梨、柚、枣等[5]。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物美价廉的豆腐[2],影响至今。值得一提的是,东汉之前食用油为脂膏,即动物油,东汉后,发明了以麻油为主的植物油[1]。

以苏教版《化学与生活》,“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为例。教师介绍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人们每天应摄食的不同种类食物。第一层为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B等营养;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富含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第三层为鱼、肉、蛋类,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矿物质和脂肪等营养;第四层奶类和豆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营养;第五层油脂类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等。教师介绍汉代食品,让学生按膳食宝塔中的食物进行归类,制作汉代膳食宝塔图,学生发现汉代食品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须的所有营养。通过分类学生不仅了解了汉代的饮食文化,还对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 设计汉画像石被腐蚀的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记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研究当时社会风貌,文化习俗等历史研究以及美术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6]。将汉画像石的保存现状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打造一堂人文氛围浓厚的化学课。

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石灰石的利用”为例。教师讲述汉画像石故事:全国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总数约为15000块左右,多集中发现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7]。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典故,还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汉代社会的一部“绣像的史书”。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汉画像石图片,并思考“为什么博物馆里的汉画像石,图片不完整,或画面模糊?”,从而引出对汉画像石的主要成分的探究,即碳酸钙相关性质的学习。

教师系统介绍石灰石的概念,石灰石作为一种常见的矿石,广泛用于生产领域,比如作为建筑材料,或制玻璃,制水泥等。在学习碳酸钙的性质后,我们进一步观察汉画像石,分析汉画像石图像模糊的原因,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汉画像石进一步遭到腐蚀,进而提升学生对碳酸钙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运用汉代服装故事,拓展学习视野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架起了沟通中西方联系的丝绸之路。汉代种桑养蚕较为普遍,民间丝织业昌盛,丝织品有:娟、锦、罗、漆纱等[8]。从成分上分析,丝绸中主要含有蚕丝纤维。蚕丝纤维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纤维结构多孔隙,含有较多亲水性基团,能够吸收水分或者散发水分[9]。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为例。教师将汉代丝绸这样的天然纤维与涤纶和锦纶等合成纤维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以上物质的优缺点,从而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视野。

4 结论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化学课程的学习应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学科的魅力之一是创造性与实用性。将汉文化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贯穿古今,不仅能体现化学的实用性,还能体现地域特色,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单纯的传递书本知识不能满足如今化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文化渗透教学势在必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汉文化渗透的高中化学教学一定能使化学教学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猜你喜欢

画像石徐州营养
疫散待春回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