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男孩的大外套

2018-03-29

成才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套小男孩教室

开学典礼上,51个陌生的面孔,似乎长得一个样:稚嫩、懵懂。细看,又不一样:有的安静腼腆,有的胆大活泼。我看着他们,心里有些不知所措,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他们?该树立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此外,学前班的老师还送来一个“噩耗”: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分在我班,据说以前的班主任上课时,走到哪儿就把他牵到哪儿。我真的呆住了,心想:上天这么考验我,我能经受得住吗?

别人的描述,只是给我打了个预防针,等我真正见识到时,着实惊呆了,却又无可奈何。这个小男孩根本坐不住,一节课四十分钟,他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玩一整节课,还要拉着同桌一起玩,别人不理会,他就摸脸、晃手。小小年纪,性格还不是一般的犟。课堂上,他认为谁冒犯了他,就一定要老师当堂主持公道,给他一个自认为应当有的道歉,却丝毫不提自己的错误之处。他还很容易哭,其他同学不小心撞倒他,他躺地上就哭,而且一定要找到老师诉说“冤情”。有时,他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好不容易上课举手发言,如果老师没看到,他就会一直缠着老师,不吐不快。他的注意力也不集中,课堂作业没有哪一次是按时完成的,经常进办公室补作业。演变到后来,甚至以为进办公室做作业是一件很骄傲的事,还兴高采烈地向其他补作业的同学介绍,哪个桌子是吴老师的办公桌。

这么放纵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既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又影响老师上课。于是,我一面和他的家长沟通,询问情况,一面向老教师请教,和各科任老师交流,商讨办法。从他妈妈那里,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爸爸没工作,奶奶重病在床,家里全靠妈妈一个人撑着。强压下的妈妈,脾气易爆,对待孩子缺少耐心,发完脾气后,会抱着孩子一起哭。我很同情这位妈妈,心里思索着,我要多找找这孩子的闪光点,多点耐心等他成长,一天有那么一点改变,有那么一点进步,也是好的,也是值得鼓励的。数学老师告诉我,处理这孩子的犟,要顺着引导,和他对着干,只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年级组长向我传授经验,冷处理这孩子爱哭的习惯,他哭,是想得到老师的关注,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给他关注,他就会知道,用哭的方式是达不到自己的目的的,过后再进行教育,说明哭不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听了这些,我醍醐灌顶,姜还是老的辣。

我开始降低对他的要求,只为让他慢慢进步。课堂上,他只要能端端正正地坐好五分钟,我就表扬他一句。他为了得到表扬,会把背挺得直直的,像只昂首挺胸的小公鸡,嘴里不停地念叨:“吴老师,是不是这样坐?”当他坚持到能坐好十分钟时,我加大力度表扬,放学时当着他妈妈的面夸奖他,妈妈的脸上漾起欣慰的笑容。

一天下午,刚刚上课,他就报告说一个同学把他推倒了,坐在座位上一边哭泣,一边埋怨。大概是上课铃响后,其他人忙着进教室,他慢悠悠地往反方向走,就被撞倒了。我让那个学生跟他说对不起,并提醒下次进教室时不要慌乱,可他不依不饶,哭得更来劲。我心里很淡定,想着也借此机会好好教育他。因此,我没有理会他,任由他边哭边大喊着不公平。其他的学生也没受他的影响,在我的带领下,大声地朗读,将他的哭声淹没在读书声中,他不愿认输,发起一阵更猛烈尖锐的哭声进攻。这时,下面的学生有的捂住耳朵,有的表情厌恶。我转变策略,提出简单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吸引他的注意力,果然,他的哭声变小,精力更多地放在倾听其他同学回答的内容上。我偷瞄了他一眼,看到他挂着泪珠的脸在笑。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不对,立马反应过来:我是要大声地哭以示抗议的,怎么到他们阵营里去了?赶紧接着哭。听着他的嗓子越来越嘶哑,有气无力的,我拿着他的杯子,把他牵到办公室,一边给他倒水,一边告诉他,在课堂上大声哭喊是不好的行为。他的回答依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风格:“我妈妈说我以前生过病,喉咙不行。”我顺势:“那你更应该爱护自己的喉咙,以后不要大声哭闹喊叫了。”他抽泣着平复自己:“我妈妈也不喜欢我哭。”我端着水杯,把他牵到教室门口,“老师也不喜欢你哭,老师喜欢看到你笑,你笑起来像孙悟空。你能答应老师不再哭了,向同学们道个歉,不影响他们上课吗?”他打着嗝点点头。讲台上的他态度诚恳,讲台下的同学们笑脸欢迎他回到课堂。

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我也想向他道个歉。因为我的不理会,让他的嗓子又受到了伤害,我心里充满了内疚,希望他能原谅我。

此后的他,开始在行为上知道克制住自己。课堂时间里的小字练习,他在完成的基础上,也在追求书写的美观。虽然老毛病还是会犯,没人看着他时,作业仍是在办公室完成,但看得出,他是在用心地写字,笔顺正确,字迹工整。写完后,会跳在家用来哄妈妈的舞来哄我开心,学着孙悟空的模样蹦来跳去给我看。一次,我有事请假半天,布置写小字的作业,回来时,得知有几个学生没完成,其中就有他的名字。当我回到教室看孩子们时,因为是课间,他不知道在哪看到我的,跑过来和我打完招呼后,又马上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笔来写作业,时不时地看看我。他能舍弃教室外面的自由,回到小字本上写字,这是多大的进步啊!

秋末冬初,一年级的孩子们经过两个月的洗礼,成长是明显的。下课时,我坐在讲桌旁看着他们玩耍,像一只老母鸡在守望着自己的小鸡仔。冷风从前门吹进来,随口一句“好冷啊”,不知何时被他听到,“我把我的衣服给吴老师穿。”我笑着说:“我不要,你的衣服那么小,怎么盖得住我,你自己穿着,别感冒了。”他的倔劲又上来:“我不冷,我很热。”他把外套从椅子上拿过来,很仔细地披在我肩上,压了压。外套盖在我整个背上,顿时,大外套里的暖气传到我的心间,他无忧无虑满不在乎地蹦出教室的背影让我泪目。不禁想到,看起来问题多多的学生,其实是情感细腻的小天使。

此后,我更加相信,教育是一个慢过程,只要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正确,美好结果的出现,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学会静候花开。上课后,我把外套还给他:“你的外套好大,好暖和,谢谢你!”他一脸认真地说:“这是我妈妈买的。”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外套小男孩教室
“313”教室
“聪明”的小男孩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小男孩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萌萌哒的小男孩
冬天的外套你选对了吗
深冬外套乘以二
穿对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