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8-03-29王维佳

船舶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模式英语

王维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可以看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要拓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也是高等教育和英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之一。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西方很多学者也提出了“新读写素养”以及思辨素养研究。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仍未能改变其追求片面工具化的功能,与社会联系割裂、与生活实践割裂、与中外文化割裂,忽略了外语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功能。因此,研究学生思辨能力的现实情况,并借助英语这门人文学科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显得既重要又必要。

1 思辨能力的内涵

Criticalthinking是由学者Edward Glaser提出来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这一术语有多种译法,较常见的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里关于治学之道的一句名言,其中“审问、慎思、明辨”就与“Criticalthinking”的内涵吻合。因此,笔者认为,将此术语译为“思辨能力”较为合适,本文中也采用这一译法。简而言之,思辨能力是对人类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的统称。思考能力其实指的是人类对各种事物进行的推理、分析和甄别等思维活动;辨析能力指的是对事物综合辨别分析。思辨能力的核心精神是求真、开放、公正、反思,包括分析、判断、解释、说明、评估和推理等能力。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被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拓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通过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来实现,这个过程其实是对学习的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是记忆或拷贝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高等教育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模式,高校是教育学生的场所,我们应该利用高校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品德教育,让学生可以成为知识面广、上进意识强的公民;让学生拥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并可以综合运用这种能力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改革,改革后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学生在多元文化条件下进行建设性分析技能、独立处理问题和团队协同技能的培养。

2 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通常,人们都是通过一些科学的标准对某种事物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有意识地思考、判断,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其前提就必须要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了解并分析问题。高职院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积极接受新事物的阶段,思辨的本身就是非常理性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作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然,在众多学科当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注重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高职英语思辨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各种改革,但是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程,部分课堂教学仍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文化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上,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不会去主动思考问题、不会提出问题,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将学习仅仅当作是一个记忆或拷贝的过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在教学目标上,部分教学部门和教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上。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往往注重英语A级考试的通过率,致使部分英语教师侧重于应试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而舍本求末,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部分学生也把通过A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他们埋头于模拟试题中、满足于过级考试的通过,没有任何动力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部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强,交际时也不善于分析和思考。

3.2 教学模式

由于条件所限,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上。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几乎很少设计专门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教学中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很少参与课堂活动进行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部分教师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而不问学生学了什么,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必将受到遏制。

3.3 教学评价

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学评价主要存在测评形式单一、内容浅显、标准含糊等问题。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在形式上一贯采取闭卷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参加考试、机械地答题,试卷的内容也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没有起到发挥学生能动性和自我反思性的作用。这种考试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都只注重语言技能的学与教,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的“思辨缺席”由此产生,使得学生不能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

4 高职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方式

4.1 调查高职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英语表述是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指心理认知过程中所具备的理性、清晰、有逻辑表达思想并实施行为的综合能力。文秋芳教授建议将其翻译为“高层次思辨能力”,其他学者建议翻译为“思辨能力”。因此,对于此概念的中文界定还处于讨论研究中。借用伦敦大学校长所说: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及论据评价能力。文秋芳教授在结合“特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机构模型以及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2006) 基础上,提出了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高职学生进行了能力调查和问卷。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普遍或比较欠缺,或模糊不清,或完全没有概念。37%的学生能够对阅读或听力材料进行中英文的简单分析、推理,一般在评价层面难以说到点子上,或抗拒评价;在表达的标准上,表现随意,不会综合考虑表达的清晰、相关和逻辑性,更谈不上深度和广度;在情感品质上,主要表现出盲目自信,不善提问,缺少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对相反和不同观点缺乏包容态度。

4.2 加强师生思辨能力意识培养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英语创新型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高职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对于现代的社会发展来说,它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教师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已经逐渐被淘汰了。如今,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新型模式的转变能否成功逆袭,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本身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身上,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强师生思辨能力意识的培养。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高职院校要足够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找途径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技能观摩、讲座和学术研讨等方式让他们学习思辨教学的内容、增强其思辨教学的意识,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运用;第二,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传达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向他们传授提高英语思辨能力的方法,如专题讲座、海报宣传等,将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和理念根植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4.3 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思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课时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如朋友交往、餐厅点餐、公园散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其次,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而且要从多方面去组织语言,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或者多角度去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展逆向、横向和想象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巧妙地、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索和创造,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思辨能力。

4.4 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思辨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选择。新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以知识和技能为本,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获得学习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大量生动的信息,让他们可以自行去对这些信息进行浏览、阅读、理解、分析进而可以综合运用这些内容,使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4.5 重视课外活动培养思辨能力

除了课堂内,课外活动同样不可忽视,因为这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后阅读,可以是英美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也可以适当布置些相关作业,如阅读心得、作品比较等,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欣赏一些影视作品,并完成一些思考习题,拓展其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学院组建英语协会,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如英语沙龙、英语竞赛和艺术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当然,高职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还涉及到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高职院校现实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外语教育的资源和教材等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教师本身的思辨能力高低和素养对指导学生提升思辨能力的限制。但是,教师能做到的是将利用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纳入到备课和上课的重要环节,借助英语这门人文学科尽可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模式英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读英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酷酷英语林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