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集团平台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2018-03-29

船舶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职教利益

彭 辉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校企合作,因此各校均积极探索,进行各种努力,希望取得更大成效,特别是期望建立长效机制,使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不够、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没有得到认真逐一执行,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还不够到位,等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其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如何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制约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各种复杂问题,如何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1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没有建立

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不对称,职业院校有求于企业、需要企业做的事情较多,而企业有求于学校、需要学校做的事情相对较少,这造成双方利益关系不对称。学校的学生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都需要企业参与、得到企业的帮助,企业需要学校做的、并且学校能够做的主要是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相对而言,在学校毕业生基本上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企业的选择余地更大。当然,企业除了需要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外,还有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经营中的其他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高职院校自身技术服务能力普遍不足,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尚不能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这就使得校企双方合作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导致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2 校企合作层次低,随意性、局限性强

目前,即便是职教集团内部的校企合作活动,合作层次往往也不够,通常局限在常规性、礼节性的合作活动上,校企合作甚至流于形式。比如,学校一般是优先接待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招聘毕业生,而企业允许合作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训和挂职锻炼,学校通常还能为企业职工学历教育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而校企双方更高层次的合作需求一般,很难得到长期有效的相互满足。

1.3 职业教育集团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全国很多省市、行业都成立了职教集团,但一些大企业参与的多、深层次的合作少,真正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挥实质性作用的非常少。在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职教集团章程缺乏约束力,甚至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协议很少。

1.4 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当前,开展校企合作活动的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处于随意和自发的状态,政府的协调、服务和管理较少,缺少权威的、贴近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政策指导和约束。以往国家也出台过一些相关法规,如《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职业教育法》等,也有鼓励校企合作的要求,但是比较宏观,不够具体,缺乏强制力与政策保障措施,很难在实际中发挥效力。同时,国家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推进、管理、协调、监督和考核校企合作,造成很多工作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当前国家职能部门对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通过法治化的途径促使双方长期有效合作、互利共赢。

2 职教集团平台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正是社会各界迫切期待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才诞生了职教集团这一助力实现目标的平台,名副其实的职教集团能够对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探索职教集团特定平台下的校企合作互利共赢长效利益机制的建立,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校企合作形式,是解决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

2.1.1 职教集团重要的功能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所谓集团化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而采取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集团内部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共同出发点,把集团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优先地位,统一为职业教育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并对现有资源实行合理有效配置,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集团化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主导者应该动态化,由占有教育资源多或者为教育投入多的一方发挥主要领导作用,对于合作的重点、合作的方式等拿出可行性方案,让校企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职教集团有诸多功能,如搭建机构、沟通信息、整合资源、促进成员单位合作等,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章程(契约)将学校、企业等成员组织、联系起来,开展合作活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各自利益需求,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功能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2.1.2 集团章程(契约)的核心要义是校企互利共赢

职教集团要制定集团章程,做到有章可循,集团章程(契约)绝不能当成形式和表面文章,要真正出自各方的真实意愿,特别是要真正得到企业的认同和切实履行。集团章程(契约)对成员的责任、权利、义务要明确、具体,要体现互惠互利,从而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制定集团章程(契约) 的根本目的是以契约的形式约束和保证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协调成员单位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校企双方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集团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制定中要将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体现在集团章程(契约)中,因此集团章程(契约) 的核心要义是校企互利共赢,并遵守好集团章程(契约)。

2.1.3 让校企双方真正参与进来

站在企业利益诉求方面,校企合作需要在合作中保证的利益有:优先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借助学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设备的技术改造等实现企业效益,树立企业形象,等等。站在学校利益诉求方面,也需要使学校方面获得相关利益,比如得到企业设备、资金等赞助,得到企业在生产实习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提供生产性实习场所以及横向科研项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等。

今后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途径,使企业通过职教集团章程(契约),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办学过程,分享人才培养收益。同时要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如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的制定,参与教学研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师资培训任务。使企业的利益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企业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作为责无旁贷的分内之事,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

2.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校企合作从微观上讲,首先是满足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需要,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从宏观上讲,则更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融发展的需要,所以校企合作带有很大的社会公益性。因此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需要政府更多的参与,提供有效政策保障,充分发挥推动、规范和协调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建立合作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仅靠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甚至是无法实现的。在这方面政府应积极对校企合作机制加以制度保障,才会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普遍模式。

政府可以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定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配套政策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促使校企合作沿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让企业参与进来;修改有关企业法规,如在《企业法》等法律中明确规定企业有参与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责任和义务,并在税费方面对承担产学合作的企业提供优惠;完善职业资格、劳动准入、社会保障等制度,为产学合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政府应建立高职学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产业开发、科技服务、业务交流等方面的沟通平台,便于校企双方通过自由选择或公平竞争找到合适的产学合作对象。

2.3 平衡校企合作双方利益需求

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否对称、是否协调,可以决定一个组织能否构成、能否有效运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一个组织就会徒有其名,更不可能发挥应有作用,这一规律在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国内一些职教集团徒有其名、形同虚设,表现为组织松散、运行不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实现了校企长期有效合作的案例,无一不是充分发挥了职教集团平台作用,校企合作双方利益需求得到了平衡,真正做到了互惠互利,而不是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或其他外部力量强制。

2.4 提高高职院校自身服务企业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企业能力,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要在更广、更深层次上使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必须深入研究企业的需求和学校怎样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除了为企业输送他们所需的人才外,还需要更多地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技术服务能力,并且要更多地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当前,高职院校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的一系列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实践。

只有学校自身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全面增强了,具备了过硬的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有求于学校与学校有求于企业才能做到基本对等,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得以实现、才能持久,至此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 结论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推进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建立的政策法规,组织协调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促进校企合作长期有效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学校方面,今后在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上的努力方向仍然是努力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做到能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供技术服务,不是仅局限于输送技能人才上,而是使企业的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使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能够更加对等,为更高层次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职教利益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