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引小学书考

2018-03-29邵天松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玉篇广佛音义

邵天松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南京 210013)

一、引言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唯识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汉译版本共有三种,其中以唐代实叉难陀所译八十卷本的文义最为畅达,品目也较完备,因而在汉地流传最盛。同时也出现了一部专门解释其中难读难懂之字的佛经音义之书——慧苑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并很快传播到域外。受其影响,日本的一些僧人在该书的基础上编写了《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以下简称《私记》),该书也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佛经音义,深受学界瞩目。梁晓虹(2014)曾经指出《私记》对于汉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特别提到“从训诂研究角度看,《私记》可作为发掘原本《玉篇》等训诂典籍佚文之新资料”[1]24。我们在阅读时发现,《私记》在相关字词的注解中引用到的故训材料除了《玉篇》之外,同时还采摭了许多其他的小学之书。本文试将《私记》中所引小学之书的条目进行穷尽性的搜集,并与相关的中土传世小学要籍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其异同,进一步阐明《私记》在训诂学、文献学方面的价值。

二、《私记》中引用的小学书目

佛经音义作为我国语文辞书中一种重要的类型,不仅汇集了诸多故训资料,还经常引用其他字书作为注音释义的依据。《私记》一书中就引用了15种小学之书。按出现的先后次序略述如下:

1. 《方言》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各地方言俗语与通语异同的语文辞书,西汉扬雄撰。据统计,《方言》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11次。

2.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私记》中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东汉许慎撰。据统计,《说文解字》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49次。此外,还有引用“许叔重”注语1次。

3. 《尔雅》

《尔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式训诂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语文辞书编纂史的开始,由秦汉儒生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尔雅》很早就被列入儒家教科书,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影响深远,可以说是训诂学的奠基之作。据统计,《尔雅》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17次①《私记》中《尔雅》或写作《迩雅》以及《尒雅》。。此外,还有引用《尔雅》“郭璞”注3次。

4. 《广雅》

《广雅》,三国魏张揖撰。《广雅》的书名取“广”《尔雅》之义,也就是增广《尔雅》、续《尔雅》的意思。因为《尔雅》包括的训诂内容不完备,所以张揖博采群书,著成《广雅》,以补《尔雅》之不足。据统计,其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8次。

5. 《苍颉篇》

《苍颉篇》(亦称《苍颉》)是秦汉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小学识字课本。原为秦李斯所撰②据《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小学类”介绍:“《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汉代学者对此加以修改、增益和训释,最终变成了具有训释文字之功的小学之书。《苍颉篇》共收3300字,可惜原本已亡佚,如今只能在汉唐旧籍的引文和部分出土汉简中觅得其一二踪迹。《私记》一书中亦有《苍颉篇》的少量引文。据统计,《苍颉篇》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5次。

6. 《玉篇》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梁人顾野王撰。该书成书后,经多次删改、修订。至宋大中祥符六年,陈彭年、吴锐、丘雍等人重订修整,撰成《大广益会玉篇》(又称《宋本玉篇》)。《玉篇》已经具备了后世字典的雏形,奠定了我国楷书字典的基础,对后世字书的影响极大。据统计,《玉篇》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25次。此外,还有引用“顾野王”注语3次。

7. 《切韵》

《切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隋陆法言据颜之推、萧该、刘臻、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人的讨论,以帝王都邑金陵和洛阳的读书音为基础,参校方俗,考核古今,参酌南北韵书从分不从合而编订。据统计,《私记》中共引用其3次。

8. 《埤苍》

《埤苍》,三国魏张揖撰,六朝隋唐著作多见征引,大约亡佚于宋代。今仅能见到一些佚文。该书既有“篇章”,又有“字义训读”,被认为是一种兼具课本功用的特殊字典[2]126。《私记》中对《埤苍》的引用不多,共计2次。

9. 《字指》

《字指》,晋代李彤撰。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共两卷。但早已亡佚,《旧唐书·经籍志》中已不著录此书。如今只能见到一些佚文。从现存佚文来看,《字指》是对字词释义之书。《私记》中对《字指》的引用不多,仅2次,且所释均为同一词语。

10. 《声类》

《声类》,三国魏李登撰,是我国最早的韵书,今已亡佚。据《隋书》《封氏见闻记》和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声类》一卷,可知其收字11520字,大致按宫商角徵羽五声编排,承许慎《说文》的方法析形释义,解释了不少双音词[3]243。据统计,《声类》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2次。

11. 《释名》

《释名》,东汉刘熙撰,是我国第一部以因声求义的方法系统探讨词源的训诂专著。全书利用音训来解释字义,共释词1500余条。据统计,《释名》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4次。

12. 《小雅》

《小雅》,即《小尔雅》。《汉书·艺文志》有《小雅》一篇,无撰者名氏,一本作《小尔雅》。今传世《小尔雅》系宋代人从《孔丛子》一书中辑录出来的,虽然不一定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小尔雅》,但仍然是一部汉人的训诂著作[4]60。《小尔雅》广《尔雅》之未备,补《尔雅》之不足,也是一部重要的小学之书。值得注意的是,《私记》中所引书名均作《小雅》,共引用《小雅》3次。

13. 《通俗文》

《通俗文》,东汉服虔撰,是一部专释两汉俗语词的训诂著作。其书大约在宋以后就已亡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原本玉篇残卷》《太平御览》及佛经音义中,大约存有佚文数百条。据统计,《通俗文》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3次。

14. 《纂要》

《纂要》,南朝宋何承天撰①《纂要》一书诸史籍中多有记载,但对于该书的时代、作者、卷帙等编纂情况却众说纷纭,文献中载其著者有戴安道、颜延之、陆机、何承天、梁元帝等人。《私记》中引《纂要》云“何承《纂要》曰……”,其中“何承”当为“何承天”之误。。该书久已亡佚。清任大椿《小学钩沉》辑录其异文数条。此外日本新美宽编、铃木隆一补《本邦殘存典籍による輯佚資料集成》之经部第七《小学类》亦录有《纂要》佚文9条。从佚文来看,该书当属于训诂之书。据统计,《纂要》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2次。

15. 《珠丛》

《珠丛》,即《桂苑珠丛》,隋曹宪撰。《旧唐书·曹宪传》云:“宪又精诸家文字之书,自汉杜林、卫宏以后,古文泯绝,由宪此学复兴。大业中,炀帝令与诸学者撰《桂苑珠丛》一百卷,时人称其该博。”又见《新唐书·曹宪传》:“(宪)于小学尤邃,自汉杜林、卫宏以后,古文亡绝,至宪复兴。炀帝令与诸儒撰《桂苑珠丛》,规正文字。”该书今亦不存。据宋陈思《书小史》卷九云:“《桂苑珠丛》一百二十卷(按:卷数有误),体制拟顾野王《玉篇》,以小篆、八分、隶书三体正,御本甚精。”由此可知,该书体例仿顾野王《玉篇》,旨在“规正文字”,故用小篆、八分、隶书三体。有学者曾评价该书为“中国文字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5]19。据统计,《珠丛》出现在《私记》条目中的次数为7次。

三、《私记》中引故训之辨正

如前所述,《私记》中引用了15种小学要籍,采摭其中故训条目计有百余条之多。这些故训资料或不见于今传世之书,或与今传世之书文字有异,甚至有些原书已亡佚,《私记》所存乃其佚文。凡此种种,均可见《私记》价值之一斑。以下略举数例加以辨正。

1. 《私记》所引故训不见今本之例

【于阗国】……阗,徒坚反。《尔雅》:阗阗,盛皃也。或云坚端也,或云羣行声也。(页15)

按:今本《尔雅》[6]中并无“阗阗,盛皃也”之语,仅在《尔雅·释天》“振旅阗阗”条下郭璞注:“阗阗,群行声。”《私记》中所说“或云羣行声也”,当出自郭璞此注。不过“阗阗”训为盛貌,并非没有依据,而是故训有载。如《说文·门部》:“阗,盛皃。”《广雅·释训》:“阗阗,盛也。”王念孙疏证:“凡盛貌谓之阗阗,盛声亦谓之阗阗。”此皆其证。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慧琳音义》中多次出现“阗阗,盛皃也”之语,如卷八十“窴噎”注引《尔雅》云:“阗阗,盛皃”;卷八十三“阗城”注引《尔雅》云:“阗阗,盛皃也。”考虑到当时《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等中土佛经音义早已传布到日本,我们推测《私记》中关于《尔雅》的这条故训或许就来自于《慧琳音义》。

【一切】 《说文》:普也。 (页26)

按:今本《说文》[7]不见此条。《说文·刀部》:“切,刌也。”《大广益会玉篇》:“切,……又七计切,一切也。”均未及“普”义。遍检故训,唯见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中有此条目,该书卷二十一“一切”条下引《说文》云:“一切,普也,即遍具之义。”梁晓虹曾指出,《私记》“主要是在慧苑《新译华严经音义》以及《新华严经音义》(作者不详,被认为是日本人或日籍汉人之手而成)的基础上,有所补删,同时参考其他资料,如玄应所撰《一切经音义》《玉篇》等,并添加少许和训而成者。”[1]5故《私记》中此条显然系出自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

【猛卒】…… 《方言》曰:南言楚东海间②原写本“间”作“门”,据苗昱、梁晓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整理与研究》录文改。呼隶人给事者谓之卒也。(页256)

按:今本《方言》[8]中不见此条,然此条多见于其他字书。如《说文·衣部》:“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大广益会玉篇》:“卒,隶人给事也。”《玄应音义》卷十一“有卒”条注引《说文》亦云:“隶人给事者曰卒。”既然如此,《私记》中所引《方言》来自何处?我们注意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关于“卒”引许慎原文作“隶人给事者为卒”,并注云:“俗本者下有衣字。宋本及《御览》《韵会》《玉篇》皆无。此谓人也,非谓衣也。《方言》:“‘楚东海之闲亭父谓之亭公,卒谓之弩父,或谓之褚。’注曰:‘卒者,主担幔弩导幨,因名。’”今本《方言》卷三中正有段注所引之语。据此,我们推测《私记》或为误将《说文》中关于“卒”之释义附于《方言》之下。

又今本《方言》卷三:“楚东海之间亭父谓之亭公,卒谓之弩父,或谓之褚。”有的版本中“楚”上有“南”字。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发之甚详,云:王念孙疏证引《方言》“楚”上有“南”字。王念孙于《方言疏证》该条天头朱批:“南楚东海之间或谓卒为褚。郭璞曰:言衣赤也。”又墨批:“《御览》三百引《方言》亦作‘南楚’。”钱绎《方言笺疏》亦据玄应《一切经音义》所引“疑‘楚’上脱‘南’字。”周祖谟《方言校笺》:“‘楚’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卷九、卷一一引并有‘南’字,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五即《太平御览》卷三百引亦同,当据补。”综合以上异文,华氏最后下按语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六、卷五二、卷八二引亦有‘南’字,王念孙补‘南’字是也。”[9]181而《私记》此处误引《方言》之文亦可为之佐证。此外,上述异文亦可反证《私记》中“南言楚东海间”中“言”字当为衍文。

【嚬蹙】…… 《玉篇》曰:嚬蹙,谓忧愁不乐之状也。(页221)

按:今本《玉篇》[10]中不见此条,其他故训中亦未见。《私记》此条当袭自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嚬蹙不喜”条:“嚬,脾仁反。蹙,子六反。《玉篇》曰:嚬蹙,谓忧愁不乐之状也。”值得注意的是,在《慧琳音义》中另有“嚬”“嚬嘁”等词语,释义与“嚬蹙”极为类似。如《慧琳音义》卷十一“嚬戚”注引顾野王曰:“案嚬者,忧愁思虑不乐之状也。”卷四十一“嚬嘁”注引顾野王云:“嚬戚,忧愁思虑不乐皃也……嘁字亦作蹙。”又文献中“蹙”亦作“戚”,“蹙”与“嘁”音同可通,故“嚬蹙”“嚬戚”“嚬嘁”“嚬”当为同一词。如此,则《慧琳音义》中两条顾野王按语当与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中所引《玉篇》之语同出一源。

2. 《私记》所引故训乃节略之例

【四衢道】《迩雅》曰:一达云道路也,二达云岐旁,三达谓剧旁,四达谓衢,五达云康,六达云庄也。(页66)

按:今本《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也,二达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与今本《尔雅》内容相比,《私记》所引《尔雅》故训,有所节略,仅至“六达”,未能引全。同时,训诂术语亦与今本不同。今本以“谓之”作为训释术语,而《私记》则“谓”“云”杂用。在传统的训诂中,“谓之”和“谓”作为释义的术语,两者是有区别的: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11]48。由此可见,后世字书抄撮故训已不完全遵照旧典,而是节略改易,颇为自由了。

【饥馑灾】……《尒雅》云:谷不熟曰饥也,蔬不熟曰[馑],五谷不收云饥馑。(页91)

按:今本《尔雅·释天》云:“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按今本《尔雅》中并无“五谷不收云饥馑”之句。《私记》本条标目出自经卷十四“劫中饥馑灾难时”。词条源自《慧苑音义》“劫中饥馑”[1]91。检核《慧苑音义》“劫中饥馑”条原文作:“《尒雅》曰:‘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谷梁传》曰:‘一谷不升曰嗛,二谷不升曰饥,三谷不升曰馑,四谷不升曰康,五谷不升大浸。’升,登也,成也。《墨子》曰:‘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馑’……”由此可见“五谷不收云饥馑”并非《尔雅》原文,乃是《私记》节引《慧苑音义》中训释内容所致。由于《私记》删减了《墨子》书名及其他内容,只保留“五谷不收”等语句,并在文字上稍作修改,所以这应属于《墨子》一书中的文字被《私记》误混入《尔雅》中。

【财贝】…… 《说文》曰: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也。(页176)

按:今本《说文·贝部》云:“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私记》仅节引其中两句,除去省略了《说文》中说解六书的术语(“象形”)及说解部首字的固定套语(“凡贝之属皆从贝”),《私记》还省略了“居陆名猋,在水名蜬”及“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等语。

3. 《私记》所引故训存异文之例

【楼阁】…… 《尔雅》曰:四方高曰台,狭而条曲曰楼。(页28)

按:今本《尔雅·释宫》云:“四方而高曰台,陜而修曲曰楼。”《私记》所引文字与今本《尔雅》有所不同。如“陜”,《私记》作“狭”;“修”,《私记》作“条”。据《说文·部》:“陜,隘也。”《玉篇·阜部》:“陜,不广也。亦作狭。”又《墨子·备穴》:“连版以穴高下、广陜为度”孙诒让閒诂:“陜,正;狭,俗。”可知,“狭”当为“陜”之后起俗字。《私记》中用“狭”字,这说明在唐代时表示狭窄之义,人们已普遍用“狭”字而不用“陜”。另外,《私记》“修曲”作“条曲”,误。今本《尔雅·释宫》“陜而修曲曰楼”郭璞注:“修,长也。”郝懿行义疏:“云‘陜而修曲’者言屋之形势陜隘修长而逈曲,异于台之四方也。”或因“修”“条”繁体(“脩”“條”)形近,故《私记》在抄写时发生讹误。

【膑割】…… 《说文》曰:“膑,膝骨也。”(页276)

按:《说文》中无“膑”字,“膑”乃“髌”之后起俗字。《说文·骨部》“髌”字下段玉裁注云:“膑者,髌之俗。”今本《说文·骨部》:“髌,厀端也。”与《私记》所引《说文》文字有异。唐玄应《光赞般若经音义》卷二“两膑”条:“又作髌,同。频忍反。《说文》:膑,膝骨也。”《普曜经音义》卷六“柏膑”条:“又作髌,同。扶忍反。《说文》:膝骨曰髌也。”唐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下“膑割”条注引《说文》曰:“膑,膝骨也。”宋希麟《续新音大方广佛华严经》“膑割”条亦引《说文》云:“膑,膝骨也。”据此,今本《说文》作“厀端”或为“厀骨”之讹。沈涛《说文古本考》中亦认为“古本不作厀端。以本部髀骨、臀骨、胫骨诸解例之则作厀骨为是。今本乃涉下文䯏字解骨端而误耳。”

【舟檝】…… 《释名》曰:檝,倢也。拨水使舟倢疾也。(页289)

按:今本《释名·释船》云:“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12]112《私记》中“楫”作“檝”,“捷”作“倢”。《说文·木部》收“楫”字,云:“舟櫂也。从木,咠声。”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櫂”作“擢”。未见“檝”字。“檝”当为“楫”之后起异体,唐时始见,《诗·卫风·竹竿》曰:“桧楫松舟”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注“楫,本又作檝。”《慧琳音义》卷二十四“舟檝”注:“檝,《说文》作楫。”《广韵·叶韵》:“楫,舟楫。檝,上同。”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楫,或作檝。”《墨子·名鬼下》“杖楫出与言口”孙诒让閒诂:“檝即楫之俗。“倢”为便捷之义,可与“捷”通。《玉篇·人部》:“倢,本亦作捷。”《广雅·释诂二》:“倢,健也。”王念孙疏证:“倢、捷、疌并通。”从两例用字异文可见,《私记》抄录故训已用当时俗字。

【炎热】《迩雅》曰:炎,熏也。郭璞注云:旱气熏灼人也①原写本本句中“熏”讹作“重”、“璞”讹作“漢”,据苗昱、梁晓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整理与研究》录文改。。 (页298)

按:今本《尔雅·释训》云:“炎炎,薰也。”郭璞注:“旱热薰炙人。”《私记》引《尔雅》原文脱一“炎”字,“薰”亦作“熏”。《私记》作“熏”,当有所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即作“熏”,云:“本亦作燻,或作薰。”郝懿行《尔雅义疏》指出:“薰,假借;燻,俗體;作熏为正。”故《私记》作“熏”当为正字。《私记》本条系出自唐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下“炎热”条,其所引郭璞注语与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所引全同。此外,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上“霈泽清炎暑”条及《玄应音义》“炎旱”条引《尔雅》郭璞注均谓“炎”为“旱气熏灼人”。唐人所见郭璞注或与今本不同。

四、结语

《私记》所引传统小学之书甚多,多处文字不见今本诸书,或与今本有异,这些差异大多与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有关,这也进一步显示了《私记》与该书的密切关系;同时,《私记》所引故训资料亦有利于我们纠正今传诸小学之书之讹误。本文只是略述数例,希望学术界同仁进一步关注《私记》在语言文字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苗昱,梁晓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整理与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傅定淼.《埤苍》管窥[J].辞书研究,1990(3):126-130.

[3]徐时仪.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4]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5]孙猛.浅谈《日本国见在书目录》[J].中国索引,2004(3):14-21.

[6]郭璞.尔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8]扬雄.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6.

[9]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

猜你喜欢

玉篇广佛音义
广州最新交通年报出炉!广佛每天有174万人来往!
162亿!8宗宅地!央企保利重仓广佛两市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七大新亮点!照耀广佛未来城的“智慧”发展之路
《说文》《玉篇》目部重文比较研究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广佛潜力板块看这里! 下一个千灯湖传奇崛起!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玉篇》文献学、辞书学研究综述(2000—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