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湖南职教模式”探索与完善

2018-03-29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教湖南空间

刘 琴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5)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现知识的存储与汇聚、知识管理与交流、师生互动与知识生成、知识创造等,带来教学应用创新[1]。近五年来,湖南省职业院校师生以网络学习空间为载体,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至2017年2月,湖南省职业院校共建网络学习空间机构平台180个、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42.6万余个。目前,以“职教新干线”为支撑的湖南网络学习空间已拥有覆盖高职所有专业大类220个专业、5000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发布视频资源数量989.63万个,发表文本资源6662.75万篇,视频浏览数4366.83万次,文章点击率24.85亿次,师生交流互动近6.07亿人次。

在教学应用实践中,将网络学习空间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高速运行的展示平台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互联互通的快捷通道进行师生互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名管理和个性设置呈现学生成长和教师耕耘的历程,已逐步形成“湖南职教模式”。

一、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湖南职教模式”教学应用实践

(一)推行“多元共建、共享共生”的应用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自2010年以来,湖南省把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来抓,先后制定了《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建设“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带动”的思路,着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2]。

首先,研究制定并推行统一的空间应用技术标准,加快推进师生人人建空间、用空间,指引着全省职业教育4万多教师在个人空间建设了在线课程资源[3]。

其次,项目引领,逐步推行了专递课堂、名师空间课堂、专业群MOOC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以湖南省职教新干线为汇集平台,形成了湘绣、湘菜、湘旅、釉下五彩瓷等一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空间资源,为边远落后农村中职学校量身定做了一批“专递课程”资源,建设了一批汇聚职教名师的“名师课堂”资源。

第三,突出示范引领作用,以“三个课堂”建设为突破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解决教育发展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学校不均衡的问题,促进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资源的建设者也是教育者、学习者、使用者,这些优质资源不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真正实现了资源“边建设边应用”和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

(二)打造“再造教学生态”的新型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最终落脚点,是带动教育改革与学习变革。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再造教学生态,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湖南省职业教育创新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法,如S-ISAL教学法、“闯关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挑战式”教学法、“教-学-做-养”四位一体教学法、“双课堂”教学法等,加速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实例一,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粘住顾客的西餐服务设计”课。这堂实训教学课,采用云视系统,实时、多角度记录学生实训过程。实时生成,便捷编辑,云端共享的云视视频素材,有效突破课内资源生成、利用难题;同时云视标签系统形成学生“动态”成长记录,促进学生成长反思与专业发展。

实例二,城市轨道客运组织课程“城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课。这堂理论课,通过教学设计打造了“自主+探究”两阶段课堂组织,在第一阶段的探究课堂,学生利用教师事先发布在网络学习空间的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完成过关测试。在第二阶段,教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从而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学习难点,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实例三,社会学概论课程中“社会互动相关理论在与社区老人沟通中的运用”。这堂课,教师运用课程微信公共平台发送表格教案,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和学习。学生在课程微信群中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和点评,师生深度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显著提升课堂效益,让学生轻松掌握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专业技能。

(三)实现“突破时空间”的师生实时互动常态,着力学生素质培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实现互动教学就必须面对面交流和探讨,而空间课堂的革命增强了教与学的实时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条件,更好地培养和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传统课堂教学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忽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空间教学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之间产生多重多向的互动,对学生的能力、态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湖南省职教新干线为平台,手机APP、空间教研苑、空间微信等应用功能,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被迅速建立起来,通过留言、评论、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实现突破时空、突破时间的互动交流,使课程由课堂延伸到平时任何时间和地点。

实例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沙海尔售后服务中心实习的学生,利用空间可与校内师生实时互动。

实例二,中南工业学校教师利用学习空间指导、管理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顶岗期间也能得到学校老师的指点。

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与空间互动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素质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湖南职教模式”教学应用成效

(一)引发学习、课堂与校园三种形态的转变,形成了“湖南经验”与“湖南品牌”

湖南省职业教育以网络学习空间为载体,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是湖南职教的发力点,造就了职教湖南的特色和亮点。

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引发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学习形态、课堂形态和校园形态的转变。传统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形的课堂转变为无形的课堂,传统校园转变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好学,学生变得有爱心、技能强,会学习,得到了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认同、社会满意。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信推办主任王延觉评价,“湖南一直走在全国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前列,空间教学使湖南职教率先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充分肯定了湖南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评价,“湖南做了很有价值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探索,‘湖南经验’值得向全国示范推广”。

(二)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社会反响强烈

国务院研究室撰写的《借信息化之力破解职业教育难题——湖南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观察与思考》送阅件。文章指出,湖南“善用市场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企业投资建平台、院校按需买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经测算,“职教新干线”院校以支付租赁费的方式取得平台使用权,硬件投入能够节省80%以上,达到了方便用、用得起的效果。

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成效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早在2013年,全国就有33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来湖南考察学习职业教育空间教学情况。近年来,《瞭望》《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湖南省职业院校空间教学情况。《瞭望》记者评价,“空间教学有助于解决‘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两个教育核心问题”。

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成效甚至在国外也引起了一定反响。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的教授们赞叹湖南省职业教育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是“正在做一件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情”。

由此,湖南探索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模式正式上升到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湖南职教模式”的巩固和完善路径

网络学习空间在湖南职业院校推行多年,在有效推进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及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的同时,空间应用推广还存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还存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专业之间的不平衡,教师现代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信息化应用基础能力有差距,网络学习空间的升级服务和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应对互联网挑战,主动转变教学方式

“互联网+”时代将现代学习方式向“泛在、多元、自主、智能”转变,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习者,躲避和阻挡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领域渗透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适应当代个性化培养、终身化学习需求所带来的新常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学习平台系统越来越多,功能各有优势。各地各校可以采取社会化运作模式,结合各自实际自由选择实用性强的基础平台,政府要引导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助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变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

(二)加强一线教师培训,推动教育生态重构

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主力军。要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培训,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及紧迫意识,自主自愿融入“互联网+”新时代;要开展信息技术使用与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使其具备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新技能。同时,将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纳入教师教学能力考核体系,将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列入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系统地、持续地开展校级、市州、省级培训,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三)深化评价方式改革,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

考核和激励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列入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继续通过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试点项目、信息化应用创新示范校、名师课堂、示范空间、湖南职教MOOC等项目引导、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纳入职业院校发展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总结基于云平台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完善、优化重点项目、师资培训及院级校务与教学等流程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给予网络学习空间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创新应用的优秀个人和集体相应的荣誉称号与奖励,挖掘和激励广大教师自主创新潜力和能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网络学习空间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好平台、师生互动交流的好场所、师生创新的好舞台、服务社会的好载体。当然,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今后网络学习空间平台载体的选择余地将会越来越大。党和国家已经确立并实施建设网络强国战略,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广度促进教育现代化。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1] 张进良,贺相春,赵健.交互与知识生成学习空间(学习空间 V2.0)与学校教育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四[J].电化教育研究,2017,(7):59-64.

[2]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 [EB/OL]. (2013-06-28)[ 2013-06-28] .http://jyt.hunan.gov.cn/sjyt/xxgk/ghjh/ghjh/201701/t20170118_4322741.html.

[3] 新干线,让湖南职教精彩无限[N].中国教育报,2014-10-13(10).

猜你喜欢

职教湖南空间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空间是什么?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创享空间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