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解析

2018-03-28姜颖

速读·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灾难

摘 要: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英雄形象与社会、政治、自然都有紧密的联系。本文联系恩施的“山”“水”对英雄形象进行解析,从而分析其独特性。所谓的英雄不仅局限于巴曼子宁舍头颅、不割城垣等形象,更具有神话色彩的“捡儿、小石龙”等英雄形象。“山”“水”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常常给予英雄庇护,成为他们的避难所。总而言之,恩施的山水孕育了英雄,两者不可分离。

关键词:神话传说;灾难;拯救者

一、引言

提到英雄,人们往往会想到好莱坞热映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钢铁侠、绿巨人、美国队长,然而,英雄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此,中国神话传说中也同样拥有大量的英雄,由于地理和人文环境不一样,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本文以恩施地区的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为例,展示产自本土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与西方世界不同的独特性。

春秋时期,恩施州为巴子国境,全州大部分属山地,境内山峦起伏,高低海拔悬殊,大小河流有六十余条,山水资源丰富,其山、其水,为这个地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防止外敌入侵,但也割断了其与外面的联系,交通堵塞,山路难行。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补阙》载:土家族人“所种粟豆而已。食不足则猎野兽,至烧龟蛇啖之。”恶劣的环境同时也造成了恶势力对底层老百姓的欺压,在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中,造就了英雄。

二、影视中的英雄形象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影视媒体的崛起,特效技术手段的成熟,越来越多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走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宣传海报中说到,“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所以有了大圣归来。影片中孙悟空的形象,不同于千篇一律的英雄强者形象,他失去了法力,被压在五行山五百年,成了一个落魄的存在。但这部影片却让观众重新看到一个除了可大闹天宫,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以外,还看到了一个饱尝过七情六欲,包含温情的大圣形象,让观众在这个英雄形象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除了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在外国电影《神奇女侠》中,亚马逊公主戴安娜拯救了被击落入海的史蒂夫后得知人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于是,她化身为神奇女侠来到伦敦拯救人类。戴安娜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人类战争的威力,不仅重新审视了人性也逐渐理解了身为英雄的意义和代价。戴安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打败战神之神阿瑞斯,拯救全人类。

三、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同影视,文本中大众所追崇的英雄形象的共通之处

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与影视、文本中所塑造的英雄有共通之处,他们都是以善的面目出现,拥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力量。除此之外,他们又是一群道德高尚、勇力超群、技艺高超的人,敢于与恶势力相斗争。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是指在普通人中间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他们能够带领族人改变生存环境,改善社会生活,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与恶势力进行反抗斗争。他们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甚至能为老百姓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英雄形象正是大众所追崇的。

(一)英雄形象类型分析

这些英雄所产生的年代不同,却形成独特的英雄形象谱系,这些形象与世界英雄形象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属于这个地方的独特性。总体说来,在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英雄被分为两种类型:① “除暴安良”的英雄(英雄与社会、政治);②“消灾解难”的英雄(英雄与自然)。这两类英雄与恩施的山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都是被山水孕育出来的产物,他们因此成为“自然力”的象征。英雄得到山水的庇护,同时又会使用山水所赐予的超能力惩罚恶势力,这不就代表着,终有一天恶势力会被消灭,光明就会来临,老百姓会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英雄需要借势,山水也需要借助英雄来刷存在感,两者不可或缺、互相依赖。

1.“除暴安良”的英雄

历史上,恩施经济十分落后,土司制由元至清沿袭460多年。土司王刑律自订,生杀予夺任其自使,无偿向土民索要钱财,土家族人民没有人生自由,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束缚。明洪武三年,湖广地区遭受特大旱灾,然而朱明王朝不仅不赈灾济民,反而对其实行野蛮的清乡政策,派遣官兵追捕流民,官霸职田,兵霸屯田,疯狂掠夺贡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如牛负重。清末年间,战祸频繁,灾荒连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捐税多如牛毛,地主豪绅转嫁负担,增加地租,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在这种状况下,英雄顺势而生。

在《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中的“黑蛮和青兰”神话传说中,土司王以当地“新娘子结婚之前要让他睡上三夜”为理由,刁难黑蛮和青兰。两人不敌土司王的凶恶,青兰身葬滚滚青龙河里,黑蛮被他日夜奴役。所幸,青兰被金凤山的老仙翁所救,并且让两人在山上重逢。恶毒的土司王得知了青兰回来的消息,又想出法子来刁难他们,让黑蛮去求取仙丹。在老仙翁的帮助下,他们得到了仙丹,并且献给了土司王。土司王一口吞下,便觉肚子痛如刀绞,不一会便烟气了。土司王手下的士兵围攻他们,青兰召唤来一只凤凰,两个人骑着凤凰,飞到金凤山里去了。

我们可以看到,以土司王为代表的恶势力,先是以“新娘子结婚之前要让他睡上三夜”的规矩,逼死青兰,捉拿黑蛮抵债,后又以各种刁钻理由为难他们。这里的土司王恶贯满盈,老百姓深受压迫,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英雄,来除患。在英雄遇到危机时,比如青兰被迫跳进青龙河,恩施的“水”庇护了她,山上的仙翁救了她,这里的仙翁是“山”的化身,并且在之后两个人也是在金凤山上重逢,这里的“山”“水”和英雄的关系是一种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面对土司王各种无理的要求,仙翁为帮助这对苦命的鸳鸯,赐予毒死人的仙丹,并且在他们遇到危机时,派遣金凤凰去帮助他们打败士兵,将他们安全带回金凤山。“金凤凰”是“山”派来的使者,专门帮助英雄渡过难关。在打败士兵后,两人双双骑着凤凰飞到金凤山,这里的“山”成了他们的归宿。

2.“消灾解难”的英雄

“消灾解难”的英雄指的是老百姓对自然并不了解,在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时(比如洪涝灾害冲毁家园等),他们渴望出现一个英雄,能征服自然,保护他们的家园。这类英雄的出现,说明了他们在敬畏自然的同时,又寻求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当初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向主动改造转变。

在《捡儿湾》的传说中,捡儿是一个无父无母,从水上漂来的孩子,同时他又有和常人不同之处。捡儿一个月会笑,三个月会爬,五个月会走,七个月会讲话。捡儿到了七岁,就能上山打猎,下河抓鱼。有一天,清江涨大水,大水冲走好多房屋,淹死好多人畜。捡儿看到江水里有一条恶龙在作怪,就去峨眉山去学法,回来斗恶龙。捡儿去了峨眉山,学得一身好武艺。最后,恶龙被捡儿撞死了,捡儿也累死了。没有恶龙作怪,清江水就变清了。

不平凡的诞生意味着捡儿日后的成功。在《千面英雄》这本书中,阿卡得的萨尔贡被母亲放在用芦苇编的篮子里,印度孔雀王朝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被装在一个陶罐里扔在牛棚门口,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被忏悔的母亲放在小箱子里送到海上漂流。《圣经》中摩西与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身世有所相似,摩西的母親为了保全摩西不被埃及执政者杀死,忍痛将他放进河中逃离,而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因为害怕赫拉忌恨她儿子,便将他装进篮子里面,放在一片田野上。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他们的前途无可限量。摩西最后成为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被世人尊敬。赫拉克勒斯在历尽艰险后,享有神诋们的永久生命,并赢得青春女神赫柏的爱情。这些英雄的诞生都是如此的不平凡,有了这些英雄的铺垫后,我们可以看出捡儿日后的成就。

从神话传说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捡儿是一个从水上漂来的孩子,“水”赋予了捡儿重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同时,让捡儿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反抗恶势力,成为老百姓的守护者。英雄与水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成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英雄是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的产物,水赋予了捡儿另外一种的人生,也就注定了他不屈于平凡。江水里面的恶龙搅得民不聊生,捡儿为此离家出走,去峨眉山山拜师学艺,等学业归来,除恶惩奸,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社会生活孕育了那个时代的英雄,对于他们来说,安宁、平静的生活是遥不可及,但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了一批能救他们逃出水深火热牢笼的英雄。这些英雄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能力。他们坚信光明始终会战胜黑暗,幸福的生活就会来临。

(二)英雄形象的地方性特征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在《传说论》认为,“传说有中心点……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塚,宅门护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恩施的山水就是英雄的中心,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与其他地方的英雄形象不同,呈现山水与英雄共同组成山水—英雄关联体。生于清江河的恩施土家族人,将清江视为母亲河,所以关于清江的英雄神话传说特别多,比如,《清江水是怎样变清的》《大龙潭》《关口石龙》等。独特的地方性的特征,使恩施这一地域的山水神话传说和英雄形象得到彰显。

在“关口石龙”故事中,为了让天下贫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小石龙辍学去寻求那条致富路。他告诉妈妈,“等三年后,他从岩洞里面出来,到那时候,天下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这件事传到与穷人是死对头的财主刘富贵耳中,立马派人去请牛鼻子老端公去看一看。老端公这一看,还真看出点端倪,他告诉刘财主,这岩洞是一个仙境,里面有一头神牛,神牛背上骑着一个仙童,这仙童非寻常之辈,他在洞中修炼了两年多,就要成龙上天了。等到那一天,就要将这一方有钱有势的财主,尽都杀死,夺走钱财,分给贫民百姓。为了阻挡这件事的发生,他们堵住了洞口,小石龙的头就卡在洞口,他知道自己遭暗算了,便对着他们喷出一股云气,把他们都吹下了悬崖,落到波浪滚滚的清江里了。

在民间故事集中,“关口石龙”中的小石龙之所以有此机缘,根本原因在于“山”,原本只是普通人的小石龙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山洞,遇见神牛,通过修炼就可以用“神力”帮助贫苦老百姓。由此可见,在这里“山”作为一种守护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这些神话故事中不仅出现了“山”,也出现了“水”,“水”代表了一种来自大自然对恶人的惩罚,把坏人淹没在波浪滚滚的清江里。其山、其水都成为这里的守护神。因此,英雄之所以能从普通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的“宠儿”,是因为他们既代表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又承载了人的意志力,是人与神的合体,也是人们敢于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支柱。捡儿具有超自然的人性与神性,具有半人半神的特征,这种特征象征着英雄的伟大不仅是个人的力量,而是凝聚了人、自然等众多因素,从而实现从平凡的人到英雄的转折,完成他神圣的使命。

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的英雄,都具有“人神合体”的特点,他们的神性是山水所赋予的,让老百姓感觉英雄就在他们身边默默守护着他们。“关口石龙”中的小石龙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土家人,面对刘财主的仗势欺人,小石龙化身为龙,为老百姓铲除恶霸。在希腊神话中,“神人合体”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生活,对神的肯定和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是“人性化”的神,神性占主导地位,这些神拥有人的形态,有超越人的力量和智慧,但他们却想成为人,想体验人的七情六欲。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甚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都是“神性化”的人,偏于理性,但本身还是人,只有通过一定渠道或者手段成为神,拥有神的力量。恩施山水神话中的英雄便是山水赋予其神性,或机遇巧合下,拥有了神性,成为人神合体的英雄。

(三)英雄形象的当代价值

对于文学来说,英雄就和爱情一样,是个永恒的母题。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同样,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英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英雄的形象就会在人们期待视野的扩张中不断追寻现实的弥补和丰富。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丰满,与社会、自然和山水的关系紧密,并且对应的山水风景依然留存至今,更具有创造价值。

神话传说中英雄形象的再创造。现在许多现当代小说中对英雄的形象进行了再创造。比如,陈忠实先生所写的小说《白鹿原》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从前有一只雪白的神鹿,其所经过之处,疫病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为占尽“白鹿”二字吉祥,村民纷纷改姓,村庄也挂上了“仁义白鹿村”的匾额。这里的“神鹿”被村民塑造成一个消灾解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的再创造。总之,历史发展到当代,文学又找到了神话,神话中英雄的形象又成为了人们精神的寄托。在成功案例的启发之下,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有再创造的可能性,因为其英雄形象丰满。在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英雄被塑造成两种类型,“除暴安良”“消灾解难”。这两种英雄类型与恩施的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所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很丰满,其内蕴深不可测。除此之外,英雄形象还具有“人神合体”的特点,把人灌注于“神性”,拥有神的力量,让其充满了神秘性。

神话传说情节具有感染力和可塑性。我們可以看到恩施神话传说的情节生动有趣,比如在“关口石龙”的神话传说中,小石龙在山洞里修炼的事被刘财主知道了,他携同老端公去谋害小石龙。眼见小石龙马上就要成为龙飞出洞口时,老端公拔下背上的牛角,对着洞口吹了起来,洞口越缩越小,可怜的小石龙就这样被卡在洞口,再也飞不出来了。写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痛恨刘财主和老端公,心疼小石龙,恨不得自己上去替小石龙解决了他们。这个情节带动了读者“嫉恶如仇”的心理,富有感染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对应山水风景依然存在,更具有再创造的价值。时过境迁,恩施山水神话传说故事里的山水风景依然顽强的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景阳关口半岩上留下了矫健欲飞的石龙,捡儿杀死孽龙的地方叫“清江”,现在那条清江依旧清澈见底,捡儿被捡的地方叫“捡儿湾”,直到如今,不管发多大的洪水,捡儿湾那块岩石是淹不到的。柴疙瘩打龙的地方叫大龙潭,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大龙潭还成为恩施的旅游胜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恩施每个山水风景的后面,都有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具有再创造的价值。

四、余论

“山”、“水”在神话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山水神话作为神话的一部分,处处体现人与自然亲近的观念和土家人民以“生存”为主导的家园意识。恩施的山水孕育了英雄,赐予他们“神”的力量,救助于老百姓。在英雄遇到危难时,成为他们的避难所,还会用本身的力量去惩罚恶势力,在另一个方面传递了这样一个讯息,“英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民心所向。”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还伴随着土司、土豪劣绅的压迫等,如果没有这一类人物出现,那老百姓怎么看得见生的希望,怎么看得见光明,只有在英雄精神的支撑下,才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在国内国外,英雄这个话题,炙手可热。在影视、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英雄的身影,英雄的形象也渐渐由单一化朝向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由于地方的独特性,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与其他神话中的英雄有所不同。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与山水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山水孕育出了英雄,给予其力量,让其惩恶除奸,保护百姓,守护他们的家园。英雄与自然、社会关系紧密,英雄在面对社会上的恶势力时,山水成为其力量的源泉,但英雄在面对自然时,两者的关系又变的十分单纯。远古时期的土家族人,整日生活在大自然的威胁之下,对大自然常常抱有敬畏的心理,但同时却对神秘的自然表达出强烈的好奇心,人们运用好奇心去挖掘自然的奇妙之处,去研究这些自然力量怎么能为人所用,像“捡儿”这类英雄形象折射出“与自然斗争”的勇气,激励我们不断奋进,构建家园。

英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残酷悲惨世界的人们,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奢望,于是,他们寄托于神话传说,想象出一批能救他们出水火的英雄,并且借助山水的力量去神话英雄。他们希望这些英雄能除暴安良、消灾解难,守护他们的家园。有了这样战无不胜的英雄,那些恶势力就会消失,生活就会恢复平静,人们安居乐业,阳光洒满整个大地。

参考文献

[1]杨宏婧编.土家族[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103.

[2]柳田国男,连湘译.传说论[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6.

[3]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之十三: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恩施地区专辑[M].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出版,1982.

[4]大圣归来——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EB/OL].百度文库

[5]曾鸣.土家族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学业论文,2013.

[6]何慧.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M].安徽大学,2010.

[7]柳倩月.从民间文学到文人文学[J].中文核心期刊,2011.

[8]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主编.鄂西民间故事集[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姜颖,女,苗族,湖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CX001)。

猜你喜欢

灾难
雷击灾难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我的小档案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克缇 灾难中的大爱与真情
重大灾难报道中的仪式传播
灾难不是“假想敌”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