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江苏通信机制研究

2018-03-28王泽京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古代江苏

王泽京

摘 要:江苏的邮驿、烽火及民信局是古代中国通信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古代江苏及全国政令讯息的传输,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人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古代江苏通信机制的弊端亦十分突出,因此,时代呼唤江苏大地上出现一种高效、方便、经济的新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古代;江苏;通信机制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174-03

江苏的通信历史渊源流长,迄今,相关江苏通信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学界多把目光集中于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段。①对此前江苏地区通信状况的研究相当薄弱,②本文拟对“古代江苏的通信机制” 做一番探析。

一、古代江苏的邮驿

在远古时代,人类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之需,逐渐创造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以京城苏撒为中心,开辟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通信网。驿道十分宽敞,沿途设有驿站,随时有信差备马以待,从苏撒到小亚细亚的撒底斯,全程有三千公里。通过驿站信差日夜分段传递,只要七天,信息就到达。”[1]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信是古代文明重要内容。《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反映了上古社会时期通过打绳结传递信息治理国家状况。“从殷墟出土的中骨文中,有了關于传报边境军情的通信记载。”[2]41自周朝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立大清邮政、裁驿归邮。我国古代邮驿存在了约3 000年 [3]593。

江苏地区邮驿源于东周。春秋末期,“邗城(今扬州)即配备了邮传人员”[4]695。《吴地记》载,吴王寿梦在“都亭桥置都驿,招四方贤客”[5]89。秦朝时期,“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在各地建立了邮传机构,结束了周朝邮传通信的混乱局面,开始向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秦代的邮传路线,“从都城到秣陵,经江乘(今栖霞山附近)延伸到苏南和浙南”[6]13。汉朝邮驿继承秦制并有了进一步完善。“通信组织主要是驿置和邮亭。汉朝时,苏州地方有高迁亭和高丽亭。汉著名音乐家蔡邕曾经过会稽高迁亭,“见屋檐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独绝也”[7]2004。《吴郡志》载:“高丽亭二:一在阊门外,一在盘门外,旧高丽使人入朝,作此亭以馆之,今犹仍旧名”[8]96。

曹魏时期,邮驿由法曹管理,隶属于丞相府。当时,“吴国邮驿比较健全,除中央有通信机构外,地方上有郡都亭,负责接待官员使者;交通干线上设有邮亭;交通工具则使用马、船和侍车”[9]96。吴国的邮亭“多设于交通干线上,从会稽经曲阿(今丹阳)到建业,路上已知的亭就有布塞亭、永昌亭等。从寻阳步出可到置马亭等。这些亭多是邮亭”[10]101。梁代文学家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诗云: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西晋,邮驿承袭曹魏制度,东晋沿袭西晋,“建有适应南方水陆运输需要的水驿,从浔阳(今九江)到建康的水路,速度很快,一日夜行300里”[6]13。

自唐、五代十国至宋,江苏地区邮驿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驿所区域扩展,唐宋年间,“由汴(汴梁,今开封)入淮,多取道洪泽,境内设洪泽驿和巡检司,洪泽驿是境内(现淮安市境内,笔者注)见于记载的最早水驿”[11]110。南唐元元年(937),“在大致相当于现在南通市区地域设置静海都镇制置院,始设静海驿。”后周显德五年(958),设静海军,同年定名通州,“静海驿改称通州驿”[12]89。无锡设置邮驿、驿站、铺递的,“宋朝有太平、南门、北门三驿”[13]9。第二,邮驿规模扩大。当时的姑苏驿,在沧浪亭附近,已是一家大型的驿馆,宋代,“江都驿已比较完备,城北进贤坊设有县驿,东路设有6铺,西路设有9铺,南路设有8铺,北路设有10铺,邮驿四通八达”。[4]695

元王朝是一个军事强国,邮驿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全国有驿站1519处。”元平定南宋后,“淮安路辖有4驿:山阳县淮阴驿,有马85匹,马夫69名,水陆驿夫139名;清河县清口驿,有马89匹、马夫73名、水陆驿夫145名、差夫40名;桃源县桃源驿和宿迁县钟吾驿”[11]110。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扬州沿江一带饱受战争摧残,当时“为设置扬州、瓜洲和邵伯等驿站,曾从江南调拨1 000多户壮丁,充当站户服役。至元二十四年(1287)五月,扬州水陆驿站分置,使臣乘船可从通州直达扬州”[4]695。元初,在“云山闸口(今西津渡街)设镇江驿”[14]49。元政府在今无锡境内就有“石塘湾、塘北、张塘、九里、洛社、五牧、潘葑、新安、州前、南门、东葑、马牧、五里、长埋铺[13]9等铺站。在今常州地区设“19铺,司兵59名”[15]705。南京建有“金陵水马站、大城港镇水站、龙湾水站、江宁马站等,各站隶集庆路亲管”[6]14。

明清时期,江苏邮驿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程。明清邮驿沿袭旧制。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后,建立了以应天为中心的邮驿网。“明永乐年间动用10万民工整治运河,沿途设置水驿41所,同时从应天府经山东到顺天府设置陆驿29所,在山东德州到北京间增设运递所,明朝派10万大军沿途保护,形成了沟通南北联系的两大邮驿干线”[9]21。

明万历十一年(1583),盐城县境内“设有急递铺10处[16]36-37明永乐十三年(1415),在徐州(彭城)城周围,“设有许多寺供传递政府文书,中途换马休息的驿站。以城东彭城驿为中心,向东、北、南方向幅射,由水路,陆路组成一个颇有规模的传输网。“使徐州成为苏、鲁、豫、皖、浙五省通衢交通枢纽的条件之一”[17]31-32。1567-1572年,“海州设有顾家庄铺、王家沟铺、高桥铺、石潭铺、驼峰铺、兴庄铺、房山铺、兴国庄铺、青伊铺”[18]69-709处铺站。明初,“清河县设有驿站3处:清口驿在治东5里,明洪武四年建,有房22间,驿丞宅一所;洪泽驿在治南60里,明洪武年建,万历年裁;金城驿在治北60里。”县境东“还设有南直隶淮安府的淮阴驿,分水铺和陆馆,水铺有房21间,陆馆有房53间,另有牌楼一座,驿丞宅一所。”清河县“设有急递铺15处[11]111。

清朝基本上沿袭明制,不过在驿站的管理体制上进行较大改革,即“裁驿丞,归州县”,由原来的驿丞管理驿务,改变为由州县管理驿务。具体办法是城内或离城较近的驿站由州县兼管,撤销驿丞;如雍正三年(1725),裁江南驿丞4人,雍正七年(1729),裁盂城驿丞。乾隆二十年,“各省裁汰驿丞,直隶3人,江苏17人,安徽20人,江西1人,浙江9人,福建15人,湖北4人,湖南6人,山西4人,陕西2人,甘肃28人,四川1人,广东3人,云南6人,贵州3人,共裁122人”[19] 。清代的驿道,以皇华驿为中心,向五个方向延伸。其中东南方向:东南方向:—路经泰安县、郯城县入江苏,经十四处驿站后抵达元和县姑苏驿。向南至吴江县入浙江……另一路从江苏铜山县入安徽……入广东”[20] 。至清光绪六年(1880),江苏省置有江东驿、金陵驿、龙江驿、江宁驿、云亭驿、龙潭驿、江淮驿、东葛驿、棠邑驿、姑苏驿、昆山驿、平望驿、毗邻驿、京口驿、云阳驿、炭渚驿、淮阴驿、东岸驿、利国驿、桃山驿、房村驿、赵屯驿、钟吾驿、龙江水马驿、大胜驿、江宁马驿、彭城驿、泗亭驿、下邳驿、锡山驿等驿40处[21]13。宣统三年(1911),邮传部接管驿站。民国元年(1912),江苏下令裁驿归邮,数千年的江苏邮驿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古代江苏的烽火

“烽火”,又称“烽燧”,早在商代,“即出現‘烽火报警传递军情的通信方式。西周时期,“军事上的烽火通信,已经成为正式的制度”[1]10。 “江苏地区“烽火”出现较早。1981年、1984年苏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先后两次对苏州市西南上方山“六号墩”进行发掘[22] 。“苏州城西南上方山一代,出土了大量灰烬、木炭、禽兽骨等残骸,壁面上还有大量烟炱和洞中有泥条盘筑的土灶,还出土了陶器和原始瓷器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类土墩系春秋时烽火台的遗迹”。春秋时期,“自江阴黄山席帽峰至昆山千灯镇等处均筑烽火台”[23]28-29。

秦汉时,烽火传递军情制度进一步趋向完善,具备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的规模。”并从加强管理,“分级设官、卒管理,遇有紧急军情,前烽举火,后烽呼应,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敌情传到后方”[24]8。《三国志·吴书》裴松之引庾阐《扬都赋》注曰:“烽火以炬置孤山头,皆缘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火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郡南沙”[25]1148。自宜昌至苏州沿江设烽燧于孤山头,日落时举火于湖北宜昌,午夜即可传至江苏常熟。东吴在宜昌至苏州烽火制度的设施,对防御魏国进攻,起了重要作用。至今,镇江高资镇还有郑家山烟墩,四摆渡戴家门有烟墩湾村,大港镇韩桥有烟墩山等地名,可用佐证[14]49。元朝时,为防御海盗侵扰,“通州及如皋东部沿海设烟墩10处。明洪武七年(1374年)增设9墩,每墩各设防军5名”[12]90。

因烽火传递具有操作简单、接力、迅捷等特点,“至明、清两代,许多地方还在使用这种通讯方式”[26]570。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经常侵扰通州、盐城、赣榆沿江沿海地区,明政府在通州、如皋一带“再次增设烟墩45处,总数达64处之多。狼山路上的倭子坟,是通州古代烟墩遗址。原姚港路西侧有一拦港烟堠,也是通州古代烟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地农民铲平”[12]90-91。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驻盐城期间,“特地在范公堤外,建造了上百座‘烟墩。每墩驻军10人不等,平时备好五个月的粮食和柴薪,储藏充足的火药和弓箭。”明天启六年(1626) “另设沿海报警用烽墩18座,每墩房屋1间,军士5名”[16]36-37。此外,明政府“在赣榆县的兴庄、拓汪、青口、林子和灌云县的龙苴等处筑有烟墩数十处,以沟通军事联络,共御外侮”[18]69-70。

尽管烽火传递信息速度很快,但因其不能传报详细军情,故“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军事需要,烽火报警逐渐被邮驿等通信方式所取代”。[26]572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三、古代江苏的民信局

古代中国,邮驿只传递官方文件讯息,民间通信由民信局经营。主要经营民间书信、物品的传递和办理汇款,民信局又称为民局、信局、民营信局。民信局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大商人间需要一种业务上的联络,更重要的是货物的集散和资金的汇兑,都需要有一种联营的组织来承担”[1]110。于是民信局便应运而生了。

江苏地区民信局,“最早开设于清乾隆年间”[21]13。不过,清中前期,江苏民信局发展缓慢,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取得较快发展。江苏民信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2条民间通信网:一条以苏州民信局为中心,可至上海、杭州和常熟。常熟寄往外地信件和汇款,由苏州民信局转发。另一条以镇江民信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从江都寄往外地信件和汇款由镇江转发。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清邮政建立后,由于官办邮政的打压、排挤,民信局经过短暂的繁荣兴盛后,即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在江苏民信业兴盛时期,部分地区的民信业就已经呈现衰落态势[27]。1918年,全国交通会议商定,为统一邮权,下令取缔民信局,后因全国各地民局数度联民上书呈请缓办,或准。1935年,苏皖邮区根据交通部文件,通令取缔民信局,至此江苏民信局全部关闭歇业。

四、结语

古代江苏地区邮驿、烽火及民信局为古代中国通信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古代江苏及全国政令讯息传输,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人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古代邮驿制度的弊端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邮驿是政府官办官用。其二,邮驿是非营利性机构,政府每年都拨大量银两来维持驿站,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烽火通信制度虽然具有快捷等特点,但却不能传递详细信息。民信局承担了民众通信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间通信的难题。但民信局布局分散、本小利微,也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通信网络。因此,江苏大地上呼唤一种高效、方便、经济的新的通信方式。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清江苏邮局正式建立,江苏通信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2][汉]郑玄.周易郑注·系辞下, 清湖海楼丛书本.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交通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江苏省扬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志[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

[5][唐]陆广微.吴地记[M]. 曹林娣,校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南京邮政局志编纂委员会.南京邮政局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8][宋]范成大.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9]中国邮政简史编纂委员会.中国邮政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刘广生.中国古代邮驿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

[11]江蘇省淮阴市淮阴邮电志编纂委员会.淮阴邮电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

[12]南通邮电局.南通邮电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3]无锡邮电志编纂委员会.无锡邮电志[M].上海:三联书店,1992.

[14]镇江邮电局.镇江邮电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5]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赖铭双.盐城邮电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17]徐州邮电史志编纂委员会.徐州邮电志[M].徐州邮电史志编纂委员会,1989.

[18]王长钦.连云港市邮电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9][清]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光绪朝)卷31.

[20]高静静.清前中期驿递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1]江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邮电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22]钱公麟,丁金龙.江苏苏州上方山六号墩的发掘[J].考古,1987(6).

[23]苏州电信局苏州邮电志编纂委员会.苏州邮电志[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1.

[24]翟宽.新编集邮词典 [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1.

[25][晋]陈寿.三国志·吴书[M]. [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中国邮电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邮电百科全书·邮政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27]苏全有,徐临源.江苏民信局兴衰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猜你喜欢

古代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古代书院藏书探析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