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对石化业影响几多

2018-03-28钟华雯

上海化工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国进口丙烷贸易战

数月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成为全球关注热点。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对能源和化工行业影响几何?据石化行业专家分析,中美贸易战升级,即无需过分忧虑,也不应盲目乐观,而应静观其变,积极应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拟加征关税产品中,第一批340亿美元清单中化工相关产品很少,仅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应用于飞机),其余多为间接涉及,如汽车、半导体、电池等;第二批160亿美元清单中,涉及化工产品有所增加,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 、SAN、ABS 共 聚 物 、PVC、POM、PMMA、PTFE、含氟聚合物、PVA、聚酯、树脂等。

而我国公布的关税清单中,第二批约160亿美元产品基本上全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包括煤炭、原油、芳烃、酚类、油品等基础能源产品,C3产业链的丙烷、丙烯腈、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PA66、PA6、环氧树脂、聚醚等塑料及聚酯产品,黏合剂,有机硅,润滑剂,活性剂,贵金属催化剂,部分杀虫剂等专用化学品。

美国7月10日最新公布的2000亿美元拟加征关税清单,更是几乎覆盖了化工上下游全产业链产品。

处在中美贸易战风暴中心,能源和化工行业面临着新考验。对此,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分析到,贸易战对中国石化产业近期影响不明显、直接影响不大,但间接影响和中远期影响不容忽视,对液化天然气、丙烷以及部分上游能源产品和家具、机械、通信、轻工、纺织等下游产品造成的影响有可能传导至石化行业。

有关当前中美石化贸易结构问题,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认为,中美石化行业存在产业结构差异,中国石化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能源禀赋导致行业原材料更为依赖进口,出口贸易则多为服装、塑料制品、鞋类、轮胎等低利润商品;美国则以出口原油及基础化学原料和高端化工品为主。贸易战打响之后,不少化工行业人士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美国的前景及竞争力表示担忧。对此,庞广廉指出,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美国的数量不太大,加上人民币贬值产生的部分平抑作用,出口方面总体影响有限。不过,橡胶制品、部分无机盐等与美国贸易数量较多的化工子行业受影响会较多,产品销往美国市场的道路必然更加坎坷。

相比出口,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和高端化工产品较多,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和渠道转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受关注。美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竞争力非常强,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品来源之一。近年来,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油、LNG等产品的数量快速增加。因此,能源是双方采取措施的重点领域,如果大量能源产品被加入到我国政府的反制措施中,那么国内采购企业就需要将目标转向别的国家,比如中东地区、俄罗斯等。短时间内,这会对企业的采购成本和渠道选择造成不小影响。一方面,我国采购企业需要迅速找到原料供应的理想替代者,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确保产品质量、数量;另一方面,其他能源供应国家的企业很有可能会借机提价,增加我方采购成本。

当前,要注意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乙醇和丙烷等项目的影响。2017年,中国对美国乙醇加征关税30%,今年4月份,我国又公布对美国进口的乙醇加征15%关税,作为对美国向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举措之一。如此高的关税,国内从美国进口乙醇的路子几乎就被堵住了,这对国内乙醇项目的影响较大,从何处进口乙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成为行业热议话题。巴西乙醇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选项,但其价格、产量等是否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进一步考量。

丙烷方面,最近3年,中东和北美货源大约占据了中国80%~95%的丙烷进口量。庞广廉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很可能对一些惯有渠道造成冲击,那些从美国采购原料的企业生产成本可能会上升。但总体来说,我国丙烷原料进口方面的可选国别还是比较多的。

猜你喜欢

美国进口丙烷贸易战
预热空气温度对丙烷无焰燃烧特性的影响
流化床丙烷脱氢反应段的模拟及优化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我国将对自美国进口的肥料最高加征25%关税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中的1,2-二氯丙烷
“美国进口蜗牛”
硅酸钠处理对杏果实活性氧和苯丙烷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