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石化交出满意答卷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3.2%利润同比增长46.6%

2018-03-28边际

上海化工 2018年9期
关键词: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结构性

据“2018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论坛”透露,上半年全国石化行业总体呈现“经济运行稳定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行业主营收入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化工板块收入达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行业的61%。利润总额4861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油气板块利润877.4亿元,同比增长325.5%,增幅最大。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4.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炼油板块增幅最大,达7.3%。

上半年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效益持续改善。主要表现为利润高速增长,1—6月,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6%;收入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行业收入增长13.2%;行业亏损情况改善,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47.4亿元,同比下降35.6%;二是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主要表现为,增长结构继续优化,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有机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等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贡献率较高,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较高。增长效率提高,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万元收入耗标煤同比下降8.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三是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39.5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出口结构继续优化,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制造等出口增长较快,占比上升。在全球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四是能源消费保持较强增长,1—6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4.38亿t(油当量),同比增长6.9%,增速虽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强增长区间。特别是天然气消费增长持续加快,占比上升。

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下半年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产能过剩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大宗石化产品过剩、高端石化产品短缺的现象未有根本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石化产业“低端产品拥挤,高端产品缺乏”的结构性矛盾改善不明显;资源制约日益严峻,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3%和42.4%;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环保督察不仅使得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关停并转,也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成本。还有中美贸易摩擦、油价震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会议分析了石化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新趋势。全球石化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去年以来,全球石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我国石化产业上半年增长良好,下半年虽受到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但全球经济复苏的惯性仍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对此,会议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6.5%以上、石化行业全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预期充满信心。

会议明确了全行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重点任务。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石化产业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和制定产业政策、扩大交流合作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在发展模式上,要改变过去追求规模、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型的传统方式,转变到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质量效益的轨道上来。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要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视察长江经济带时的重要讲话: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精神实质。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对行业经济运行带来的新要求。要改变行业产业结构低端、同质化现象,这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强国跨越,实现转型升级最艰巨,也是最核心的任务。目前,同国际跨国公司相比,行业的创新能力基本上还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距离“领跑”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是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向强国跨越的当务之急。全行业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行业经济向高层次转型、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结构性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抗疫情,石油和化工行业勇做贡献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成绩单
化工行业的挑战:如何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