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3-28周瑞宁陆春娇

智慧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胃脘脾胃穴位

周瑞宁,陆春娇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199)

0 引言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属于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具有多发性和反复性,由于疾病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并多伴有胃痛、胃酸,从而导致了患者恶心、呕吐等常见反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从治疗上看,壮药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反馈,也是壮族医者在行医经验、治疗过程中不断总结的宝贵成果。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改善临床病症,本次实验选择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脾胃病科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60例住院患者,在结合壮医理论、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提高治疗有效性[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脾胃病科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5-45岁,平均(38.9±6.5)岁;对照组则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7-44岁,平均(40.1±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我们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纳入标准进行了核查,即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与此同时,已排除患有胃癌、肝胆疾病等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以及对本次实验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采用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等药物进行基础性治疗,随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病情协助;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即包括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调整等,通过综合干预的护理措施进一步帮助患者从多方面进行病情及生活的改善。(2)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中医特色护理中,主要是指采用中壮药穴位指针疗法。其药物的主要成分则包括:将山辣(沙姜)、山胡椒(木姜子)、茶辣(吴茱萸)、土茴香(小茴香)千斤藤(扶芳藤),以上均用量为10 g;以及15 g的回头青(香附)和6 g的玉桂(肉桂)等,上述药物均将碾碎为粉状,并加入1升50°的白酒进行浸制,并于72小时候取出。从具体的操作方式上看,则需要沾少量的药液涂抹在特定的穴位,即在壮医理论中的神阙旁开1.5寸、肾俞、胃俞、脾俞穴位,并使用拇指进行点按揉法完成操作。在力度的控制上需要循序渐进,由轻到重。与此同时,需要关注患者反应,以患者耐受程度为依据,在穴位上以微有热感为宜。该治疗每天一次,以两周为一个疗程。与此同时,我们将参照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给予以下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首先,我们要重视情志调节的作用,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并针对其疑惑进行解答,在认识病情的基础上缓解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其次,需要做好生活起居护理,即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科学的运动锻炼,并保证有良好的睡眠;在饮食方面,则需要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并在食物的选择上以鱼肉、羊肉、桂圆、大枣等文中健脾的食物为主,并可食用糯米粥进行养胃。在用药护理方面,需要按照流程服用,每天早晚各一剂,在症候观察上需要关注疼痛持续时间、诱发疼痛的原因、并发症等情况,及时进行解决,减缓病痛[5-6]。

1.3 评价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可分为疗效判定和胃脘痛评估两个方面,以此为依据判断治疗结果。在疗效判定上主要采用了疗效指数(TI),其可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方面。其中有效指TI>95%,且病痛基本消失;显效指TI介于70%-90%之间,且病症有明显缓解;有效指TI介于30%-70%之间,病症有所好转;无效则指TI<30%,且病痛无明显改善。在胃脘痛的评估中,采用疼痛分级法(VRS)和数字疼痛分级法(NVS)进行具体的评估。在评估分级上可分为无痛、轻微疼痛(生活基本恢复正常,能够较好地休息)、中度疼痛(需要使用止痛药)和重度疼痛(无法睡眠,且需使用麻醉止痛剂),并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判断[7]。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 19.0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选择以均数±标准差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2 结果

从数据分析中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则为73.3%,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具体情况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比较分析[n(%)]

此外,我们根据治疗疼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胃脘痛治疗的评分比较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胃脘痛治疗的评分比较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5.2±1.2 1.4±0.5对照组 30 5.3±1.0 2.3±1.1

3 讨论

胃脘痛又称之为“胃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规律、不健康饮食以及情绪不佳引起的。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从病因上看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中气不足,在外寒的侵犯下容易脾胃受损,是胃失温养所致。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以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为原则。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知: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施护理能够缓解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基本症状。从治疗角度上看,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无创性,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且具有经济性,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于多数患者是十分适用的[9]。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效果显著,能较迅速缓解病症,护理依从性有所提升,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1] 胡朝线.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胃腕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4-17.

[2] 杨茜.改良中药热奄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1):31-3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S],2013-05-16.

[5]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32.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8.

[7] 芦志娟,刘敏.胃枢宁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5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河北中医,2012,34(7):1091-1092

[8] 商彩斌,李芹,李金花,等.穴位贴敷配合TDP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6(6):3728.

[9] 李云.火龙灸对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4):138-139.

猜你喜欢

胃脘脾胃穴位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乔振纲谈脾胃病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