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西红果挂果期施肥措施研究

2018-03-28曾冬琴李善志李晓斌李海滨

现代园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甲壳素红果赤霉素

曾冬琴,李善志,李晓斌,陆 文,李海滨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

巴西红果(Eugenia uniflora Linn.)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有引进栽培,其株型秀丽,果实色彩鲜艳、形状可人,观赏价值高[1,2]。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016年将这一观赏植物引进海南种植,但在种植过程中发现,引进的巴西红果挂果量少、果实较小,影响巴西红果观赏性。肥料种类对巴西红果果实的单果大小、重量有较大的影响,为提高巴西红果观赏价值,2017年6月开始,笔者进行了巴西红果施肥试验,以期找到适合巴西红果的施肥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巴西红果引种试验设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定安龙州试验基地(N19°39′29.74″E110°14′45.39″),该地位于海南省东北部的定安县定城镇龙州村,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光热充足,高温多雨。但雨量分布不均匀,冬春季出现干旱,夏秋季节多台风暴雨[3]。全年无霜期。年均气温23.9℃(据近30年气象观察资料),7月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温39.9℃,1月最低,平均17.5℃,极端最低气温2.7℃,全年总积温为8429℃。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72.6~1949.52h,日照率42%,以7月为最,达 222h,平均每日 7.16h。年均降水1965.6mm,雨季多集中在7~10月份(台风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4]。

1.2 试验材料 供试巴西红果植株为引进的、在海南种植1年、已经开花结果的巴西红果大苗。供试肥料分别是复合肥(N-P2O3-K2O=15-15-15)、甲壳素膨果肥、赤霉素。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①空白对照组:仅以巴西红果一般管理方式施肥:每月施1次有机肥,每次1000g/株,每20d施1次1%复合肥,生长期每20d加施1次0.2%尿素,花期停施尿素;②复合肥:以2.5%复合肥每15d冲施1次巴西红果苗木根部替换日常管护中的每20d施1次1%复合肥,连施3次;③甲壳素膨果肥:以2.5%甲壳素膨果肥每15d冲施1次巴西红果苗木根部替换日常管护中的每20d施1次1%复合肥,连施3次;④甲壳素膨果肥:日常管护施肥外,以甲壳素膨果肥750倍液每15d喷1次叶面,连喷3次;⑤赤霉素:日常管护施肥外,以赤霉素1500倍液每7d喷1次果面,连喷3次。每处理10株苗,重复3次。

1.4 测定指标 施肥后对试验苗木的挂果单果直径、重量及单株产量进行测试,其中单果直径为被测树中随机20个果的直径平均值,重量为单株采收果实测量3次的平均值。采用Excel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催果措施对巴西红果单果直径的影响 从图1可看出,不同催果措施对巴西红果单果直径的影响以赤霉素喷施叶果面后,果径最大。通过多重比较分析,以赤霉素喷施果面处理在0.01水平上与甲壳素冲施根部和甲壳素喷施叶面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3种处理方式下,巴西红果单果直径均较大,且显著高于单施复合肥和空白对照处理,说明合理施肥催果可有效增加巴西红果直径,有效改善其外观品质,提升观赏价值。

图1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果直径

表1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果直径测量结果方差分析

表2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果直径测量结果多重比较分析

2.2 催果措施对巴西红果果重的影响 通过计算待测植株上每500g巴西红果数量来评价不同催果措施下的果重,每500g巴西红果的数量越大,说明单果重越小。通过图2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每500g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单果量大小排序为:赤霉素喷洒果面>对照>甲壳素冲施根部>甲壳素喷洒叶面>复合肥。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赤霉素处理与复合肥处理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在0.05水平上赤霉素喷洒果面与对照和甲壳素冲施根部没有显著差异。

图2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果实数量

表3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每500g数量测试结果方差分析

表4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每500g数量测试结果多重比较分析

2.3 催果措施对巴西红果单株产量的影响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株产量测试结果见图3:单株产量最高的是甲壳素喷施叶面处理,平均单株产量达1.12kg,最低的为对照,平均单株采收量为0.78kg。对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3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株产量

表5 不同催果措施下巴西红果单株产量测试结果方差分析

3 结论

外观品质是衡量巴西红果商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首要标准。综合不同催果处理对巴西红果影响观测,催果措施能显著提高单果大小及重量,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率。

[1]陈清智,庄聪鹏.红果子在福建厦门的引种栽培[J].中国果树,2006(3):28-30.

[2]李阳忠,陈少萍.红果仔栽培管理[J].中国花卉园艺,2015,4:0-41.

[3]李善志,曾冬琴,等.栾树属植物在海南引种试验初报[J].2015,43(4):12-16.

[4]海南史志网: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4/11/75390/.

猜你喜欢

甲壳素红果赤霉素
红果(摄影作品)
赤霉素、光照、温度对红美马铃薯发芽出苗的影响
小刺猬送红果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红果果富了口袋袋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谷子矮秆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苏喜军:种了红果,美了山村,富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