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标题的审美价值探讨

2018-03-27谢思思文山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辞格浮萍新闻标题

谢思思 文山广播电视台

审美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活动,是对主题本质力量的丰富、调动和红实现。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要具备为受众呈现出新闻知识、完善舆论引导等供能之外,还要重视知识内容传播,真正实现真善美协调统一,能够激发读者审美想象、增强其审美感知。为此,其新闻编辑人员应从不同层面入手,将新闻标题的美充分呈现出来。

一、体现通俗易懂特点

针对电视新闻标题来讲,其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较短,要是盲目的引用一系列辞藻进行堆砌,不仅难以吸引受众注意力,想要理解、极易也很难,无法将标题作用发挥出来。所以,标题语言要体现出通俗易懂的特点。如,“随便搜身,绝对犯法”“上别人当,自己吃亏”等。通过简单的家常语言,可以清楚的将事实道理传递给受众。

通俗化、大众化的标题能够满足老百姓接受、欣赏的审美情趣,在实现新闻标题审美价值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同时也要注意,这里倡导的通俗化、大众化指的并非是简单化,也并非是随意组成的、丝毫没有语言艺术色彩的一些“大白话”,而是要体现出对日常语言的巧妙运用,进而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1]。

二、灵活引用完善辞格

电视节目的观众既然是老百姓,那么新闻标题要想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就要更加接地气一点。比如,孔雀原本生活在热带,但东北小兴安岭林区的一位下岗职工却通过养孔雀发了家,某电视台在播放这条新闻时,就引用了《致富有新路,孔雀东北飞》,通过这种幽默类辞格飞白手法的恰当引用,既可以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征,也能够让很多受众过目难忘。这样的标题,不仅将其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具有的审美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

又如:某电视台引用的《一生爱浮萍,浮萍可扶贫》一题,顶真引用了两个浮萍,使得浮萍与扶贫以谐音的方式呈现,这样不仅有助于新闻题目概括力的进一步增强,也有助于标题信息量的丰富。

此外,排比、借代,以及双观和象征等主动方式在标题中的灵活引用也有助于标题审美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使用,要真正体现出适合、恰当的要求。除了辞格之外,观众比较熟悉的歇后语,或者是常用语等都可以融入到新闻标题当中,很多时候都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对此,广大新闻编辑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引用研究。

三、引用动词,增加动感

新闻本身一直都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对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应真正懂得基于动感的寻找来完成,加强新闻标题、观众感知变动表象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既可以体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还要重视、突显标题视觉冲击力的进一步增强,以此来快速吸引受众关注度,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比如:某电视台层用过的一个标题《老年秧歌队,扭出拥军情》,这里的一个“扭”字,不仅能够将自己对子弟兵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也能够体现出活灵活现的特点。又如:某电视台层引用的一个标题为《一不留神检台车,千方百计找失主》,这里引用的“捡”能够将新闻人物的高尚思乡情操恰当展示出来。总之,通过相关动词的恰当引用不仅有助于动感的增加,也能够获得更多受众的引来,促进其标题审美价值的给进一步提升[3]。

四、落笔实在,言之有物

从语言、心理两个层面来讲,相比于抽象的字眼来讲,具体形象的词汇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更加深刻,主要是因为其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讲人们的形象感唤起,进而使得人们能够基于形象来审美,且其表述的内容越具体,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便越紧密,进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于抽象复杂的语言来讲,即使引用了很多,给人留下的通常只是笼统模糊的感觉。比如:某电视台引用的〈酒后无证驾车,摩托撞上吉普》这一标题主要是为一起交通事故现场配置的标题,给观众呈现了丰富的信息量,清楚的交代了事故发生原因,又能够让观众快速了解发生事故的主体,这样的标题与以往的某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相比,显得更加充实、具体。这样在清楚、全面呈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也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其新闻内容的具体、准确掌握,且能够真正欣赏到标题具有的简洁、生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除了要注重客观真实的反映,真正符合逻辑、基本要求之外,其工作人员还要懂得通过新颖、生动形式,以及优美语言的恰当引用,真正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新闻吸引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其新闻编辑人员应实现对新闻标题审美属性的准确把握,使得新闻标题的审美价值能够得到不断强化。

猜你喜欢

辞格浮萍新闻标题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沧海浮萍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浮萍入药,湿热不侵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