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民生新闻:传播策略的创新发展分析

2018-03-27郑佳星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媒介

郑佳星

一、电视民生新闻起源与发展

大部分研究认为民生新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媒介接触平民化、媒介趋于市场化的产物。如《“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一文中,作者认为民生新闻的发展,跟民众思想观念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关系,以及社会民主化概念的产生,和贴近大众的新闻表达手法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虹莉《民生新闻及其传播效果研究》(2009)一文中认为新闻是政治、经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地方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辅相成,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2002年元旦节,《南京零距离》的开播掀起了民生新闻热潮,民生新闻迎来了繁荣时期。新时期以来,党对人民的生活状况,生活保障等民生新闻一直保持高度关注,2017年10月22日党的十九大会议第五次记者招待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再次强调了对于我国“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情况”等议题再作介绍。可见,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是民生新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话语权意识也开始逐渐觉醒。民生新闻以其“民生内容、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关注大众身边发生的事,心理和地理上的接近性以及对社会事务、权力使用的监督作用使得民生新闻成为本质意义上的“民众的新闻”。

二、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成长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电视民生新闻的多元化传播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虽然在不断提高,可是在不良竞争环境下,在收视率至上、泛娱乐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多少也会产生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所以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克服以下几点问题,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一)“采编”流程的主观性

传统媒介大环境下,新闻信息传播是“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直面而来的信息流,而民生新闻的本质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报道受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而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受众难以与传播媒介直接接触,一些电视台的新闻采访为了这样一种“真实性”有的时候会人为地制造一种环境,在此环境中有意无意地引导或者“暗示”被采访的对象,认为这样更能贴近所谓的“真实”,其实是博人眼球的做法。长此以往,民生新闻会失去作为民众“喉舌”和权力监督的哨兵作用,不仅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灵魂,更会受到民众的质疑,失去其权威性。

(二)新闻内容的“趋同性”

电视民生新闻的大繁荣大发展,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能带来巨大的收视效益,各个省市电视台纷纷想在民生新闻这一块分得一杯羹。同一座城市不同的电视台记者在发现了一个好的新闻题材会告诉另一个记者,一家媒体传递给另一家媒体,独家新闻便成了可遇不可求。不仅如此,在以收视率为竞争资本的传媒体制中,一些博人眼球的标题,以及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而生产的“娱乐性”新闻有时也免不了低俗化,由此产生了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传统媒介视野的“过窄化”。(1)采编过程中,记者扛着摄像机满大街寻找新闻题材,不仅费时费力,面对突发性新闻时,从采编新闻到报道新闻,往往会不及时,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得不到体现。(2)由于新闻从业者个人新闻素养的限制,在采访新闻事件时,个人主观意向、新闻嗅觉灵敏度不高使得新闻信息采访带有主观报道的影子,并且在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时,对于采访的问题和新闻稿件的撰写也受到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的趋同性使得新闻传播对于大众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审美疲劳,传播也就难以致效。

(三)受众反馈“延时性”

“以传者为中心”的媒介信息传播阶段,传播媒介对于受众的反馈关注的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关注。拉斯韦尔的“5W”理论提出,人们意识到受众并不是单向地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在接收到新闻信息之后会根据自身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知识层次对涉及的新闻信息做出自己的评判并发表意见。“使用与满足理论”同样强调受众会选择性的选取和接受对于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强调了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地位。

而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只是单方面的报道城市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事件,并没有太多关于民众对于这类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也缺乏民意反映的平台和渠道,虽然符合了“民生内容、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定义,但是忽视或者关注度不够,也无法真正反映老百姓的真正问题,何谈解决问题。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意见和反映及时,新闻传播的“前馈”效应无法发挥作用,新闻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就得不到更好地改善,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受众对于电视民生新闻频道的收视意愿。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民生新闻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传播环境带来的改变,电视民生新闻需要积极利用新环境下对自己发展有利的部分,来应对新媒介环境的冲击,并在其中求得发展,在此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传播策略的变化

1.传播形式多样化。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方式大多是集中在电视荧幕上,并且是线性的传播方式,而在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新的通信技术发展产生的4G通信技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浏览资讯。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电视民生新闻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网络传播渠道和平台,如建立电视民生新闻频道的官网,人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浏览任何时候的民生新闻节目咨询,不受线性播出方式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效率,同时能在这种“大小屏幕”的转换过程中,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带给他们更好的收视体验。

2.“双向传递”得以更好实现。通常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会设置节目热线,通过这条热线可以与观众取得一定的交流与联系,但这种交流与联系的效用非常有限,受众反馈效率低下。但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台各频道可以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播出的新闻信息能更好地得到受众的意见反馈,并能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实时的交流沟通。不仅如此,电视节目的受众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提供新闻信息来源,增大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广度,及时吸取受众的意见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提高传播的效率,真正做到“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以民为本”。

(二)“多元化”呈现方式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当在节目制作和内容表现形式上,加强媒介融合,整合各种网络资源,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时效性强于传统媒体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利用新媒体获取第一手新闻现场图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新闻现场在第一时间带给受众,做到直播常态化、多层次解读新闻事件。不仅如此,在地铁上、公交上,投放的公交、地铁电视新闻频道,能拓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渠道,使得传播广度更大,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进而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新媒体的出现也不断地在充实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渠道,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与发展,使得民众有了自己的媒介话语权,媒介也得以与“民生”相结合。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是发展与机遇并存,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而只会在冲击中产生促进作用,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应当充分发挥栏目特色和优势,保持本土性优势,克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爆炸和信息失真等问题,确保新闻内容质量和良性传播效果。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何能更好地适应和运用新媒体环境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媒介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书,最优雅的媒介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