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与我国台湾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2018-03-27

幼儿100 2018年9期
关键词:温馨亲人旋律

用绘本给孩子生命轮回的启蒙

● 美国: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次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 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德国:小学即开设死亡课。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

●中国: 我国台湾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目前,台湾小学开展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教学单元中,由教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温馨你我他”的教学,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台湾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 。

猜你喜欢

温馨亲人旋律
温馨提示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温馨提示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温馨的一家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