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措施

2018-03-27戴艳

医药前沿 2018年9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饮食病人

戴艳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天津 300041)

随着生活水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成为我国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排除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伤害的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会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心理状况等会出现失眠现象。失眠指的是患者出现入睡障碍或睡眠状态不能维持[1]。我院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110例糖尿病且失眠的患者,患者都与糖尿病且失眠的诊断标准[2]相符,其中男性5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46.2±8.5岁,平均病程2.4±0.6年。排除标准为合并昏迷、感染和其他免疫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采用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调查表对老年糖尿病人的睡眠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失眠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患者失眠的因素

通过统计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焦虑、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饮食和药物作用等。

表1 患者失眠的因素

2.2 患者失眠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心理焦虑、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饮食、药物作用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心理焦虑、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饮食、药物作用是患者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患者失眠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 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影响因素

3.1.1 心理焦虑 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不了解病情而胡乱猜忌,认为自己病症非常严重,难以治疗从而过度忧思或放弃治疗使得患者出现失眠状态。

3.1.2 环境因素 糖尿病患者因病进行住院治疗后,常常因为周围吵闹而出现失眠现象,或者因环境突然变化导致不适应而出现失眠现象。

3.1.3 病理生理因素 老年病人患有糖尿病后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其中多尿使得可能患者常常起夜,或者大多伴有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状,使得睡眠中断而出现失眠。

3.1.4 饮食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调节不当而出现半夜腹胀或饥饿等状况,使得中途清醒或难以再次入睡导致失眠,或有些患者自身喜欢在半晚服用令精神兴奋的饮品如咖啡等使得出现难以入睡的状态。

3.1.5 药物作用 对于糖尿病病人治疗方面需要服用易成瘾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得睡眠状态减轻,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其他合并疾病,而利尿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的使用不当使得夜间出现排尿或精神状态异常而导致失眠。

3.2 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康复护理措施

3.2.1 对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护理人员应让患者转移注意力或者放松的方式缓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对疾病的治愈能够坚定信心,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为患者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减少患者的心理不安情绪,积极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人员也应与家属进行有效的共同,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鼓励和帮助,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改善心理状态。

3.2.2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调整。且让患者清楚糖尿病与饮食的合理性之间存在的联系,要坚持不喝浓茶或咖啡,在晚间不观看令人异常兴奋的电影、电视剧或书籍等。

3.2.3 告知患者使用降糖药的目的、作用和相关注意事项,并让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检查,并检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让家属及患者了解,增加治愈疾病的信心。

3.2.4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方式如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疾病知识画册等。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老年糖尿病失眠的护理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护理人员在自身的各个方面有所提高,并积极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对老年糖尿病且失眠的相关方面的健康讲座,让患者和家属对其都有所了解,正视自己的病情,并熟悉护理方法和过程。向患者讲述老年糖尿病且失眠症状的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

3.2.5 为患者制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状态不被打扰,并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睡眠。为了使自主神经达到松弛状态,坚持睡前进行热水泡脚或喝杯热牛奶等。

3.2.6 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糖尿病,并遵医嘱服药。若有必要服用安眠药,并且剂量与药量要依据病情进行相关调整。根据患者失眠的具体症状和药物自身的半衰期选择,若患者夜间早醒,应使用长效安眠药进行治疗如舒乐安定,每晚服用1毫克;若患者失眠原因是抑郁等,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进行治疗,每日早晨口服2毫克。

综上所述,通过统计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失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焦虑、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饮食和药物作用等,并在其基础上采用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况。

[1]周建敏,周建扬.35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5):79-82.

[2]刘绍娟.老年糖尿病患者失眠原因及康复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221-222.

[3]薛琴.对比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62-63.

[4]李蓓蕾,薛强.综合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175-176.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饮食病人
谁是病人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健康饮食
病人膏育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