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对急性单核细胞SHI-1生长抑制作用及VEGF表达的影响

2018-03-27黄露迷熊双龙王春梅冀晓辉王东林李代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9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均数

黄露迷 熊双龙 王春梅 冀晓辉 王东林 李代蓉(通讯作者)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医院/癌症中心肿瘤内科 重庆 400030)

阿帕替尼为口服型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一种,其在2014年在中国上市。这种药物在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交界癌中有着明显效果[1]。其在延长诸如晚期肝癌、乳腺癌以及胃癌等类型疾病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有着满意效果,但将其用于治疗白血病方面,报道不多。结合实际情况,本文章全面分析阿帕替尼对急性单核细胞SHI-1生长抑制作用及VEGF表达的影响,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择取SHI-1细胞株,来源于一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患者。样本在-80℃环境下封存。实验试剂为:RPMI1640基础培养基、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胎牛血清生产厂家为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使用前,将其在PBS内制成5ml/Ml,后在4℃环境下保存,二甲基亚砜(DMSO)、VEGF ELISA试剂盒。

1.2 方法

1.2.1 阿帕替尼对SHI-I细胞毒性情况

设立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实验组三组,在空白组内加入100μL RPMI1640培养基;阴性组内接种SHI-1细胞;实验组在阴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阿帕替尼。每种浓度设立三个复孔。

SHI-1细胞为对数期,密度2×105/mL,100μL。在孔板内孵育24、48h后取出。每孔内加入20μLMTT,后继续孵育。4h后吸取上清液,每孔内加入DMSO,振荡处理10min。将孔板放在酶标仪内,测定OD值,后计算细胞存活率以及半数抑制率。

1.2.2 SHI-1细胞VEGF表达量

选择对数期细胞,开展离心,计数。将其加入到培养板内,细胞数为2×105/mL/孔。加入不同浓度阿帕替尼,继续孵育,作用24h以及48h。收集培养上清,结合试剂盒方法,测定经作用后SHI-1细胞株培养上清VEGF表达量。

1.3 统计学原理

实验数据均为3次重复实验3次平行测定值的平均值,并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LSD法,两两样本均数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阿帕替尼对SHI-1细胞毒性

阿帕替尼在5、10、20、40、80、160、320、640ng/mL的浓度范围内,对SHI-1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作用24h与48h后,IC50分别为157.306±2.1ng/mL、92.509±1.9ng/mL。随着阿帕替尼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对SHI-1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强,在320ng/mL时细胞的抑制率达75%。确定给药浓度为5、20、40、80ng/mL,进行下述实验。

2.2 阿帕替尼对SHI-1细胞VEGF分泌影响情况

SHI-1细胞过度表达VEGF,使用阿帕替尼处理24h以及48h后,当浓度为5ng/ml时,其和空白组的VEGF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当为20ng/mL时VEGF量明显比空白组高,给药浓度和SHI-1细胞VEGF分泌呈现负相关,当给药量为80ng/ml时,和空白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作用时间和VEGF表达量呈现反比。药物浓度在40、80ng/mL时,24h组和48h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

表 不同浓度阿帕替尼作用下SHI-1细胞培养上清VEGF表达量(±s,n=9)

表 不同浓度阿帕替尼作用下SHI-1细胞培养上清VEGF表达量(±s,n=9)

不同浓度阿帕替尼(ng/mL) SHI-1细胞培24h 0 978.1±3 5 943.2±1养上清VEGF表达量(pg/mL)48h.1 981.3±3.3.8 938.3±1.7 20 504.3±1.7 460.9±1.6 40 348.8±1.5 232.7±1.7 80 237.2±2.5 143.5±2.7

3.讨论

急性白血病为临床常见病。其为经造血干细胞分化阻滞以及凋亡障碍以及不良增殖引起的单克隆特异性疾病。有文献指出,阿帕替尼对HL-6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于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使用索拉菲尼治疗能取得一定成效。体内体外报道指出,将靶向药物应用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前景广阔[2]。

血管新生受到诸多因子调控,而VEGF为典型代表。癌细胞内可能存在VEGF的自我分泌机制,其通过和VEGFR-2结合,加强血管通透性,加速肿瘤细胞增殖。。阿帕替尼能够竞争性的和VEGFR-2结合,继而起到减少VEGF与其结合的机会,且能抑制VEGFR-2磷酸化,进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减少血管新生。当前诸多实验证实,其在治疗多种癌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3]。

本实验使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并以MTT法对阿帕替尼对于SHI-1细胞株的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药物对于SHI-1细胞株有着一定杀伤性,且对于SHI-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浓度呈现正相关。当320ng/mL时细胞的抑制率达75%。同时测定阿帕替尼作用后SHI-1细胞株培养上清VEGF含量,比较有无阿帕替尼作用培养上清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阿帕替尼作用培养上清中VEGF量明显高于作用后,阿帕替尼能显著降低白血病细胞VEGF的表达量。

[1]陈苏宁,薛永权,吴亚芳,等.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的多药耐药和耐药蛋白的表达.江西医药,2007,10(33):1015-1017.

[2]朱兴虎,夏学鸣,李建勇.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与疗效的关系.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14(6):263-264.

[3]秦叔逵,李进.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09:841-847.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均数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变更声明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